如何跳出「優柔寡斷」的惡性循環,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如何跳出“優柔寡斷”的惡性循環,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最近這段時間,後臺總是收到這一類的提問,如果剔除問題中的具體信息,這類問題基本上可以做如下歸納與總結——

“我沒有主見,做決定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我會問很多人的意見,然而即便聽了別人的說法依然沒有自己的主張......總而言之,每次需要自己做決定的時候會特別沒有主見,心裡又在不停地責怪自己,這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該怎麼辦?”成為這類人的口頭禪。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們一步步陷入了這樣的心理困境呢?

又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擺脫無力被動的局面呢?


一、新手諮詢師的困惑:

無數個“怎麼辦”,讓我身心疲憊


曾經接到過一例挺特別的職業諮詢案例,來訪者是一位新手諮詢師,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姑且叫她“琳達”好了。

對琳達來說,一開始的諮詢體驗可以用“糟糕”來形容。

按照琳達的說法,她最開始接觸的來訪者,總希望諮詢師幫助他們做決定,比如要不要離職,到底去哪家公司,等等。

這些來訪者最常掛在嘴邊的也最讓琳達感到崩潰的問題就是——

“你說怎麼辦?你告訴我該怎麼辦吧?”

每當面對這樣的疑問,琳達胸口就會有一種受壓迫的感覺:她說這種感覺就像是有個孩子眼巴巴地望著你,希望你能給TA指出一條出路。

在諮詢領域,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投射”:即諮詢者很容易把對父母的期望投射到諮詢師身上,並且他們傾向於認為,諮詢師既然經過了專業培訓,就一定有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如果是一名新手諮詢師,特別容易被一系列的“怎麼辦”擾的精疲力盡:你不斷地給TA建議,TA都拒絕接受,並說出一系列反駁的理由;你兜了一圈最終無力地發現,諮詢者的困惑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進展,TA永遠處於做和不做、這樣還是那樣的選擇中舉棋不定。

如果是一名經驗老道的諮詢師,TA就會很快意識到:對於這類諮詢者,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怎麼辦”,因為不論怎樣的“怎麼辦”,諮詢者根本就沒有辦法面對和承擔。


二、優柔寡斷的根源:

自體—客體的混亂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困境?

在《心靈的面具》中提到了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叫做“自體-客體融合”,也叫做“失區別”,典型的表現為:

“你變成了他人要你變成的那個人。你變成了他人要求你成為的那個樣子以避免令你困擾的情緒出現,常見的是對喪失的恐懼。”

先判斷一下,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1、你特別擅長照顧周圍的人,然而除了他們需要你做事之外,你很少感受到存在感;

2、你是個很好的傾聽者,朋友一旦遇到問題,不論生活還是情感上的,都喜歡找你說,你讓他們覺得放心;

3、在父母眼裡,你是貼心的“小棉襖”:你特別能夠領會他們的期待和要求,並會通過各種途徑滿足他們;

4、你在人際關係中常常忍辱負重,你會竭盡所能滿足他人要求,不過通常周圍人並不能像你這般理解或體諒你,你的伴侶也不太關注你,你很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和體貼,但結果總是大失所望......

是什麼一步步剝奪了你應有的主見和自我意識?

事實上,“自體”與“客體”的關係可以理解為“我”和“你”的關係:這是一個人內心從嬰兒到成人逐漸發展的過程。

在孩子成長的初期階段,TA的內心需要無數次的回應與確認,例如:我這麼做可以嗎?這麼做好嗎?我可愛嗎?等等。

嬰兒需要從媽媽的眼裡看到自己,這時候的母親就充當了一面“鏡子”的功能:她需要讀懂嬰兒的需求,並且替嬰兒表達出這樣的需求,同時能回應嬰兒的內心感受。

在嬰兒階段,媽媽就是嬰兒的“自體客體”,發揮著滿足嬰兒的功能:如果此時的媽媽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令嬰兒感到自己的完整,就會感受到“被理解”,從而內心會充滿力量。

只有嬰兒從媽媽這裡得到足夠的支持力量,隨著TA年齡的增長,在一步步感受挫折的力量後,TA會逐漸學會分離,逐漸將自體客體功能內化,漸漸地TA的自體也會越來越強大。

而如果媽媽並不具備自我照顧的功能時,她無法做到孩子的功能延伸,她會需要孩子服從她:這個時候,孩子需要成為媽媽的“自體客體”,承擔起滿足媽媽需要的功能。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很多媽媽會要求孩子“聽話”,要求孩子能夠觀察並照顧到媽媽的情緒,要求孩子配合父母的步調和要求,要能學習好給父母爭氣,要能乖巧懂事,知道給父母端茶送水,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習慣性地成為了父母的“自體客體”,隨著年齡漸漸長大,TA會變成這樣的一個人:只知道滿足他人需要,但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如果你滿足上述中的絕大多條,那就意味著,你有著服務他人的高度覺察力,不過除了你發揮照顧他人的功能外,沒有誰能關注到你的需要,甚至連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如果這個孩子長大後自己有需要了怎麼辦?

在TA的成長經歷中,TA就會習得這樣一個行為模式:努力做事,幫別人做事,別人可能才會滿足自己;問題在於,別人並不能讀懂你的需要而滿足你。

你原本指望通過滿足他人需求,從而能喚醒他人關注你的需要:但遺憾的是,由於你從來不曾學會表達你自己,於是你的需要被殘忍地忽略,甚至連你自己都忘記了自己是誰、又到底想要什麼了。

而在你遇到生命中的重大問題時,你會習慣性地將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你不太會考慮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你考慮更多的是他人會怎樣認為,父母會不會滿意,等等。


三、如何跳出“優柔寡斷”的惡性循環,

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放在文中最開始的情境裡,我告訴琳達,事實上,每個人都具備自我選擇的潛能,而我們諮詢師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引導對人,激發或喚醒對方內心深處的需求和渴望。

那麼,對很多優柔寡斷想要改變的朋友們而言,又該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慢慢跳出“失區別”的陷阱呢?

1、認知調整。

關係中,沒人規定你必須成為他人功能的延伸,你完全可以選擇做一個不具備功能、主動表達自己需要和價值的人。

曾經我就有這麼一位諮詢者安安(化名),她從小到大就是家裡的“乖乖女”:她的媽媽是一名醫生,事業心強;父親在外地跑銷售。

小時候的安安由母親和奶奶帶大,而不論是媽媽也好奶奶也罷,都把安安當做“自我功能的延伸”。

媽媽要求安安做事情前都要替大人著想:晚上媽媽在家看書複習,安安就只能回自己的屋裡玩娃娃搭積木,大氣不敢出;白天奶奶在家照顧安安,由於年邁體弱,安安必須照顧奶奶的情緒,儘量表現得乖巧聽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盡情玩耍,以免給奶奶造成緊張和壓力。

從小到大,安安就一直很乖很聽話,高中畢業那一年,安安從媽媽的語氣裡讀懂了她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學個一技之長,考慮到自己對醫學實在沒有興趣,便報考了會計專業;大學期間的安安遇到了當時的男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公,畢業後由男友家人安排,去了一家國企上班,早早過上了穩定的日子;婚後第二年,安安的孩子呱呱墜地,她再次按照家人的期待和意志,放棄了職場的發展,回到家裡做起了全職媽媽......

可不知為何,安安越做越焦慮,和老公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對孩子也漸漸失去了耐心:她萬分焦灼不安,一想到自己的未來,更是充滿了迷茫和恐慌,便前來尋求幫助。

在前兩次的諮詢中,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帶著安安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轉變她的觀念和認知:我們根本不需要滿足所有人,而如果想要他人瞭解自己的需要,首先要做的,是做回一個愛自己的普通人,去表達自己的需要,並學會適當的拒絕。


2、應對策略調整。

例如在親密關係中,你可以直接表達出你的需要。

後來的安安終於鼓起勇氣向老公說出了自己想要重返職場的想法,她和我反饋說:“曉璃老師,我發現說出來之後,心裡輕鬆了很多,而我的老公說之前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願意考慮考慮。”

從那次開始,安安逐漸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半年左右的時間,她和老公的關係改善了很多。

3、重新認識你自己。

除了幫助他人,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滿足自己的需要?

如果不去幫助他人,又會怎樣?

經瞭解,安安在之前的職場經歷中感覺很糟糕:原來,之前的安安在單位裡一直就是“隱形人”一樣的存在,大家一有事就會想到她,會讓她幫忙,而安安做的越多,其他人需要她的地方就越多,於是,她總是感到力不從心、疲憊不堪,從來不敢打破這個“好人”的人設。

經過了幾次諮詢之後,安安如願重返職場,這一次她的職場體驗比以前好很多:她開始學著拒絕,在他人要求自己做事之前,也會掂量自己能否做到,她會向別人承認自己的無力與疲憊。

“曉璃老師,我現在漸漸發現,自從我學會表達自己感受後,一開始確實不習慣,但後來大家漸漸習慣了,我終於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樣辛苦了,並且也發現其他同事的能力原來也不差,他們能自己搞定很多事情。”安安告訴我。

再後來,安安漸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和特長,於是安安果斷做了轉型,如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錯誤的開始,未必不能走到完美的結束。人生沒有什麼事是一定的。都是在碰,在等,在漫漫尋找。”——《流蘇與娜拉》

如何跳出“優柔寡斷”的惡性循環,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