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百年前中國的軍隊又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圖集帶大家領略北洋時期的新軍。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一支北洋新軍部隊正從北向南通過公安街。

從走在最前面旗手所舉的旗來看,這支部隊是步隊左翼第一營,統帶段芝貴。袁世凱督建的北洋新軍,主要由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淮軍舊部組成,他們採用德國的訓練方法,而軍裝樣式則借鑑了當時的日本。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無論是帽子、上衣、綁腿還是肩、領章的樣式,都是仿效日本。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北洋新軍

從背後看這支北洋新軍的部隊,單兵除了步槍和刺刀,還揹著被褥,兩邊彆著備用的鞋子,被褥頂端的小盒子是金屬飯盒,可以盛食物,也可以作為炊具使用。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北洋新軍軍官

北洋新軍軍官的裝束要比士兵繁複的多,長長的上衣,插著櫻束的帽子。袁世凱編練新軍時,在《練兵處奏定陸軍營制餉章》中,專設“軍服制略”一項,明確提出改革軍服的方案,其中第一條就是“窄小適體,靈便適宜”,但是顯然高級軍官的服飾不受此種限制。當軍官經過,兩旁的警察都立正行禮。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照片中即已經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德國毛瑟槍的北洋新軍中的淮軍。

中國近代的現代化陸軍籌建於1894年,駐屯小站,以西法訓練,稱“定武軍”。1903年設中央練兵處,由袁世凱具體操辦。進入民國後,袁世凱籌辦的新式陸軍稱“北洋新軍”,主要由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淮軍舊部組成。其中淮軍的軍裝仍沿用從前,士兵要纏頭,以包裹辮子。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黎元洪的坐騎是一匹健碩高大的駿馬。

閱兵從那個時候便有。黎元洪作為參加閱兵儀式最高軍銜之長官,正準備上馬前往閱兵。清末開始編練新軍後,軍隊的編制、訓練、裝備、官制等都取法西式。照片中的黎元洪身形敦實,身穿新軍禮服,手扶軍刀,一臉威嚴。其他參與閱兵的高級軍官也身穿戎裝,環列於黎的身後。中國傳統的馬種是蒙古馬,相對較矮小。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黎元洪騎馬

這張照片似乎是黎元洪剛剛騎到馬上,準備拉韁前行。坐騎抬腿邁步,旁邊的侍衛神情緊張。不過,黎元洪神情自若,穩持韁繩,畢竟是行伍出身。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黎元洪正和他的部下軍官騎馬前往閱兵現場。

近百年來,閱兵的形式、內容和過程似乎並無太大變化,都是在受閱部隊列隊後,檢閱領導乘交通工具前往閱兵,只是過去騎乘馬匹,現在乘坐汽車。

檢閱領導就位後,閱兵正式開始。照片中正列隊通過的是新式陸軍的編隊。自從袁世凱小站練兵後,中國陸軍正式開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不僅軍裝學習西式,武器採用西式,而且訓練方法和部隊編制也效法西式。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閱兵

士兵們列隊前進,雖不似現在的閱兵方陣那樣步履絕對一致,但也頗為整齊,從這點可以看出當時新軍的訓練確實下了功夫。士兵們全副武裝,肩扛上了刺刀的步槍,還揹著行軍用的行李。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騎兵

在機械化裝備沒有普及之前,騎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軍隊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照片中正在接受檢閱的是北洋軍中的騎兵部隊,讓馬匹以這樣整齊的列隊前進需要經過更加嚴苛的訓練,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支騎兵部隊的軍事素質。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炮兵

儘管火藥是中國人的發明,但現代意義上的槍炮都是舶來品,從明代的紅夷大炮到清代的克虜伯大炮,中國的兵工廠漸漸有能力仿造,炮兵部隊也成為新軍中的標準編制。黎元洪在被推上中華民國軍政府革命軍鄂軍都督之前是湖北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協統,所謂混成協就是一支由步兵、騎兵和炮兵混和編制的部隊。炮兵部隊每門炮還配有一輛彈藥車,共有四匹馬牽引,兩名炮手坐在炮管兩邊,其餘人坐在彈藥車上。

老照片:1916年北洋閱兵式,看看百年前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子

駐華各國軍隊派代表觀禮

此次閱兵是為了慶祝民國成立五週年,意義和規模都非常重大,因此北洋政府邀請了駐華各國軍隊派代表觀禮。照片中正在觀看閱兵的是美國軍隊代表,穿淺色軍裝的是騎兵部隊,穿深色軍裝的是海軍陸戰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