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人生是有趣的,它起起伏伏像個笑話,又波瀾壯闊似段傳奇。而對於段祺瑞來說,自己這一生有多傳奇,結局就有多死寂。這個號稱“北洋之虎”的男人,死後卻慘無葬身之地,家業也終是付之一炬,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歷讓段祺瑞落得如此淒涼的結局?

一 “北洋之虎“的崛起之路

1865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的段祺瑞,字芝泉,曾用名啟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因為中國古代常用名人的出生地、任職地稱呼人,在那個新舊交替的年代,段祺瑞也因他的出生地稱“段合肥”

亂世中創出名聲的,大多都是白手起家,也許只有如此才能讓一個有足夠的意志力去面對那亂世的風雲。段祺瑞也是如此,他的父母都是農民,一小塊各地收入微薄,靠著原是淮軍將領的祖父的接濟,段祺瑞也讀過一點書。但這難得的讀書的機會,也在祖父去世之後消散了。

讀書讀不了了,就得找別的出路。直至1882年,十七歲的段祺瑞靠著全家東拼西湊得來的一點盤纏,步行了兩千多公里到了山東威海,投到了軍中叔叔的旗下。好不容易走出來了,段祺瑞內心是想打拼出一番事業的,入軍三年後,二十歲的段祺瑞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

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據說,李鴻章與同鄉段祺瑞的結緣,就在這所學校,當時很多炮兵練習時成績都非常不好,唯獨段祺瑞連發三炮,三炮全中。來視察的李鴻章瞬間眼前一亮,記住了這個優秀的年輕人。

事實證明,段祺瑞的確是值得李鴻章記住的一個年輕人。幾年後,段祺瑞從德國學成歸國,在威海當教官。30歲後,段祺瑞成為了中國第一支“炮兵”部隊的司令,在北洋新軍中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

二 威勢初顯

北洋之虎雛形初現,段祺瑞真正發威,是在具有歷史意義的1912年。那是辛亥革命正席捲著中國,清政府手忙腳亂應付著這如火如荼的革命,不得不請求袁世凱出兵平亂,可惜那時的袁世凱早已另有打算,並沒有去為清政府鎮壓革命,反而倒打一耙。

1月26日,段祺瑞率手下46名將領逼迫清帝退位。至此,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帝制終於在中華大地上結束了。革命的成功,隨之而來的是中華民國的成立,袁世凱就任大總統之後,段祺瑞也出任了中華民國的總理。

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段祺瑞一心是想要鞏固共和體制的的,誰知袁世凱竟要搶奪革命果實稱帝,段祺瑞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袁世凱要逆潮流而為之的決心,只得大喊“作孽”!1915年底,袁世凱終究還是復辟稱帝了。

此舉一出,瞬間就遭到了四面八方的反對,討伐袁世凱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時,在梁啟超的勸說下,段祺瑞也下定決定要維護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實,毅然號召各地的北洋督軍的響應,一起聲討袁世凱。終於,在這樣的壓力下,袁世凱不得不在1916年退位,結束了這一場復辟鬧劇。

維護了共和制,段祺瑞本是很有功勞的,然而,在1917年5月,卻因為庭院之爭“被北洋政府的大總統黎元洪給免去了國務總理的職務。段祺瑞作為維護共和的功臣怎麼會甘心如此?隨即便退居天津,拒不領命。

終究是北洋之虎,這場蟄伏僅僅持續了兩個月,段祺瑞便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先是說服張勳進京復辟,趕走了盤踞在京城的黎元洪。隨著黎元洪的下臺,張勳也便失去了利用價值。這時,段祺瑞再次打著維護共和的旗號,一舉扳倒了在他的慫恿下意圖稱帝的張勳。

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黎元洪

三 退居南方

段祺瑞這一招,不僅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再造共和“的美名,還乘機扳倒了兩名對頭。然而,這一箭三雕之計並沒有給他想要的收穫。這時,段祺瑞雖然執掌北洋軍閥的皖系軍隊,但此時他手頭的軍隊實力並不足以鞏固他的地位。1920年的直皖戰爭,直系的曹錕和吳佩孚僅僅用了五天便輕而易舉打敗了段祺瑞這個”紙老虎“

軍隊被破就代表著他不再有資格盤踞在京城這個權力中心,段祺瑞不得不再次退居天津。這一次退居,一退就是三年之久。這三年裡,段祺瑞不問局勢,不談政局,只是一個人在隱居之地吃齋唸佛,過上了陶冶情操的清淡生活。

可是啊,經歷了這麼多風波的段祺瑞,怎麼會甘心就此隱退?縱使隱居三年,該有的雄心和氣魄還是在的。在張作霖和馮玉祥的共同推舉下,段祺瑞再次入京“臨時執政“。然而,此時的段祺瑞已經沒有真正可以與各方軍閥抗衡的實力了,他有的只是執政的名頭,沒有實力、也沒有權力去真正做到執政。

雖然沒有實權,段祺瑞還是在他61歲時捲起了一陣風雲,那便是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這樁慘案可以說是徹底斷絕了段祺瑞的政治生涯,段祺瑞也不得不第三次退居天津。此時的段祺瑞,是真的無心,也無力去爭什麼了。

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雖然此時的段祺瑞一心只求安穩,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那些曾經的是是非非終究找上了門來。1926年6月,黎元洪因段祺瑞無法償還

七萬大洋的欠款而將其告上了法庭。此時的段祺瑞無權無勢,哪裡有辦法去償還這樣的鉅款?

為了能夠節約開資,段祺瑞親自一步步地去審查賬本,壓縮開支。從一開始裁減用人,到後來遣散姨太太,段祺瑞的家門已是愈來愈冷清,多年來的家業,已是不復存在。不管段祺瑞對自己的權勢有多鍾愛,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始終沒有動搖。對然此時已是潦倒無比,段祺瑞還是拒不接受日本人的幫助,無論別人怎麼勸說,都要毅然南下,堅決不當漢奸。

四 淒涼的離場

1936年11月,段祺瑞舊疾復發,胃部大出血,搶救無效死亡,享年七十二歲。段祺瑞對自己死後的唯一心願就是能夠葬在北方。然而,這時候的段家已經無力遵循段祺瑞這樣的遺願了,只是在當時的住處辦了葬禮。

段祺瑞晚年因7萬欠款被告法庭:寧願裁減用人,遣散姨太太,拒做漢奸

段祺瑞在彌留之際,留下了親筆遺囑,內講“八勿”,闡述國家復興之道,即

“勿因我見而輕起政爭;

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

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

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邦本;

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

司教育者,勿忘保存粹;

治家者,勿棄固有之禮教;

求學者,勿騖時尚之紛華。

本此八勿,以應萬有,所謂自力更生者在此,轉弱為強者亦在此矣。”

雖未葬在北方,但終歸是入土為安,可惜這不是段祺瑞的最終歸宿。1936年,段祺瑞的靈柩被運回了北平。誰知,段家長子段宏業始終沒有定下來段祺瑞的安葬之處,下葬時間一再拖延,這一拖便拖到了抗戰之後,日本人痛恨段祺瑞生前的種種不合作,強令段祺瑞的靈柩轉移,無奈之下,段宏業只得草草地將段祺瑞下葬再來段家三叔墓地的南側。

段祺瑞雖然一生風雲起伏,但一生都沒有留下什麼財富,連一塊地都沒有給段家置備,他唯一的房產,還是門生舊部為他湊了40萬大洋買下的安生之所。然而,就這麼一處房產,最終還是被日本人給能燒的燒,能賣的賣,一切都成為了灰燼。

終究是“三造共和”的傳奇人物,段祺瑞這頭“北洋之虎”的結局,終究是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