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之光|傑出人民教師王緒緒:躬耕教學科研三十餘載 匠心育人不忘初心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王绪绪:躬耕教学科研三十余载 匠心育人不忘初心

人物名片

王緒緒,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首批百人計劃人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師德標兵、福建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王绪绪:躬耕教学科研三十余载 匠心育人不忘初心

“我始終認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為社會培養有學識和有責任感的人是教師的最大成績。”

——王緒緒

精心執教 孜孜育人

王緒緒是回鄉知青,21歲時才進入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學習, 1979年畢業後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在陝西師大期間,他曾三獲陝西師大教學質量優秀獎,還主編出版了70萬字的《物理化學學習指導》教學參考書。為了進一步提升自我,王緒緒1996年赴法留學。在獲得法國里昂第一大學博士學位後,2000年3月,王緒緒應碩士時期的同學付賢智之邀入職福州大學。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王绪绪:躬耕教学科研三十余载 匠心育人不忘初心

進入福州大學後,在承擔繁重科研任務的同時,他堅持承擔本科生物理化學、催化劑製備與表徵以及研究生現代催化研究生方法、沸石分子篩化學等課程。作為教師,他備課講課認真有激情,把國內外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深受學生喜愛。作為導師,他既注重創新能力又注重團結協作精神培養,注重學生興趣、信心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培養和保護本科生的科研熱情,他曾資助學生報名參加全國“挑戰杯”課外作品競賽;申請並爭取到40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項目,將其全部用於本科生科研訓練。通過該項目,本科生髮表近百篇SCI論文,獲得多項國內大學生科技競賽獎,大大激發了全院本科生參加科研的熱情。“我始終認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為社會培養有學識和有責任感的人是教師的最大成績。”

2016年-2017年,王緒緒獲得2項福州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與學生合著出版了28萬字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科技文獻檢索與應用簡明教程》。

潛心科研 成果豐碩

“教學和科研是大學教師的兩大重要使命。如果教學為天職的話,科研則是教學的源頭活水。”從入職福州大學開始,王緒緒就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石油化工催化和光催化研究。開始幾年,他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2點才休息,天一亮又忙碌起來,週末和節假日於他而言更是奢侈品。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緒緒的科研工作很快步入正軌,接連取得系列研究進展。2001以來,他主持了11項國家研究課題、參與4項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在內的國際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260餘篇,授權和申請發明專利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和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2004年他獲享“國務院特殊津貼”,2009年入選福建省第一批創新創業人才,2014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入選福州大學“盧嘉錫”學者,同時擔任國內、國際3個期刊編委和4個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是國內知名光催化學者。

殫精竭慮 力創“一流”

在福州大學工作十幾年來,王緒緒始終以強烈的責任心,在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潛心鑽研,求真務實,創新探索。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他擔任化學化工學院和化學學院院長期間,針對阻礙學科發展的瓶頸問題,精心謀劃,大膽改革,創立“一級學科設系、二級學科設所、教師三重身份並重”的管理體制;確立“教師教研雙重考核、教學和科研團隊集體考核”相結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運行新機制;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完善和修訂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全面優化課程體系;克服重重阻力,推進教授全部走進本科生基礎課課堂。通過這些改革,調動了全院教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協同發展以及政風、學風和教風的顯著改進,學科發展突飛猛進。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王绪绪:躬耕教学科研三十余载 匠心育人不忘初心

在他任院長期間,化學學科實力顯著提升:國家級人才由2人增加到12人;學院的國家基金項目獲批量從年低於10項增加到年近30項,科研經費從3000多萬元增長到6600多萬元;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我省省屬高校零突破;化學學科ESI論文全球排名從608提升到168,從世界前7.069‰提升到1.442‰,名列全國地方高校第2名;化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實現強勢增長,從第三輪學科評估前24%躍升至5%-10%區間,與上海交大、南大、浙大等985大學同列“A-”檔;2017年,福州大學化學學科順利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樂為人梯 桃李滿園

“沒有‘差學生’,每位學生都懷揣成才的願望而來,老師最大責任在於因材施教,發現學生閃光點,使他們揚長補短,定位人生髮展座標。”2000年以來,王緒緒先後指導了20多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培養了近5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付先亮是王緒緒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王教授嚴謹治學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我清楚地記得當年自己的畢業論文,王緒緒教授幫我改了足足有半年多時間。”付先亮如今是安徽淮北師範大學的教授,雖然畢業已近十年時間,但在他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時,他仍不時向王教授求教,王教授給予的幫助讓他銘記在心。

“我們是教師,自己取得的成績再大,也不如學生對自己的認可大。”在王緒緒看來,如果學生願意與老師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傾訴遇到挫折時的沮喪,這說明老師是受學生愛戴的。一個好老師,應該與學生是終生的朋友。只有成為學生信任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教育和影響學生。

光陰荏苒,春去秋來,38年傾情投入,38年辛勤耕耘,王緒緒以認真敬業、誠懇踏實、優良師德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事的感佩。現在,年過花甲的他依然奮鬥在教研前線,他希望能為學校和學科的人才培養繼續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