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再生稻“一种两收”

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2016年,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 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湖北省当阳市,记者看到,成倍增长的再生稻田,在这个秋天,迎来了丰收。

近年来,在各级农业部门推广下,经过湖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一种两收”创新团队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全省再生稻面积从2013年的44.7万亩增至2017年的230万亩,一批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再生稻米品牌正在迅速形成。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今年4月,记者来到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前英村,正值再生稻插秧的季节,村民龙才芹正在田里插秧。她告诉记者,去年她尝试种植12亩的再生稻,没想到效益还不错。于是,今年她种植了50亩再生稻。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当阳市河溶镇前英村五组 龙才芹:“我们一亩田要增收到好的情况的话,要增收到1000(元),最低极限的话,按正常年成,我们可以增收一个500块钱左右,这是没的问题的。”

龙才芹所说的再生稻,其实是利用原有稻桩上的腋芽经废水管理,使其休眠芽萌发,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第二季的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

当阳市河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军:“水稻再生稻种植技术也就是水稻一种两收,在我们镇发展比较迅速。今年我们再生稻种植面积可以达到2000亩以上,一种两收这个经济效益要比传统的种一季水稻、一季油菜,或者是一季水稻、一季小麦的纯收入要增加500块钱以上。”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据了解,目前当阳市再生稻达到10000亩,年产量可以增加到600万斤,使农民平均每亩增收500元。赵军介绍,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再生稻可以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收益。

当阳市河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军:水稻的再生稻种植,作为第一季产量来说和平常的中稻基本上是产量持平,这个没有任何问题。第二季它是减少了投入,大概每亩投入大概50元左右。但是它的收入按照正常年份可以收400斤再生稻,400斤再生稻按照现行价格大概是800元。

已经种过两年再生稻的前合村村民赵然明告诉记者,再生稻稻米的品质确实优良,今年他准备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

当阳市河溶镇前合村村民 赵然明:确实口感比一般的米质要好多了,你就是说随便什么东北米、泰国米都比不上再生稻,我觉得好吃一些。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经过去年一年的试验示范,不少村民都尝到了种植再生稻的甜头,今年当阳市河溶镇将继续发展再生稻种植,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

当阳市河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军:我们通过项目带动在前进村、前合村和前英村建立了三个连片1000亩的示范片,总共发展面积是5000亩。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今年8月,记者再次来到当阳市河溶镇,春天的设想在秋天变成了现实。在河溶镇前进村,记者看到,今年头季再生稻迎来收获期,大马力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村民张华继看着这长势喜人的稻谷,脸上乐开了花。

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二组村民 张华继:

我们是从去年开始种植的,我们这一片有500亩,但是我本人种了有十二亩田。产量的话我们去年660的标准亩的话是1200斤,今年看这个收割的情况的话,大概也差不多不会少于1200斤。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家住当阳市河溶镇前英村一组的贺维,当初是在村干部的宣传下,种植了再生稻。眼下正是收获季节,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与以往不同的是,收割机的转动轰鸣代替了昔日农民弯腰挥镰刀的身影,看着铺满院子的稻子,贺维很是开心。

河溶镇前英村一组村民,贺维:“我今年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发展了再生稻10亩,今天在对再生稻进行收割,从目前收割的情况来看,我的亩产可以达到1400斤左右,第二季亩产可以达到400到500斤,将来可增收1000块钱,我决定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当阳市河溶镇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一种两收”高产模式示范基地,示范面积共一千亩。为了让农民增产又增收,河溶镇还专门成立了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

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书记 张华春:

我们成立了一个菁芝苑粮食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这个合作社的目的是使我们再生稻的产品规范化市场化,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础。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后,我们也注册了一个商标,农民田里收获起来的再生稻,我们集体出资,先保护价把它们收起来,比市场再生稻的价格高个两至五角,收起来,不落地,保证质量,加工销售。我们有村集体出面给他们搞一条龙的服务,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按照“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农业发展总要求,近年来,当阳市在河溶镇、王店镇等地大力推广了再生稻种植。

当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王孝平:

今年我市再生稻面积达到两万三千亩,按亩平节本增效五百亩算,切实可增收1150万元。

焦点|再生稻“一种两收”,成农民增收“金种子”

对于后期的管理工作,河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军也给出了相应建议,请农民朋友一定要适时进行肥水管理,促进再生稻生长。

当阳河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赵军:

第一就是喷施920,在收获的当天把这个覆盖于稻头上的稻草把它扒掉然后及时喷施920;第二就是加强肥水管理;第三就是在出苗不整齐的情况下,十天以内喷施第二次920;第四个就是加强病虫害的管理。

记者:季盈盈、龚成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