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影像技術自誕生起,就對現代藝術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刺激了藝術從古典到現代的轉變,直到有一天,從最初僅僅對客觀事物百分之九十九的忠實還原,到成為傳統藝術的蔓延,影像也開始變得藝術起來……

復興藝術中心近期的影像季,正是以“影像資料”作為展出主體,當國內外影像藝術“教科書”級別的藝術家們用作品說話時,影像藝術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這其中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技術的變化,人類觀察事物、思考事物、呈現事物的角度亦在轉移。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時間: 2018年09月08日-2018年10月18日地點: 上海 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 復星藝術中心費用: 80元(普通票)


在復興藝術中心影像季開展之前,我就買了早鳥票。但觀展體驗比想象中要差一些,主要有幾點:

一、交通不便,雖然展館在外灘,但附近地鐵站離得略遠。觀展時間充裕的朋友可忽略這一點,下了地鐵走個兩公里沿路看看上海街景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四、週六10:00-20:00;週一閉館(國定節假日除外)軌道交通:9號線小南門站3號口、10號線豫園站1號口公共交通:33路 55路 64路 65路 147路 736路

二、作為一個收費的“影像季”,展出作品不夠多,三個展廳分散在隔著一條街的兩棟不同的樓裡;

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才開展不久,從電梯到展廳尤其是安妮特的展廳,一股子刺鼻氣味裡混合著油乎乎的空氣,感覺就像剛剛裝修好的地方炸了一整天油條……很不舒服……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復興藝術中心,這個樓很好找。圖片來自網絡。


吐槽完畢,還是看看展覽中有哪些作品吧。整個展覽由三個單元(其實是三個展)構成:

1、“收藏當代之道:來自復星基金會的影像”

2、“安妮特·凱爾姆(Annette Kelm)”攝影展

3、“神思遠:fifty, fifty”攝影展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第一個展在二樓:

/ “收藏當代之道:來自復星基金會的影像”/


這一部分聚焦復星自家的影像收藏,你可以看到一些頗有名氣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展廳不大,一共有26位藝術家的30件影像作品,策展人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為了配合展覽,可以斷斷續續看到“如何定義當代藝術”、“當代藝術為何當代”、“收藏當代藝術的意義”等議題的隻言片語式探討出現在幾面牆上。個人感覺展品的單薄有點撐不起討論的厚度,因而不如就作品看作品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曹斐,我的未來不是夢 02,2006


展覽以這幅作品開始。曹斐被認為是“中國當今最具創新觀念的藝術家之一”,她擅長用影像和數碼技術來呈現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變幻場景。

在往期看展當中,我曾提到過她的 La Town→帶你看展丨中國當代藝術F4你看了嗎。《我的未來不是夢》會讓人想起她做過的《誰的烏托邦》,年輕的女人盛裝出現在工廠車間裡,自顧自地翩翩舞蹈起來,作為“剝削空間”的工廠與遙不可及的夢想並置成當下的虛擬現實,顯露中國現代生活的冰山一角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珍妮弗·施泰因坎普,Judy Crook 4,2014影像,1’12"


在現場駐足最久的一個作品,就是 Judy Crook 4,上面這個 gif 只能傳達一部分神韻。

這個一分多鐘的動畫作品從自然現象入手,用數字科技捕捉樹木動態之美,投影到冷冰冰的建築物上,瞬間有了靈氣。站立片刻,你就不自覺被帶入到一棵樹的命運:樹枝、繁花、影子、微風,從枝繁葉茂到花果飄零。

藝術家珍妮弗·施泰因坎普是1958年生人,目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媒體藝術設計的教授。她創作的3D動畫投影和裝置作品將虛幻與現實結合起來,營造出迷人的沉浸式體驗。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細江英公,薔薇刑 No.32,1961


是的,你沒看錯。這張照片上的男人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三島由紀夫(本人自帶粉絲濾鏡,不接受反駁)。由日本攝影教父細江英公拍攝。瘋狂健身的三島裸露上身,肌肉線條分明,他睜大眼睛,咬著一支薔薇,力與美達到平衡。

據稱,“薔薇刑”是細江英公從三島提供的幾個備選名字當中挑出,攝影師理解為:“薔薇是一種美與無法接近的痛苦這兩者並存的象徵”,可以可以,這很三島。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JR在盧浮宮,金字塔,2016年6月17日,晚9點13分,2016


JR是個法國街頭藝術家,沒人知道他到底是誰,摘下墨鏡以後到底長什麼樣,出生於1983年的這位藝術家始終保持匿名,直接用行動將藝術帶到貧窮區域,他愛將用巨幅的黑白人像張貼到建築物上——他的街頭藝術影響了眾多社區和居民。

上面這幅作品,原是盧浮宮和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入口,他用博物館原本的巨幅黑白圖片遮蔽了金字塔,於是出現幻覺般的效果。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荒木經惟,EROTOS #02,2009

荒木經惟名氣很大了,他和陽子的故事、他攝影作品裡不知道是色情還是情色的意象、他暴躁的脾氣和口無遮攔、他的高產……EROTOS包含了兩個主題,生(Eros)與死(Thanatos)。

更多作品: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沃爾夫岡·梯爾曼斯,紙滴(柏林),2007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阿爾敏·林克,日本橫濱藍色游泳池,1999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一共三十個影像作品,看完很快。特別提醒其中一部作品,黃炳的(看似)小清新動畫,配著 my little airport 的歌曲,滿滿的港式風味(就是劇情略重口,看的時候請忍住噁心……)。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黃炳,《太陽留住我》(Stop Peeping)


看完這個,剩下都是單個藝術家的作品展。


第二個展屬於個展,在三樓:

/ “安妮特·凱爾姆(Annette Kelm)”攝影展 /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藝術家安妮特·凱爾姆,1975年生於柏林斯圖加特市,現生活和工作於柏林,被認為是當代發揚歐洲攝影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早在1999年,凱爾姆就已經獲得了柯達青年攝影師獎;2011年,她的作品在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2013年,凱爾姆參加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的“新攝影“群展;2015年,獲得奧地利《Camera Austria International》雜誌當代攝影獎。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她的攝影作品,顏色明亮,構圖純粹且精緻,背景乾乾淨淨不著灰塵,彷彿是玻璃櫃裡的世界,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既視感。有時候同樣背景的幾幅圖片並列擺成一排出現時,你甚至想問:咦,這是要讓我找不同嗎?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在如此冷靜、靜物畫般的攝影作品裡,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對作品傳達出情感的一無所知,是否被迫更仔細地去觀察物體本身、物與物之間關係?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第三個展:

/ “神思遠:fifty, fifty”攝影展 /

“展覽名稱叫‘fifty, fifty’,是緣於一個小故事。在印尼的時候,我和一個外國老太太一起坐升降電梯下樓,我按完樓層按關門鍵,按了幾次門都關不了,空氣很尷尬,彷彿過了好久。我們對看了一眼,她帶上眼鏡看了一眼,按了開門鍵,門關了。她對我一笑說‘fifty fifty’。”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神思遠,不淨之石,2018


他的工作狀態也是如此,一部分刻意一部分隨意。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神思遠,花輪同學,2016

藝術家神思遠,1983年生於北京,曾經從事商業攝影,歷任《男人裝》影像總監、《芭莎藝術》視覺總監,後轉為獨立影像創作者。看他的作品,摒棄商業攝影中的精緻,更自由、更真實地用影像技術探索鏡頭下的事物與情緒。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不過,由於這第三個展放到了另一棟樓:復星annex space項目空間,和復興藝術中心隔著一條街。也就是說,只看神思遠這個展的話,不用門票~~


PS.由於相機設置有問題,現場拍攝的大部分圖片無法使用

文中圖片主要來自網絡,侵刪

從荒木經惟到JR:復星影像季,讀完這篇你再決定要不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