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曾被当成驴肝肺

好心曾被当成驴肝肺

一生饱受争议

在美国费城的一座能够俯视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烟囱的小山上,立着一块十分简朴的墓碑,墓碑上镌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这个墓碑的主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100名影响世界进程的管理大师中排名第四位,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

温斯洛·泰勒是带着郁闷的心情离别这个世界的。他一生殚精竭虑研究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因为受到曲解而难以推行。美国众议院众议员和调查人员在特别委员会听证会上无休止的盘问,特别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梅里克,在马萨诸塞州沃特顿兵工厂解雇拒绝配合的工会会员而引发罢工,曾被无端地扣上一顶“野兽一样残忍”的帽子,更是伤透了这位从骨子里同情工人,并为之付出艰巨劳动的思想者的心。

就是在他因此享誉世界的管理学界,也曾受到过现代管理学者连篇累牍的批判。为了排除人们的疑虑,这位不善言辞的人不得不屡屡长途履行,为其理论进行说明和辩护。而正是在一次外出演说的归途中,他在通风的卧铺车厢感染上肺炎,便在不久之后的1915年3月21日永远地睡着了。

尽管如此,温斯洛·泰勒终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个伟人,一个影响人类进程、当之无愧的伟人。世人运用他划时代意义的原理和方法,创建了世界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生产线,催生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创造了一个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工业奇迹,促成了美国柯立芝繁荣,连伟大的社会主义导师列宁都对他推崇备至。

好心曾被当成驴肝肺

从模具学徒干起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工厂主态度蛮横,生活奢侈,而工人又异常艰苦,不得不用捣毁机器和加入工会领导的大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一度时间劳资关系非常紧张,严重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对于如何发挥工人潜力,有人主张使用优良机器替代工人,有人主张试行分享利润计划,还有人主张改进生产组织程序、方法和体制。温斯洛·泰勒生逢其时,在这个时代大显身手。

1874年,18岁的温斯洛·泰勒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就因眼疾而被迫辍学。第二年,他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上一名模具工学徒。22岁那年,他炒了老板的鱿鱼,跳槽到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

在米德维尔,温斯洛·泰勒从一名机械工干起,一直干到1890年。因为工作努力,表现突出,曾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程师,并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成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员。

眼光独到

1881年,也就是在米德维尔,温斯洛·泰勒开始研究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经过两年时间的试验,给工人制定出一套工作量标准,成为美国工时研究的发端。

好心曾被当成驴肝肺

1890年,温斯洛·泰勒离开米德维尔,担任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又辞去投资公司的职务,专门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此后,他在多家公司进行科学管理实验,并在斯蒂尔公司创立成本会计法,在西蒙德滚轧机公司成功改革滚珠轴承的检验程序。

温斯洛·泰勒眼光独到,注定是一个思想者,他曾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在他眼里,不但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还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工人工资。

温斯洛·泰勒曾解剖企业司空见惯的“磨洋工”现象,十分尖锐地指出,“磨洋工”的主要根源,在于工人担心自己的活干多了可能会让自己失业,因而他们宁愿少生产也不愿意多干活。生产效率是劳资双方都容易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就是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关心利润和工资分配,但对什么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合理的报酬”,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劳资共赢却一无所知。在他看来,既然企业不是慈善组织,用科学的方法取代传统习惯和经验,而不是靠打人海战术,无端地耗费工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实现高工资、高利润的不二选择。

好心曾被当成驴肝肺

方法细腻

温斯洛·泰勒的研究十分精确而又细致。他从1881年就开始的“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延续26年,进行各项试验3万余次,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共有80万磅的钢铁被试验用的工具削成切屑。试验的结果,不但发明了能够极大地提高金属切削机工产量,并获得美国专利的高速工具钢,还准确计算出各种机床最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

从1898到1901年,温斯洛·泰勒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进行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系统研究、改进5座高炉72名生铁块搬运工的搬运操作方法,结果使生铁块搬运量提高3倍。通过铁锹试验,系统研究铁锹的形状、规格和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以及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准确得出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到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而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也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好心曾被当成驴肝肺

听证引发轰动

从1901年开始,温斯洛·泰勒用大部分时间咨询、写作、演讲和宣传他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他一生的著作包括《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论金属切削技术》(1906年)、《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1909年)、《效率的福音》(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1912年)。

然而曲高和寡,温斯洛·泰勒的做法和主张一开始就饱受争议,受到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人们的抗议。一位名叫辛克莱的年轻社会主义者曾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指责泰勒“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提高了362%”。温斯洛·泰勒也遭到来自管理部门以及当地公民的反对。

1912年,美国众议院举行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温斯洛·泰勒面对多半怀有敌意的众议员和调查人员,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他在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所作的证词,十分精彩地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成为他对科学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说明。(李 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