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流量已成过去式,生意才是抖音快手变现的"C位"

经历过烧钱大战的抖音和快手,显然已经"军资"告急。毕竟生来不是"军人",所以到了下半场,抖音和快手操起了生意人该做的事儿。

在快手与零售公司有赞的合作落地后,近日,抖音宣布开放旗下的广告平台:品牌主、MCN公司、达人都可以在星图平台上进行内容交易。

拼流量已成过去式,生意才是抖音快手变现的

至此,抖音快手广告商和商贾的双重身份正式"挂牌",拼流量已是过去式,抢生意成了变现路上的"C位"。

商贾:导购与卖家

为了加快变现,独角兽们纷纷开始借道电商,通过引流来卖货。

今年3月,抖音率先上线"购物车"功能,但是仅限于粉丝量达百万级的达人。5月份,抖音上线"店铺入口"。抖音入局电商一个月后,快手就联合有赞,开始内测"快手小店"功能,7月便正式上线。

拼流量已成过去式,生意才是抖音快手变现的

但两者扮演的商贾角色,有着不同的"性子"。

抖音关联了淘宝链接,用户购买时需要点击链接跳转到淘宝里买,而且只有"重量级"的抖音号才有"卖货"特权,并没有放手让卖家自己上。这也意味着,商品交易只存在于关注度较高的公域流量里,想在抖音卖货的商家们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和达人合作,要么自己培育一个达人号。

拼流量已成过去式,生意才是抖音快手变现的

但抖音强大的带货能力,对商家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可爱的想象力。据悉,在测试达人购物车功能时,曾有一款旗袍花了600元在抖音投放3天,很快就转化成了6万元的交易,远远超出了预期。

相比较"含蓄"的抖音,快手表现得更"简单粗暴"。不仅每个主播都可以开小店,而且用户购物入口更浅。快手全面实现了和有赞用户账号的互通,用户无需登录,就可以在快手APP里进入与主播有合作的有赞店铺,购买相关商品。

如此形成了完整的交易闭环,不仅培养了用户购物习惯,提高了用户转化率和复购率,而且充分挖掘了商家和主播们私域流量的价值与潜能,降低了变现的门槛。

拼流量已成过去式,生意才是抖音快手变现的

对比来看,抖音扮演了一个佛系的导购员,而快手则是一个魔性的卖家,这似乎与双方目标用户的风格不谋而合。

广告商:分成与营销

除了实物交易,内容也成为一种商品在短视频里交易。

在抖音开放星图平台之前,品牌方如果要找达人拍广告,达人只要和抖音报备一声就行了。就像在停车场里停车,抖音就是那个登记员,车主上报相关信息就可以了,但如今政策变了,停车要开始收费了。接单平台上线,抖音将要从广告里收取一定的分成。

抖音带火了不少城市,最有名的就是轻轨楼中过的重庆。"网红导游"也越来越多,这让快手看到了城市营销的风口。今年7月,快手和张家界达成合作,通过短视频优势为张家界打造"城市名片",据悉,为张家界这个城市"站台"的导游多达1000多人。

拼流量已成过去式,生意才是抖音快手变现的

虽然方式不同,但本质上,抖音和快手都是通过内容的多元转化来加快变现。从现阶段看来,快手抖音都选择在紧抓流量的同时,利用社区资源做生意,赋能其他垂直行业,为自己建立起坚固的"护城河"。

欧界传媒 | Jie Media

六年专注有深度的互联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