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三万太平军降卒?

上个世纪50年代,满清重臣李鸿章的坟墓被刨,穿着黄马褂的遗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至尸骨无存。李鸿章身后为何遭此厄运?其实跟他生前干过的一件极缺阴德事有关。

李鸿章为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三万太平军降卒?

李鸿章最初在曾国藩手下当幕僚,后来自己拉杆子单干,当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分别攻打太平天国三个重镇天京苏州杭州。天京是主攻目标,因为洪秀全就在天京,而且是太平天国都城。但是曾国荃久攻不下,曾国藩就让李鸿章放弃攻打苏州,过来帮曾国荃攻打天京。但是李鸿章此时羽翼已丰,不想再庇托于曾国藩门下,因此阳奉阴违,不听号令,百般推扯。曾国藩于是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你再不来我就跟朝廷告你一状,别说我不顾师生情谊,到时候你后果自负。

李鸿章为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三万太平军降卒?

正在李鸿章一筹莫展之际,好消息传来,守卫苏州城的太平军悍将李秀成被洪秀全调回天京,留下的纳王郜永宽等八王派人向他投降,投降当然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郜永宽等人的条件是:降军和淮军一起守卫苏州,各占半城;降军保留一百个营的编制且发军饷;投降后不剃发。其实这三个条件李鸿章一个都做不到,但是老李一口答应下来,还让洋枪队队长戈登作了担保。结果郜永宽等人献城的第二天,李鸿章请他们吃饭,商谈具体合作事宜,暗中埋伏刀斧手,将八王一起杀死,近三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战士也遭到无情屠戮。李鸿章事后老妈写信,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也赞赏李鸿章此举“殊为眼明手辣”。

李鸿章为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三万太平军降卒?

杀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不仅会受道义谴责,关键还会贻害自身。杀降不祥谁都明白,所以很少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触这条红线。历史上干这事比较出名的三个人都没有好下场。秦国名将白起,长平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卒,最终落得拔剑自刎的下场,头颅被使者带回去跟秦昭襄王交差。楚霸王项羽,背水一战坑杀二十万秦卒,最终落得拔剑自刎的下场,头颅和四肢分别被五人所得,拿去跟刘邦邀功领赏。西汉飞将军李广打了一辈子仗,就是没有封侯。自己总结说,我曾经诱降羌卒八百人,然后使诈,在同一天把他们全杀了,这就是我不能封侯的原因吧。李广最终也落得拔刀自刎的下场,李鸿章也是诱降,和李广同出一辙。

李鸿章为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三万太平军降卒?

当然李鸿章也知道自古以来杀降者都没有好下场,是极损阴德的行为,因此“三昼夜不能决”。但在曾国藩的压力和部将的要挟以及功名心的驱使下,最终出此下策。虽然没有祸及生前,但却报之身后也。

李鸿章为啥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三万太平军降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