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生病時父母過度焦慮,表現出的煩躁甚至有些不理智行為,傳遞給孩子是滿滿的負能量,而更有甚者是過度、盲目地濫用降熱藥。在門急診時,很多時候並不是給生病的孩子用藥醫病,而更多的是給父母醫治“心病”

——急診醫生懂哥


問題一

發燒真的是有害無益嗎?


神馬?發熱難道還有好處?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


沒錯,適當的發熱對機體是有益處的,是機體為了對抗疾病所表現出的生理防禦性反射,每次生病,都是病原體和機體的對抗過程,病癒後機體則會對病原體產生天然抗體,使機體的免疫力逐漸提升。

過度的應激反應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傷,需要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問題二

持續發熱有啥不良後果?


對抗疾病過程中,身體獲益於發熱的同時,如果持續高熱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1、發熱時機體分解代謝旺盛,持續高熱會引起機體能量物質過度消耗

2、發熱也可導致

機體消化液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吸收排洩功能障礙,患者出現食慾不振、厭食、噁心、腹脹等表現,所以發熱時以清淡、流質、易消化食物為主。

3、發熱可使心率加快,加重心臟負擔、增加心肌細胞耗氧量,故應該避免劇烈運動,適當多休息。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問題三

體溫達到多少才算發熱?


人體在一天24小時內溫度有節律的波動(見表1),一般在覺醒時、飲食、活動後等體溫會增高,但一天內波動不會超過1℃。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一般認為:

37.5℃~38℃——低熱

38.1℃~39℃——中度發熱

39.1℃~40.4℃——高熱

40.5℃以上——超高熱

低於35℃——體溫過低


問題四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時應儘可能讓孩子保持安靜或睡眠。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 肛溫正確測量方法:

主要用於4歲內的小兒,在體溫計末端塗抹上凡士林等潤滑劑,固定住寶寶的雙腿,將體溫表末端插入寶寶的肛門1.5~2.5釐米。扶著體溫表,電子體溫計1分鐘後可以讀數,水銀肛表3~4分鐘後讀取。

■ 口腔正確測量方法:

主要用於4歲以上的寶寶,將消毒過的體溫計放於舌下,緊閉口腔,減少或避免口式呼吸,放置5分鐘後讀數。

■ 腋溫正確測量方法:

將腋窩汗液擦乾,將體溫計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把體溫計夾緊,放置10分鐘後讀數。


問題五

所測溫度是否加0.5℃?

這個問題家長問得很多。醫生其實最想知道的是

患兒的體核溫度,但體核溫度測量困難時,會利用體表溫度來推測體核溫度。一般情況體核溫度要比體表溫度高約0.5℃,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糾結要不要加0.5℃,其實我們只要如實的向醫生反應實測體溫即可。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問題六

哪些因素會影響體溫測量的準確性?


以下因素可導致測量體溫出現誤差:

1、測量時孩子哭鬧,哭鬧會導致體溫升高

2、測量前未將水銀柱甩到36℃以下;

3、測量時間不夠;

4、位置不對或夾得不夠緊;

5、體溫計附近有影響局部體溫的冰袋、熱水袋等冷熱物體;

6、測量前飲用熱水、以熱毛巾擦過腋溫等都會導致所測溫度出現誤差。

問題七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孩子發熱?能預防麼?


兒童較為多見的是感染性發熱,由於病原體存在顯著的季節規律,故感染性發熱存在明顯的季節聚集性,家長可以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

各種病毒

冬春季天氣乾燥易於病毒在空氣中傳播,尤其在元旦後至春節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

夏秋季氣溫高、溼度大,是腸道道病毒傳播的好發季節。

預防措施

比如冬春季外出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聚集地等;夏秋季尤其注意手衛生,避免公共遊樂場。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對於兒童來說,傳染性疾病也比較常見。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一般是通過呼吸系統飛沫、接觸或糞口傳播。

兒童較為多見的是感染性發熱,由於病原體存在顯著的季節規律,故感染性發熱存在明顯的季節聚集性,家長可以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問題八

孩子發熱我該怎麼辦?


發熱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發熱持續期、退熱期,不同的階段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

體溫上升期:產熱>散熱


表現畏寒、寒戰、皮膚蒼白、花紋,此期無汗、皮膚乾冷,整個過程約0.5~2小時,此時氧消耗過快,大腦皮層過度興奮容易誘發熱性驚厥,在三個階段中對機體傷害最大。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應對措施:

1、此時應保持室內安靜,避免各種刺激;

2、衣服要適當減少,千萬不能用衣被捂著,這樣做非常危險。

3、室內溫度維持在18℃~20℃左右為宜,避免空氣和空調氣流直吹患者。

4、大人也可以用手揉搓孩子的手足,促進血液循環,利於散熱。

5、洗溫水浴,用溫水擦澡,主要在頸周(避免同時揉壓雙側頸動脈區)、胸、背、腋下、雙側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

6、用冷袋或冷毛巾置於額頭或枕部,將腦部溫度降下來,減少腦部耗氧,保護腦細胞。但避免將冰袋直接接觸頸兩側、心前區刺激心臟大血管。

7、不用酒精擦浴,酒精揮發會帶走皮膚表面熱量,使皮膚血管收縮,不利於散熱。

既往有反覆熱性驚厥病史的患兒,一定要提前預防,及時用退熱藥和(或)鎮靜藥。

發熱持續期: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趨於平衡


患者皮膚潮紅而灼熱,呼吸和脈搏加快,唾液分泌減少,口乾舌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減退,食物殘渣和奶漬易滯留在口腔,利於細菌繁殖引起口腔炎、齒齦炎等。

應對措施:

多飲溫水,或用棉籤溼塗口唇、清洗口腔及牙齦和牙齒。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退熱期:散熱增加而產熱趨於正常


對應措施:

及時補充水分或含人體必需的電解質溶液,也可服用新鮮果汁。如果體溫驟降,容易造成低體溫,此時可服用溫水,增加衣物保暖。

問題九

退燒藥該什麼時候吃?


懂哥說:

退燒藥對大多數孩子不是必須的,關鍵看孩子精神狀態。

如果發熱對孩子作息、飲食及精神沒有影響,不要急著給退熱藥,“讓子彈再飛會兒”,不要認為38.5℃是判斷是否應用退熱藥的標準。任何退熱藥都是緊急剎車,會給“發動機”(機體)造成一定損害。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兒童常用降熱藥

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雙氯芬酸鉀等。兒童一般不常規用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降熱。


問題十


懂哥說:

臨床最常見的感染病原體是病毒,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

如果發熱不退超過3天,或用降熱藥熱退後精神狀況差,或伴有頭痛、嘔吐、暈厥、胸痛、胸悶、心慌、腹痛,或嘔吐嚴重不能飲食,長時間少尿或無尿,或伴有劇烈咳嗽不能緩解,總之一句話,如果發熱伴精神差,懷疑存在心、腦併發症或急腹症時,及時就醫。


兒童發熱十問,資深急診醫生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