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似無病症就等於擁有健康的體質嗎?體質含義?從何方評估?

孩子看似無病症就等於擁有健康的體質嗎?體質含義?從何方評估?

孩子看似無病症就等於擁有健康的體質嗎?體質含義?從何方評估?

您理解體質的含義嗎?

在跟大家談這個問題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體質是什麼。大家都經常聽別人說:誰誰誰體質好、誰誰誰體質差。很多人聽到之後,都明白就是說:身體好、身體差的意識。其實這個理解只是體質含義的一部分。

什麼是體質?

那麼體質到底是個啥呢?該怎麼理解體質才全面呢?其實體質就是人們對人體的健康狀況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的稱呼,包括2個方面的內容。我們說誰的體質怎樣,其實是給這個人做了兩個方面的綜合評估。一個方面是身體的健康狀況的評估、另一個方面是身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的評估。

體質的形成和表現形式

體質是由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所形成的,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還與心理性格有關。也就是說體質是來自父母的遺傳和自己後天的培養、鍛鍊改造。比如經常鍛鍊身體的,肌肉會強壯很多。喜歡運動、性格開朗的人身體會強壯一些等等。各人體質的不同,表現在各自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適應上的差異性,如反應速度、抵抗能力、損傷恢復力等等,以及發病過程中對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

孩子的體質受否健康該如何評估呢?

孩子看似無病症就等於擁有健康的體質嗎?體質含義?從何方評估?

目前體質考核具體通過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1.身體形態發育水平:體型、身體姿態、營養狀況等。

2.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即身體在生活、勞動和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以及走、跑、跳躍、投擲、攀登、爬越、懸垂、支撐等運動能力。

3.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機體新陳代謝功能及人體各系統、器官的工作效能等。

4.心理狀態:包括本體感知覺能力、個性、人際關係、意志力、判斷力等。

5.適應能力:對外界環境以及抗寒耐暑的能力,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我想大家只要認真的看到這裡肯定能回答本文標題的答案:孩子看似無病症,其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體質。比如看起來沒病的肥胖兒童,就體質來說其實是不健康的。

因為影響人體質的因素很多,如父母遺傳、環境、營養、教育、體育鍛煉、衛生保健、生活方式、心理引導等等,在這些因素中學校的教育,尤其是學校的體育鍛煉,對增強孩子的體質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孩子看似無病症就等於擁有健康的體質嗎?體質含義?從何方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