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前段時間我分享了一週3練的訓練計劃,很多人表示已經開始照著做了,但也有人提出:雖然比以前的訓練更有規律,但是感覺自己進步很緩慢,這該怎麼辦?

簡單回顧一下,一週練3次的劃分:

週一練:胸肌,肱三頭肌,腹肌,然後休息一天。

週三練:背肌,肱二頭肌,腹肌,再休息一天。

週五練:臀腿肌肉,肩部,腹肌,繼續休息一天。

週日跑跑步。

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一天練2個部位著實會比較吃力,但是咬咬牙也能堅持下來,因為如果一週還不能做一個循環,那麼肌肉的發展會很緩慢。如果你時間充足,可以選擇一週練5休2的方式進行。

道理都明白,動作也都做了,該如何提升自我呢?

接下來分享7點經驗給各位。

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1.明確目標和訓練強度:

目的一定要有,而且要很明確才行,更要制定長期目標,以及當日目標,長期執行下去。每個人的訓練強度都會有所不同,一組動作做不完不要輕易喊停,告訴自己再多來一次,力竭組時請小夥伴支援輔助,不要做不動就不做了,這樣很難突破自身的極限。

2.專注目標肌群:

大重量雖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訓練方式,能夠幫助肌肉進行錘鍊,但絕不能忽略掉自己的能力而魯莽地增加重量,能吃幾碗米自己最清楚。

當用不了自己目標裡的重量時,也不要心急,把動作做到足夠規範,感受好每一次收縮,效果仍會很明顯。

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3.加強自我觀測:

當動作訓練時將注意力放在整體訓練內容上,像間歇時間,負荷調整,呼吸等都要做到密切關注,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運動強度的維持,同時還能減低因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干擾,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4.健身的正確順序:

先做熱身動作,讓肌肉迅速喚醒,對接下來的訓練幫助明顯。接著就開始做中高強度負荷的動作,如槓鈴深蹲,槓鈴臥推等,能讓肌肉迅速獲得充血。然後做安全動作,比如固定器械胸部臥推,腿舉等。最後還要做一些針對性的動作,強化弱勢區域,比如啞鈴彎舉等動作,如果時間充足腹部也要留上十多分鐘虐一虐。

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5.不被場地限制:

鍛鍊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才行,誰也無法保證每天都能雷打不動地去健身房鍛鍊,遇上突發狀況無法去健身房,你要做的不是停止訓練,而是在你所處的環境中進行自重訓練,雖然強度不足以和健身房媲美,但是維持基本的形體還是綽綽有餘的。

6.養成記錄的習慣: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我們絕大部分人健身不是為了去競爭,可以不去知彼,但是對自己還是要充分了解的。經常記錄自己的體重,緯度,飲食和作息,你就能找到適用於自己的方法出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你是獨一無二的,無法直接套用別人的,這就需要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了。

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7.不追求花哨的動作:

針對每塊肌肉的訓練動作都有十多種,甚至幾十種,你沒有必要每樣都會,千招會的慕容復還不是一樣比不過一招獨的喬峰。雖然訓練動作看起來五花八門,但其實歸納下來很多動作刺激的部位是有很多重複的,所以不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訓練方式,做好常練的動作就足夠了。

健身遲遲不進步?分享7條超實用的經驗給你!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你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動作,可以給我留言。

如果你喜歡我的這篇文章,也歡迎大家在文末積極地點贊,收藏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