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眾裡尋Ta千百度”,朋友A先生這樣形容他在購買長安鈴木維特拉前後的感受,作為旁觀者,A先生的心路歷程我無法感同身受。這次,A先生在首保之前邀約筆者和另一位朋友進行一次高原自駕之行,也算是對這輛維特拉的長途磨合。而正是在自駕遊過程中,筆者對維特拉的印象從模糊到深刻,最後有了“Ta竟是這樣一部維特拉”的感慨。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在正式進入行程之前,先說一下筆者對維特拉最初的印象。由於之前並未深入接觸過維特拉,只是根據經驗覺得它應該是一部皮實、好開、省油、性價比不錯、通過性優於一般小型SUV的產品……那麼在這一趟長途旅行之後,我的這些印象又有哪些變化呢?

清晨的高速路,維特拉的豐沛動力不再含蓄

當天空微微亮的時候,我們在市中心集合,出於職業本能,我首先跳上了駕駛席——這一坐,便一發不可收拾,直抵高原。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調整好座位後,首先體驗到的是座椅的包裹與硬度、方向盤的大小與握感、駕駛的姿態與視野,都是溫和而合理的程度,這樣的第一印象著實不錯,至少對駕駛者很友好。這時的城市道路依然空曠,不過交通信號燈自然限制了維特拉的發揮,從市區到高速路入口這一段給我的感覺是輕鬆愜意,也算是一個比較自然的熟悉過程。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進入高速公路後,我開始試探維特拉在動力性能上的真實實力,而Ta給出的回應簡單而直接。2/3開度油門後,會立刻感覺到一股“積蓄已久”的力量準備噴薄而出,但真正開始發力的時候又不會過於突兀,整個加速過程給人的感覺是有力而不突兀, 1.4T BOOSTERJE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6AT變速箱的整體調校偏向沉穩、線性,油門比例感非常真實,這樣的輸出方式也更加契合一部SUV應該“盡在掌握”的特質。在流暢的加速到120km/h的限速後,我稍微鬆了些油門,並將定速巡航設置到100km/h,進入一段最輕鬆休閒的旅程。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然而這樣的美好時光並不長久,通過CarPlay映射到車機上的高德地圖顯示前方路段發生事故,車速隨即慢了下來。而在之後反覆的蠕動、加速跟車、減速剎停的工況中,1.4T BOOSTERJE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變速箱匹配的成熟度就顯露出來,幾乎感覺不到任何頓挫。這樣走走停停的狀態一直持續到駛出高速,而這一段總體來說很不順暢的高速路程錄得的油耗成績為5.4L/100km,這點倒在預料之中,符合我對維特拉的能耗預期。

雨季後的國道,維特拉四驅系統初露鋒芒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動力足夠充沛,但論及維特拉最大的優勢所在,那一定是Ta的四驅系統——畢竟,這是“15萬元以內唯一配備智能全時四驅的專業級SUV”,這就讓Ta很自然地與同級的所有車型區隔開來。所以,有時候“血統論”真是一件你不得不承認的玄學,起源於將強悍越野性能與駕控樂趣完美融合的鈴木經典作品吉姆尼,再到超級維特拉,直至現在的長安鈴木維特拉,先進的四驅系統,與鈴木開創的內置梯形車架結構,一直是Ta的戶外探享的制勝法寶——也是Ta敢於挑戰未知之境的底氣。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具體來看,維特拉搭載的ALLGRIP智能全時四驅系統,由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和前後開放式差速器構成,採用電控液壓耦合單元,通過分動器、傳動軸和後差速器將動力傳遞到後輪,並分為自動(Auto)、運動(Sport)、雪地(Snow)、鎖定(Lock)四種模式,可根據不同的場景和路況進行切換,這種邏輯簡潔的設定讓駕駛者更加容易上手,即使面對複雜路況也有足夠的底氣從容面對。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在我們駛出高速向川西高原進發路程中,多是盤山國道,而正值雨季剛剛結束,一路上都是之前塌方後簡易修復未硬化的道路,甚至有一些臨時開闢的便道,因此泥濘坑窪路段也隨時會遇到。這時,維特拉的四驅性能開始顯露鋒芒,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小試牛刀——僅需將四驅系統保持在自動(Auto)模式,讓車輛以95:5的前/後動力分配狀態行駛,當遇到泥濘或積水路段,車輛會在偵測到車輪打滑時實時調整動力分配,避免抓地力變化造成的車身不穩定。而值得補充的是,自動模式也是四驅狀態下最經濟省油的模式。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行駛狀態太過簡單,需要更動態和激烈一點的駕駛方式,我們隨後也嘗試了將四驅模式調至運動(Sport)。在該模式下,四驅系統會主動針對急加速、彎道階段的車身動態進行動力分配,同時在博世第九代ESP車身穩定系統增加車身穩定性的前提下,配合發動機提供更高效的動力輸出。這輛維特拉無論在直道加速超車,還是在攻彎過程中都更加凌厲,自然也給我帶來了更多的駕駛樂趣。不過還是要強調一點:在山道中追求激烈駕控,除了車輛本身具備這樣的性能條件外,對駕駛技術也有著較高要求,駕駛者還是應該循序漸進,適可而止。

壯美的高原,維特拉帶我們探索未知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隨著海拔的攀升,我們逐漸進入高原,期間還翻越了兩座海撥4000米左右的埡口,在這期間維特拉給我的第一個驚喜是,在高原上Ta的動力衰減並不明顯,感覺103kW、220N•m的賬面數據基本能悉數發放,只是需要稍微努力一點。可以作為對比的是,2016年我曾參加過某品牌的川藏線自駕活動,由於害怕在高原上露怯,甚至沒有選用渦輪增壓車型參加。從這點,已經足以印證維特拉的全天候作戰能力。

在川西高原,植被茂盛的叢林覆蓋著大片區域,當我們在路邊休息時,被眼前的一片叢林吸引,經過步行勘查,似乎車能開進去,也沒有發現無法逾越的溝坎。“走,開進去再說”,既然車主發話了,我倒樂於奉命。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進入叢林不久後,類似交叉軸、單邊斜坡的“路”面開始出現,這時我將四驅系統調至Lock鎖定模式——維特拉的最強四驅模式,中央差速器處於鎖止狀態,讓前後輪實現50:50的動力分配,同時電子限滑系統開始積極介入。在我們開始手心冒汗的時候(還是多少有些緊張),維特拉在這一小片叢林裡跑了一個半弧形的軌跡重新穿回正常公路。可以說,維特拉18.2度的接近角、29度的離去角的通過性參數已經在同級中具備明顯優勢。

成為專業級探享SUV,Ta還有兩個幕後功臣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首先,維特拉齊全的主、被動安全配置給駕乘者帶來足夠的信心。包括TECT高強度安全車身、6安全氣囊/簾、博世9.0版本ESP、HHC坡道起步輔助、倒車雷達等在內12項安全配備,使得維特拉獲得了E-NCAP與C-NCAP的雙五星安全性能評級,這也是我敢於如此放心(放肆)駕馭Ta的根本憑恃。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而豐富的舒適性配置,則是Ta讓旅途變得更加輕鬆有趣的另一關鍵。比如,其電加熱座椅、後視鏡加熱、全景天窗和Infotainment影音娛樂系統等配置,都為在不同的場景下提供更為舒適的駕乘環境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寫在最後:

一次高原行,重識維特拉

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在盤山公路撒歡,在高原穿越叢林,這次充滿樂趣、驚喜不斷的高原之行,足以改變我們對維特拉這部車的認知,Ta以15萬元以內的價格,打造出了自己專屬的專業級探享SUV的鮮明產品IP,讓我徹底理解了朋友對其“夢裡尋Ta千百度”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