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變難了嗎?政策早就告訴你,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最近有很多家長抱怨說,新學期開始,感覺孩子的語文課本“變難”了,孩子學習吃力了。

這個主要原因在於語文教材改版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部編版”語文教材,小學古詩文佔所有選篇的30%!初中古詩文佔所有選篇的51.7%!

高考語文變難了嗎?政策早就告訴你,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而今年中高考再次證明:

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

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的時候

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

高考語文變難了嗎?政策早就告訴你,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其實,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

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對於中國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

高考語文變難了嗎?政策早就告訴你,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1.考卷文字增加

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舉例“全國卷2”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花時間。

這非常考驗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2.範圍變得更廣,不再侷限於課本

有關部門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高考語文變難了嗎?政策早就告訴你,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

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

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或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3.不積累古詩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30%。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

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語文為王時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真的來臨了!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你的思想將在這裡逐漸成熟,將在這裡慢慢起步,你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這樣的話,你還擔心你的語文成績麼?你還擔心寫不出作文嗎?

你讀的書終將成為你的靈魂。

大語文悅讀社隆重推出《論語》課程:

課程領取方式:

1.先關注本號並轉發收藏本文;

2.點擊左上角我的頭像,打開後點擊關注,找到大語文悅讀社,發送

私信“論語”,即可領取。

3.希望大家能積極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那悅讀社就有更多動力分享更多資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