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類產品光環褪去,淨值型產品或成主流

一、理財產品

進入8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的發行規模和收益率呈現“雙降”趨勢。比財君認為,在資管新規的實施之後,今後低門檻、高流動性的開放式理財將會越來越多,銀行開放式理財(T+0理財)、創新型存款、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有望成為市場主流。

從以下折線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從7月初到8月末,理財產品的收益始終處於下降的趨勢,除去政策影響外,每年的第三季度理財產品收益表現均不是特別理想,資金面的寬鬆也是收益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連續8周的下跌也創下了從去年同期以來的最低水平。

“寶寶”類產品光環褪去,淨值型產品或成主流

▲2018年7月和2018年8月每週平均理財產品收益率走勢

二、貨幣基金

8月比財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增長乏力更加明顯。貨幣基金產品目前也已經連續8周下跌,再創今年新低,受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企業繳稅等因素影響,近一週貨幣市場利率整體走高,但這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反彈,貨幣政策的基調仍是穩健偏寬鬆,接下來市場利率仍有可能繼續走低。

“寶寶”類產品光環褪去,淨值型產品或成主流

銀行淨值型產品規模猛增,存量產品逐步退市

自“資管新規”落地以來,部分銀行存量產品(保本理財產品)逐漸退出,保本理財數量迅速減少,收益下跌,不少銀行已經把這類產品下架處理。而淨值型產品數量猛增,淨值型產品的佔比也逐步地增加,成為目前銀行除智能存款外的另一大的主推產品。

那麼到底什麼是淨值型理財產品呢?

首先,淨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明確的預期收益,產品收益以淨值的形式公佈(類似貨幣基金),投資者可以根據產品往期的表現以及數據分析對該產品進行預測和交易,享受收益或者承擔虧損。

“寶寶”類產品光環褪去,淨值型產品或成主流

這類產品不僅相比過去的存量產品信息和運作更加透明,保護了投資者的基本利益,而且很大程度的規範了市場,降低了風險隱患。

我們理財的本質其實就是銀行集中我們投資者的錢,去替我們做一些資產配置,通過證券金融資產的組合工具來實現盈利的過程,而這個資產組合如何來計價呢?那就是淨值,基金單位淨值,是指當前的基金總淨資產除以基金總份額,其計算公式為:基金單位淨值=總淨資產/基金份額。

其次,淨值產品的特點主要是未明確預期收益、產品以淨值的形式表現,投資者根據運作表現來享受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它的特性決定了這類產品不具有保本的特點,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

在過去,市場上熱賣的的理財產品,也是有相當一部分是不保障本金、且不保障收益的,但投資者一般會默認預期收益的最終實現。與此同時,在實際操作中,金融機構出於增加客戶黏性和維護自身聲譽的考慮,往往在產品虧損或不能兌付時,會按照既定的預期收益率兌付收益。

這背離了資產管理業務的本質特徵,不但使風險在金融體系累積,還加劇了道德風險,而這種模式對於理財產品買賣雙方都具有風險隱患。

最後,未來我國的理財市場中,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銀行業的完善改革,資管新規的漸漸落實,理財市場中,淨值型產品將於傳統銀行理財、低風險“類儲蓄”的存款業務三分天下。

在此比財君也建議我們投資者應該儘早接觸並瞭解淨值型產品,完善個人的投資組合,從而獲得更高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