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約翰福音6:26-27)

一、何為永生?

一談到永生,中國人的思想裡,就是“長生不老”,希望肉體一直活下去。西遊記中的女妖㧓唐僧,不過是要吃他的肉,長生不老。這通常是人的訴求。據說,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最大的苦惱就是死亡,所以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要尋找長生不老的仙丹。他相信一方士,名叫徐福,聽信東海有蓬萊仙島的傳說,哪裡的神仙有仙丹。徐福率千人團隊去尋找,他們沒有找到仙島,也未遇見神仙,仙丹的事成為泡影,自然不敢回去見皇帝。

唐人汪遵有一首詩描寫徐福入東海求仙,一去不返的事:“漾舟雪浪映花顏,徐福攜將竟不還。同作危時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尋仙丹未果,秦始皇五十歲便架崩。正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永生是什麼?“永生”並不是長命百歲,也不是長生不老。這裡,耶穌所談的“永生”乃是一種全新的、復活的生命,是與永恆的上帝相連的生命。聖經上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人子),這就是永生。(約17:3)

在耶穌第二次降臨之前,信耶穌得永生的人,身體仍然會死,但死後靈魂直接進入天堂。但主再來時,人的身體都要復活,信的人進入天國,與神同在,直到永永遠遠。(參但7:10;約5:24-25;來12:13;路16:19-31;啟22:5)

人們都知道:人終有一死,但很少人願意去想死的問題。中國俗話說: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另一方面,中國人卻最忌諱談論死。死並非人的終局。聖經上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參來9:27)當人們迴避死的話題時,就不會思考死亡的原因和永生的出路。那活著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滿足肉體的需要而已。

這裡有一群猶太人也是對“永生”沒有興趣,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吃餅得飽。耶穌正是對這一群要找祂的人說話。(參6:24)這一群人用現在的俗語說,就是粉絲。因為耶穌前一天,在加利利湖的對岸山坡的曠野地,有許多人在那裡聽耶穌講道,這一群人也在其中。耶穌當時在他們眼前,行了一件神蹟,吸引了他們。耶穌為什麼能行神蹟?因為耶穌是神,造天地萬物的主。(參約1:1-4;來1:1-2)

神蹟是這樣的。那天傍晚,因他們沒有晚餐,耶穌就憐憫他們,用五個餅和兩條魚,餵飽了所有在場的人,包括五千個男丁,外加上婦女和兒童。大家吃飽後,將剩下的零碎餅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參約6:5-13)

這一群人親自經歷了神蹟,不僅飽了口福,也飽了眼福。神所賜的都是美善。主耶穌不只一次行神蹟,而是許多次。耶穌來到地上,為什麼要醫病趕鬼行神蹟呢?聖經講明瞭至少三個原因:

(1)耶穌憐憫軟弱困苦和有需要的人(參太14:14,15:32);

(2)顯出神的榮耀來;

(3)使跟隨祂的人可以信祂是基督。(參約2:11)

這些人為什麼跟隨耶穌?因為看見祂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看見了五餅二魚的神蹟。(參約6:2)約翰福音中,詳細記載了至少七件耶穌所行的神蹟,每件神蹟都有一個記號(sign),表明耶穌的彌賽亞身分,即救世主。五餅二魚的神蹟預表耶穌就是賜人永生的靈糧。但是,這些人看見了五餅二魚的神蹟,但卻沒有看見神蹟背後的記號,沒有認識行神蹟的主。

所以,耶穌說:“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的記號),乃是因吃餅得飽。”耶穌看透人的心思,因為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參約2:25)這群找耶穌的人,並不真的認識耶穌,只是因為要得神蹟帶來的好處。

耶穌的這段話有三個勸勉:

(1)不要追求必壞的食物、世俗的好處;

(2)要默想和追求永生、認識主是生命的糧;

(3)人不可能靠自己的努力賺取永生,因為永生是主的賞賜。

二、必壞的食物

物質的餅可以充飢,卻是必壞的食物。為什麼說是必壞的食物呢?耶穌的話,是有歷史的背景的:以色列人的祖宗曾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神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吃。耶穌後面說:你們的祖宗吃過嗎哪還是死了。(約6:58)嗎哪是物質的食物,雖然吃了可以暫時活命,最後以色列那一代人都倒斃曠野了。(參來3:17)“必壞的”是指暫時的、會死的、沒有生命的意思。曠野的嗎哪隻是預表,真的嗎哪是耶穌自己,叫人吃了不死。(參約6:58)

這群人見了神蹟,並沒有認識行神蹟的主。他們找耶穌,不過是貪圖美食或看神蹟罷了。神鑑查人的內心,我們的心思意念,神都知道,因為神無所不知。所以,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

人們往往對神蹟帶來的好處或利益有興趣。我們傳福音時,常聽見說:要我信耶穌,可以,請告訴我能得什麼今生的好處。換句話說,人們對行神蹟的主沒興趣。為什麼?因為世人都是罪人,是靈裡瞎眼的。人追求的是屬世的好處,今生的福樂,這些都是必壞的食物。

今天,我們來到教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尋找耶穌,是要認識祂、相信祂,還是要利用耶穌得世上的好處呢?

講一個經典的故事。相傳,大約在清朝末年,西方宣教士源源不斷地來華傳道,要將福音傳遍中國。這事甚難,因為泱泱中華,禮儀之邦,豈可容得下外來文化的侵略?這是人的驕傲。有一西教士,在其所在的福音站門前掛上一個大牌子,寫著:“信耶穌,得永生”。

那個時代,中國人已經活得好辛苦,活得越長,受罪越多。誰還會去妄想永生呢?這是人對永生的誤解。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福音是貧窮人的好消息,是謙卑人的福分。耶穌來了,就是要使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參路4:18)

但是,很長時間,那個福音站沒有人來要信耶穌。突然,有一天來了好些人,硬說是要信耶穌。這下把西教士樂得合不攏嘴,問他們為什麼要信耶穌呢?回答說:你的牌子上寫的很清楚,信耶穌可以得水牛啊!原來,前一日暴風雨大作,牌子上的“永生”二字,被風暴襲擊,少了幾個筆劃,就變成了“水牛”!

現在的人們物質極大的豐富,許多教會討人喜歡,不僅傳講吃餅得飽得水牛的假福音,而且鼓吹健康發財的成功神學。甚至有的假先知開神醫大會,騙人信耶穌,實質是騙錢。這些人都是為必壞的食物勞力。為什麼說這些都是必壞的食物呢?因為圖今生的好處,是暫時的福利,而不是天國的福音,與永生無分。天國的福音乃是勸人認罪悔改、背十字架跟隨主。

因為人都活在罪中,也死在罪中,所以對今生的福樂等必壞的食物有興趣,而對屬靈的食物、天國的福音毫無興趣。這是人的罪。神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祂必要審判罪人,而罪的工價乃是死。(參民14:18;羅6:23)

如果死亡是罪人的結局,那我們就吃吃喝喝吧。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林前15:32)人再富有,餐餐山珍海味,最後還得死。所以,財富、健康和美食都是給人暫時的享受,不能帶來新生,乃是必朽壞的。

神人摩西有詩道:“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詩90:1-3)這裡讓我們看見,神是永恆的,人是短暫的,來於塵土,歸於塵土。為什麼說神使人歸於塵土呢?因為人犯罪,地受咒詛,人必須漢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歸於塵土(參創3:17-19)。

然而,當人面對死亡時,真的無動於衷、甘心樂意嗎?俗話說:生死麵前無富貴,黃泉路上無老少。死亡總是令人恐懼。無論貴為皇上,還是貧如草民,死亡對每個人都很公平。古往今來,人世間之悲歡離合,不可避免。中國人對死頗有顧忌,民間視有關死的事,均為不吉利。文人墨客作詩賦詞,對死亡也是優雅婉轉,實則更顯淒涼與無奈。傳道者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傳道書3:1-2)

萬事萬物都有定時,都有終結的一天。人的命運掌握在神的手中,正如聖經上說:神預先定準人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6,28)

現如今,醫療健康科技發達,物質豐富。人都有健康長壽的追求。各種美容保健產品,琳琅滿目,生意興隆。以往吃不飽,現在要節食減肥。要健康,就得常鍛鍊。要鍛鍊,就得吃飽。生活越富足,人越想多活幾年。

其實,或貧富或貴賤,人都不想死,都有永生的渴望。為什麼?因為神將永生的渴望刻在了人的心裡,正如經上所記:“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3:11)

人有永生的追求,卻又必死無疑。這實在是太殘酷!健康醫學的發展,確實可以將人的壽命延長几年,但死的結局乃是命定的。我們要追問:死亡的毒鉤究竟在哪裡?死亡的毒鉤就是罪(參羅5:12,6;23)。如果解決了罪的問題,就解決了死的難題。

三、生命的糧

人人必死,因為人人都是罪人。所以,永生的問題,就是如何贖罪的問題。永生的食物一定能帶來永生,這是神的應許。那麼,這食物如何帶來永生呢?顯然,這食物一定有除罪的功效。

什麼樣的食物能替人除罪呢?原來,這食物乃是預表,實際是那天上降下來的真嗎哪——耶穌基督。耶穌明確地講,祂就是生命的糧,即永生的食物(參約6:48)。

耶穌怎麼會給世人帶來永生呢?因為耶穌是神的兒子,祂道成肉身,來到人間,就是為著一件事:代替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成為贖罪祭;祂死後第三天覆活,如今坐在父神的右邊,替我們代求,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參約3:16;林前15:1-4)。所以,信耶穌的人就是吃永生的食物(參約6:35-36)。

耶穌是生命的糧,代表祂是救贖的主。所以,基督徒在主日領聖餐時,用餅代表基督的身體,用葡萄汁代表主的血。吃這餅喝這杯,乃是紀念主的死,表示與主的生命相聯。因此,吃生命的糧就是信耶穌,享有主永遠的生命,就是住在基督裡(參約6:35;15:5)。

耶穌勸告世人: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必壞的食物”可以泛指一切今生的需求,都不是永存的。“永生的食物”就是耶穌基督。信耶穌的人就得到這永生的食物,就與神永恆的生命相聯。真的認識耶穌的人,就有永生(參約17:3)。

注意,耶穌在這裡並不是教導人不要勞動,等天上掉下餡餅來。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不是說不用勞力作工,乃是說不要將全部精力和時間都耗在飲食、娛樂、財寶和名利的追求上,這些都是必朽壞的東西。人應該多思考永恆,認識主,與永生的神建立個人關係。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也不是輕看勞動的“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思想。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強調的是為食物勞力的方法,追求道和學問要高過從事農業勞動。孔子認為,農耕得食,也有餓肚子的時候,因為農民靠天吃飯。但是,求學當官,不用勞動,自然有薪水得糧食。所以,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

聖經的教導與孔子完全不同,不僅強調要勞力親手做工(參弗4:28;帖前4:11)。而且,在神的眼中,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參徒10:34)。人都是罪人,都應該悔改信主(參可1:15)。

必壞的食物泛指地上的財寶。耶穌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太6:19-21)

金錢是中性的,就像水一樣,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是福是禍難料。曾經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婦在西歐開餐館,一生賺到的錢換成了金磚,藏在餐館大廳的花盆底下,時間一長,年歲也大了,就整個忘記了。有一天,老闆娘吩咐下屬將所有的花盆丟掉,換上新的。等到老闆娘醒過來時,已經晚了。她後悔當初,漸漸得了憂鬱症,後來自殺了。如果她能認識那天上的至寶,她就不會看地上的財寶比生命還貴重。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太16:26)

“積攢財寶在天上”並不是說永生可以用錢買到的。“為永生的食物勞力”也不是說永生可以靠個人的努力賺來的,乃是說到我們應該看重天上的,追求永恆,視主耶穌為至寶。

耶穌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約6:29)因為信耶穌就得到永生的食物,這就是勞力作工的果效。永生的食物是人子要賜給世人的,必須藉著信心來領受。

四、永生是神的恩典

耶穌說:“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永生的食物就是福音,不僅是主耶穌要賜給我們,也是神要賜給世人的。因為神差祂的兒子,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世人因信神的兒子得生命。

這永生的食物不是靠人勞力而得,完全是神的恩賜:就是人子耶穌要賜給我們的。這也是神的應許:神要賜永生給願意悔改信耶穌的人。

保羅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若不是神預先吸引人,沒有人願意悔改信耶穌。(參約6:37)若不是神的道藉著聖靈在人心中動工,沒有人願意悔改歸正。

悔改得救的人就有永生,這永生是神賜給我們的。這永生也是在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永生。(約壹5:12)所以,永生不是將來的事。基督徒從蒙恩得救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了永生。

你若認自己的罪,願意悔改,相信耶穌是你的救主,你的罪就必被赦免,你就得到這永生的食物,就是永生的福份。若是你不認罪悔改、不信主,這份禮物還不屬你的,罪就伏在你的門前,死仍然在你的生命中作王,掌控你的人生。

耶穌的寶血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永生之道路(參來10:20)。對基督徒來說,肉體的死亡不再是人生的終點。因為靠著耶穌基督,我們已經得勝,死亡不再拘禁我們。基督徒不怕死,離世時,靈魂立刻與主同在,好得無比。(腓1:23)

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6:51)今天,主耶穌仍然活著,因為祂不僅是復活的主、創造天地萬物的神,也是審判全地的主。你有沒有尋找耶穌,你有沒有敞開你的心、接納耶穌作你的救主呢?願神施憐憫!

如何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