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是如何女神化的?

谋杀似水年华27


最早对西王母进行记载的典籍是

《山海经》,按文中所说,西王母乃是司瘟疫、刑法的神明。

《西山经》里形容她面容与人类相似,但是是豹尾、虎齿,头上戴着戴胜,穴居;《海内北经》里说她周围有三只青鸟为她取食,正是所谓的“青鸟殷勤为探看”。

可见,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更多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




茅盾在《神话研究》里指出,《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是原始信仰和生活混合的一种体现,另一些学者如郭沫若等人则认为豹、虎这些意象是图腾的一种反映。

到了《穆天子传》里,西王母摆脱了半人半兽的形象,俨然已是人间帝王。

在记载里,她宴请穆王,与穆王度过了美好的酬酢时光,在与穆王的交谈中,西王母有“嘉命不迁,我惟帝女”这样的话语出现,点明了西王母的帝女身份。

也就是说,西王母在这个时候,形象已经趋近于典雅化。

到了汉代,西王母又加上了掌管不死药的职能,即是我们熟悉的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药的神话。而不死,正是道教梦寐以求的目标,于是西王母就成了道教非常喜爱的女仙。

在魏晋人托名写的《汉武故事》中,西王母容貌绝世,仪仗非凡,神通广大。

到了后来,甚至还强行给西王母配了一个对偶神——东王公。这是女性地位下降、男性地位上升的体现。

总的来说,西王母形象,随着社会变迁而改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原始的动物形态到女仙这一转变,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的转变。


凤妩一



中国古籍中最早记载的西王母,是一副半人半兽的雌性怪物模样,在西方的昆仑山。

《山海经》有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上半是身美人,头上带着首饰,一口老虎般的牙齿;下半身是虎身,却有豹子的尾巴,周身有花纹白色斑点,在昆仑山的洞里居住。这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西王母在道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简称王母,又称金母,掌管着天界地下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和昆仑山。

到了汉朝,西王母从怪兽变成一位容貌端庄、雍容华贵的皇家女神。汉武帝奉西王母为尊神,民间多地供奉祭拜。《博物志》记载说西王母会在七夕这天降到人间。



女神西王母与天子周穆王有过一段爱情故事。西周神话《穆天子传》中记载,西周的第五位天子,周穆王曾经西行万里,到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奉上织锦、玉圭、玉壁等重礼。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肴、葡萄美酒。当周天子要东归返国,西王母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为天子起舞高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两人十分不舍,约定三年后再相聚。临行前,周穆王亲手栽下一棵槐树,并留下“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

可惜,天子一去不复返,徒留昆仑山上美人儿,遥望东方,日日思君不见君。神话故事,不知真假。但道理却古今无不同。


蔡骏


西王母又称西天王母、王母娘娘,是中国传统神话之中的女神之首。人们印象中的西王母雍容华贵充满威严,然而最初的西王母可真称不上是个女神。

关于西王母长相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山海经》,《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海内北经》则提到西王母有三青鸟为其取食。总之《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居住在猛兽出没之地,虽然长得像人,但是有豹尾虎齿擅于长啸,有点像是野兽。


春秋战国时期,西王母变为了可以使人永葆青春的神仙,嫦娥奔月故事之中的不死之药就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两汉时期,西王母进一步仙人化。一方面西王母的住所仙境化,东汉张衡在《思玄赋》里说到:“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西王母已然住在了银台之上,并且食用充满仙气的玉芝。

另一方面西王母的外在形象仙人化。司马相如在《大人赋》中对西王母的外在形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在此处西王母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长生能力的白发老妇人。


在成书于后汉的神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汉武帝前去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西王母坐在宫殿的东边,大约三十岁,腰佩宝剑,头戴玉冠,有着难以遮掩的绝世容颜,与原先的似人非人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差别。在汉朝出土的画像砖和摇钱树上,西王母头上有华盖,坐于龙虎座上,身旁多有玉兔、蟾蜍、三足鸟还有手持仙草的仙人陪伴。


西王母的形象在汉代的差不多定型了,后代虽略有变化,但变化终究不大,西王母一直都是那个雍容华贵长生不老象征祥瑞的女神,而且还进一步成为了女神之首。

从似人似兽演变为女神仙,西王母形象的演变恰好反映出了人类心理的变化。原始初民对自然充满敬畏,有时会把动物当做神加以崇拜,半人半兽的西王母正是当时人们这种崇拜心态的反映。而到了两汉时期,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渴望长生,西王母的形象自然也发生了改变。最高统治者与西王母的相会又反过来彰显了统治者的形象和地位。


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孙厚岭:《西王母“本来面目”初探——兼及西王母形象之演变》

何志国:《论汉代西王母 图像的两个系统——兼谈四川西王母图像的特点和起源》


历史研习社


在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齿,乱发蓬松的头上精心地别着一支玉胜。这是早期对西王母形象的描述,这也符合早期神的形象,因为女娲和伏羲也都是带有兽相。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比较符合这一描述的图片,


可能也是因为这一形象,所以西王母被后世传为万妖之王,但实际上,西王母本身就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天上的神仙慢慢的都变成了人的形象。西王母也不例外,在各种记载中,西王母一直都是地位比较高的,特别是在道教中。
而王母娘娘这个名字,则出自元代的《全元曲杂剧》,她与玉皇大帝共同管理天庭,玉皇大帝的原身是东皇太一或者昊天大帝,较西王母出现的晚,两人只是同事关系,但都是道教最高的神。


菩提是只猫


在庞大的中国神话谱系中,位居女仙之首的西王母家喻户晓,全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简称金母、西王母,与之相对的男仙之首东王公,也叫东华帝君,二人合成木公金母,是天庭的最高负责人。



在上古传说和先秦典籍中,西王母住在昆仑山上的龙月城,以三足青鸟做信使,曾命使者帮助黄帝战败蚩尤。据《尚书大传》、《竹书记年》等记载,西王母还因为“慕舜德”献送过一件白玉环,一件玉块。

特别是《穆天子传》,以月日记形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八匹骏马用了两年多时间,向西走了三万五千里,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书中的西王母自称“帝女”善于赋诗唱答,已初具女神气质。



中国人对西王母的信奉由来已久,在西汉掀起“西王母崇拜”热,最著名的粉丝信徒就是汉武帝。在《汉武内传》中,西王母听说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四处求医,于是带了七枚寿桃,乘五彩祥云降于汉武帝宫中,书中写道“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发髻,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王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貌绝世,真灵人也。”俨然是女神的样子!


俳语杂说


西王母,又称金母元君、王母娘娘,居住在仙境昆仑,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众女仙之首,以《牛郎织女》故事中封建大家长的面目广为人知。在人们的印象中,她地位尊贵,法力无边,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女神仙。但是,西王母在我国最初的信仰传说里,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山海经》中,描述了“西王母”的最初模样:“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人身豹尾,犬牙突出,咬合力惊人,头发蓬乱,而且不知男女。

就连西王母的日常食物,也不是《西游记》中长个果子就要九千年的蟠桃,喝的也不是琼浆玉露。那位不知名的战国旅行美食家用了非常隐晦的语言来描述:“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西王母平常不是自己开火做饭的,而是驱使青鸟来搞家政,为其“取”来食物。纵观《山海经》我们知道,这是一部具有平等主义思想的书籍,并没有现代人所谓的“人在食物链顶端”的想法,也就是说,人也可能在西王母的菜单上。

诡异的是,这样的西王母却很受人尊敬。从先秦到西汉,西王母一直是长寿的象征。《庄子·大宗师》:“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在神秘主义爱好者庄子的眼中,西王母是悟到了天地真谛的得道者,可以永葆青春,长生不死。

这种观点在寻仙问道,渴求长生的汉代,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追捧。在汉以后的民间传说中,经常有汉武帝派遣使者到昆仑山求仙药的说法。南齐小说《汉武故事》中,还提到了西王母七月七日到承华殿见汉武帝传授道法的事情。仍是如《山海经》一般的外貌,不同的是身边的随侍人员增加了九尾狐和专门做不死药的玉兔。

这种西王母崇拜,在西汉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西汉末年,社会陷入混乱,西王母也由单纯的长寿之神逐渐向慈悲救世之神转变。形象逐渐人类化,还有了配偶,不过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我们现在颇为陌生的东王公。不过西王母由单纯的神明到被赋予了女性角色,预示着其地位终究慢慢要置于男性神仙统治之下,并根据时代需求而添加上不同的女性性格色彩。

到了魏晋时期,道教上清派致力于重新构建道教神仙体系,西王母由至高神下降到了第二尊神,众女仙之首。元始天王是其授业恩师,葛洪更是认为元始天王是其父。西王母身上的神性减弱,人性加强。

并且,西王母的居住地昆仑山不再是荒凉偏远的西北地区,而是难得的玉台仙境,每天有女仙为其鼓乐奏歌,跳舞取乐。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情态。

到了唐代,西王母的形象被基本确立下来。杜光庭在《墉城集仙录》中解释说:“又云王母髮发戴胜,虎齿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也就是说,杜光庭认为西王母豹尾的模样实在不能适应唐朝人民的审美,于是强行挽尊说西王母平常不是那样的,大概可能是战斗状态吧。西王母本来就是一位成为风姿绰约、雍容华贵的女仙。

并且,这位同志还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西王母麾下的女仙系统进行了填充,说天界的金墉城就是西王母的治所,掌管着109位有名有号的女仙。手中有不死药的制作方法,管人间生死之权。昆仑山中有西王母的宫阙、金城、瑶池、金台、石室,神仙经常在那里搞大型聚会,是世人向往的地方。

总的来说,西王母的形象在唐宋时还算正常,是一位法力高强、地位尊崇、慈悲温柔的女神仙。只是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后世的文人,被塑造成了性格冷酷、保守小气的统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