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股份、綠金高新、特普生物、美蘭股份發布半年報

江西新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龍股份發佈2018年半年報,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77萬元,同比增長1.3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60萬元,同比下降31.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48萬元,同比下降28.45%。

公司主要經營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天敵昆蟲、微生物菌、生物物理防治技術、綠色防控設施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推廣和服務。

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減少的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結構有所調整,部分尚未完全量產、成本尚未穩定的新產品開始銷售,同時,因國內經濟壞境影響,主要原材料有一定幅度漲價,而公司產品售價暫未調整所致。

2018年上半年,公司在產品結構上得到了較大的延展,報告期內新增獲得產品登記 4個、臨時登記轉正式登記的產品 3個、還有三十餘個產品的登記工作正在有序的推進。同時,公司研發出一項可以快速測試柑橘黃龍病的技術及相應產品,徹底顛覆了目前專家及農戶對黃龍病檢測的認知,該項產品將黃龍病測試行為從實驗室轉移到田間樹前;將黃龍病測試結果的時間由原來實驗室交樣後數週拿報告,到一分鐘可知曉;將黃龍病測試必須有專業的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到農戶可自行隨時進行檢測,充分地滿足了市場對該項技術所有的期望,公司目前正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長達半年的效果驗證。與此同時,公司亦在積極開發柑橘黃龍病及非黃龍病黃化的防治綜合技術。

成都綠金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綠金高新發布2018年半年報,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14萬元,同比增長32.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9萬元,同比增長21.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83萬元,同比增長58.82%。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生物農藥和生物肥料,是一家集原料種植、印楝生物農藥、有機肥料、微生物菌劑、菌肥和家庭花卉園林養護用品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報告期內,公司聚焦核心產品,擴大市場份額,實現生物農藥取得收入 1021萬元,實現生物肥料取得的收入為1041萬元。

2018年公司完成 0.03%印楝素粉劑產品防治倉儲害蟲、有機肥料續展登記工作,未來將繼續開展0.3%印楝素乳油在枸杞上、1%印楝素水分散粒劑在水稻上的擴作登記。

新龍股份、綠金高新、特普生物、美蘭股份發佈半年報


山東綠邦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綠邦作物發佈2018年上半年半年報,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億元,同比增長10.7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611.3萬元,同比增長33.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553.2萬元,同比增長40.11%

公司是一家專注於農藥製劑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精細化工企業。在全國900 餘個經銷網點進行合作,在鞏固老客戶的同時,不斷開發新客戶,培育潛在客戶,適應新形勢,公司先後成立全資子公司玉麥圈和耕田易公司,通過網絡平臺直接向種植農戶銷售,並發展會員的模式進行銷售渠道的拓展,進一步拓寬公司的銷售渠道。

報告期末,公司擁有 19 項專利(其中實用新型 16 個,發明專利3 個)。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普生物發佈2018年半年報,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4 萬元,同比增長111.5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50萬元,同比增長52.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6.30萬元,同比增長53.94%

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的收入來源於生物農藥產品的銷售。實現營業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本期加強了與原渠道的合作,增加了新的銷售渠道所致。

報告期內,公司新產品的研發上取得進展,2 個新產品進入田間試驗和登記手續辦理中,另外,產品幾丁植物誘抗劑正式獲得在菸草上的擴作登記。

報告期內,公司新申請專利 5項,獲得發明專利1項;新申請商標20個,獲得商標註冊17個,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發明專利 6項,商標52個。

創新美蘭(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美蘭股份發佈2018年半年報,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59萬元,同比增長21.2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50萬元,同比下降7.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073萬元,同比下降2.69%

美蘭股份致力於高效廣譜、低毒環保的生物化學農藥製劑產品的研發、復配生產及銷售。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上升主要系公司擴大銷售隊伍,新疆、浙江、雲南等市場銷售同比增長所致。 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公司增加研發投入所致。

報告期末,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有農業部頒發的 78項農藥產品的登記證書,共有27項專利獲得授權,共參與制定9項行業標準和 4項國家標準。

解讀政策、傳播資訊、分享數據,更多信息歡迎關注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同名微信公眾號:zgny-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