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義和團運動大大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為什麼說義和團運動大大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在上個世紀的1900年6月21日的今天,中國大清王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慈禧太后 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佈《宣戰詔書》,號召全國軍民抵抗攻擊者,對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正式宣戰!

這就要從“義和團”說起, 義和團起于山東,初以拜神練拳為主,後因發生教案,逐漸演變為仇教團體,自詡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紅燈照、藍燈照等法術。由於列強欺凌過甚,激起中國百姓普遍的憤恨,造成義和團的興起,以“扶清滅洋”為號召,拔電杆、毀鐵路、燒教堂、殺洋人和教民。戊戌變法後毓賢調京,袁世凱署魯撫,壓制拳民活動,拳民遂轉往直隸發展。直隸總督裕祿最初反對義和團,認為拳民乃恃眾戕官之亂賊,應嚴行剿捕,以免致巨患。然而慈禧不允,裕祿逢迎上意,改變態度,招拳民“大師兄”張德成、曹福田等人,待以上賓之禮,並向清廷保薦拳民可用,時義和團大批人馬在涿洲、保定一帶拆鐵路、毀鐵路,局勢嚴重。慈禧密召拳民入京,旬日之間,竟有十萬之眾入京,太后召見拳民首領,言多獎勵,從此親貴爭相信從,廟宇府第,遍設壇場,拳民出入宮禁,橫行無忌,大肆燒殺,北京陷入了混亂之中。

為什麼說義和團運動大大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在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公曆6月21日對八國宣戰。為撲滅義和團的反帝鬥爭,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於1900年6月,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犯。最後導致中國陷入空前災難,險遭瓜分。1900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這場100多年前爆發的動盪也被中國人稱為“庚子國變”、“庚子國難”。庚子國變為中國人不堪外國人壓迫之民族排外運動,不惜以血肉之軀與敵人炮火相抗。

為什麼說義和團運動大大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1900年8月14日凌晨,聯軍在獲悉俄軍已經提前發起對北京的進攻後,日、美、英三國軍隊也隨後投入了戰鬥。總攻開始後,戰鬥在北京城牆的東段相繼展開,聯軍遭到了進入中國以來最為激烈的抵抗。到晚上9點,4支外國軍隊相繼攻入北京的外圍城牆,開始向東交民巷推進。英軍佔盡了先機,得到了第一個進入使館區的榮耀。 此後,美軍、俄軍、日軍陸續攻入使館區,東交民巷在緊張了近2個月後被聯軍解圍。當晚,法、奧、意三國軍隊從通州進入北京,至此,北京外城、內城攻防戰結束,聯軍把進攻的矛頭轉向了皇城和紫禁城。

為什麼說義和團運動大大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1900年8月15日凌晨,美軍率先對皇城發動進攻,隨後,聯軍其他部隊一擁而上。但就在守城清軍與聯軍在城牆上激戰的時候,慈禧卻已經跑逃跑。寸開泰,留京任刑部六品主事,籤分山東司行走。庚子變起,聯軍犯闕,慈禧、光緒偕百官西逃,同官勸其南行,寸開泰不為避難全身,堅留京城,待和議成。大清風雨飄搖共和即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