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傳奇特刊|致敬匠心「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菸草大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想創業的人,“資金不是問題,年齡不是問題”

肯德基的創始人桑德斯上校65歲時還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老頭,褚時健85歲創業等等這些“老前輩”們在人生過半的時候都有創業的勇氣,這次就給大家介紹中國的老前輩,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2012年11月,褚時健種植的橙子通過電商進京,目前老的橙林有2400畝,年產出8000—9000噸,褚橙每箱10斤138元,按8000噸來算,褚橙一年的銷售額就是1億元。這位二十世紀末叱吒中國菸草業的風雲人物,在蟄伏十年之後,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最近聽雲南的老百姓在說,除了“褚橙”以外,“褚橘”也正在進行試驗性種植......

2012年創業勵志人物的第一名相信很多人都會送給這位84歲的老人,他應該是勵志的典範。

創業傳奇特刊|致敬匠心“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少年時,他義無反顧的參加革命,卻因反右不力被打成右派;60多歲時,他坐擁年創利近200億的紅塔帝國,說話如“聖旨”,被尊稱“老爺子”,後卻因貪汙罪被判無期徒刑;84歲,他再次成為擁有35萬株冰糖橙的億萬富翁,但卻始終拜擺脫不了曾經“菸草帝王”的陰影。

菸草帝王 帶小甜味的菸草


1979年,剛剛摘掉右派帽子的褚時健被委任到瀕臨破產的玉溪捲菸廠。儘管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歲,但這個曾經扛過槍、當過幹部、搞過企業、犯過“政治錯誤”的飽經風霜的“老人”,卻在破敗式的菸廠裡,開啟了大躍進式的革命。

1986年,褚時健兼任了玉溪菸草公司經理和玉溪地區菸草專賣局局長,加上把農民的煙田變菸廠的“第一車間”,他一手控制了產、供、銷三個環節,並狠抓產品質量。

“當時我們廠就直接從菸農那裡進原料,我們的原料一出來,震動全國,美國人給我們鑑別質量,倉庫門一打開,便能聞出味道不一樣,菸草的香氣還帶點小甜味,這樣的菸葉是高品質,他們就說我們佔據全國75%的高檔煙市場有道理。”褚時健2010年接受鳳凰網楊錦麟專訪時,回憶前端激情燃燒的歲月時激動地說道。

創業傳奇特刊|致敬匠心“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於是,紅塔在這樣的構建下開始“騰飛”。到九十年代中期,他已經“把一個地方小菸廠做成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菸草帝國。固定資產從幾千萬元發展到70億元,年創利近200億元。“紅塔山”捲菸品牌無形資產被評估為332億元。有中央領導甚至稱它為“印鈔工廠”。

自此,褚時健成為了中國的“菸草大王”,全國最紅的國企紅人。

他的政治榮譽不勝枚舉:雲南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企業家、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等等。

他甚至成為菸草行業的“教父”。某捲菸廠請到他去“傳經送寶”,紅地毯一直鋪到廠外很遠。他點石成金,大筆一揮就把你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得到他的批條, 就等於發財。各路煙商、官員和幹部子弟,各盡所能,演繹出種種生動的故事。他的女兒去廣州,有多少輛小車在機場硬生生地等著,搶著接機。一位作家僅僅因為 跟雲南這一片遼闊的土地有點熟路,便有人想通過他跟褚時健搭上線。

自此,“紅塔帝國”的權力全部集中到塔尖——褚時健的話被形容為“聖旨”,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批煙,全憑他的條子和電話。他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他身邊人稱他“老爺子”,其他人叫他“老闆”。

創業傳奇特刊|致敬匠心“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2002 年,保外就醫的褚時健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而這一年他已經70多歲。但10年後,2400畝“雷響地”,已經成為擁有35萬株冰糖 橙,固定資產8000萬元,年利潤3000萬元,擁有完備道路規劃和水利設施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84歲的褚時健則再次成為億萬富翁。

但在輿論界,關於冰糖橙事業的資金來源及經營,很少有人關注。人們更熱衷的是,褚時健為什麼選擇種橙?對當年的判刑,現在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關於種橙的理由,媒體報道的有這樣幾種:一是,身體原因,“閒下來,就不行了”。據褚時健表述,2001年剛保外就醫的時候,他的糖尿病很嚴重,頭眩暈,雖 然坐牢只有一年多,但對身體影響太大,“如果閒下來,我身體肯定不行了。”;二是,心裡不平衡。“現在的國企老總一年收入幾百萬、上千萬,我也不想晚年過 得太窮困。另外,我70多歲出監獄,總得找點事做,讓生活充實點。”他說;

三是,否定“煙王”是靠政策論。老伴馬靜芬說:“以前社會上有很多人說,你褚時健搞菸廠搞得那麼好,那是因為政策好,雲南煙得天獨厚,菸廠交給挑扁擔的都成。他做果園,就是想否定這個。”

1996 年,對於褚時健來說,是他人生中最為艱難的時候。1995年被人舉報貪汙後,此時褚時健的女兒褚映群和老伴兒馬靜芬已經被關在洛陽監獄。也是這一年,他唯 一的姑娘褚映群在獄中自殺,聽到消息的褚時健潸然淚下。律師馬軍說,那一年的節,他一個人蜷縮在辦公室,蓋著一條毯子看著電視,悲涼得很。

這一段“最悲情”的人生當然也是很多媒體特別願意濃墨重彩地一部分,於是有機會接近褚老的記者們也是不遺餘力地探究著老人家隱秘而又蒼涼的內心世界,包括言語與細節。

言語中,流露的是淡然。褚說,“今天重新過來說,(當初)不應該那樣。但有些事情要實事求是。有時候我們省委書記、省長碰到我,說北京的一些人也經常來問老褚身體怎麼樣?我就說只要他們心裡明白就得了。”

“玉溪老百姓一直到現在對我們都很好,這對我也是一種安慰。當初調查組找老百姓座談,想看看民間的反應,玉溪的老百姓就說“他拿了你們多少錢?我們湊給你嘛。”我也覺得很寬慰了,我所做的事情他們更理解一些。”

細節中,有隱約的憤懣。

在橙園的管理中,褚時建習慣控制每個環節,就像當年做菸廠一樣。如今,年紀大了,褚必定要做的是每個月月底27~30日,在果園簽字發工資,而曾經當“煙王”時,最具權威性的事也是批條子。

創業傳奇特刊|致敬匠心“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褚橙王”褚時健的個人語錄

事情的規律,做好了 認真就做得好,要下功夫要認真。

要想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量力而行,你失敗了不會很慘。

現在工資比不得房產漲價漲得多,你漲一塊錢工資,房子漲兩塊。

不管是哪個時代,不管在哪個國家,不會有沒有失敗的士兵的。

西方人、東方人,都會失敗,不管在哪個時代,失敗特點不同,但是做事都困難。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有多少資金幹多少事情。

創業傳奇特刊|致敬匠心“褚橙王”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褚橙王”褚時健的社會評價

褚時健是中國最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之一,曾經是中國有名的“中國菸草大王”。

在褚時健效力紅塔的18年中,他為國家創造的利稅高達991億,加上紅塔山的品牌價值400多億(其他品牌價值沒有評估),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至少有1400億。

在褚時健時期,他締造出紅塔帝國;“紅塔山”造就了無數百萬富翁,解決了無數人的吃飯問題;他在紅塔集團時帶的三個徒弟已是紅河菸廠、曲靖菸廠、雲南中煙集團的掌門人。

他在曾經的輝煌中跌倒,但在跌倒後又一次創造神話。每個人都曾失敗過,是一蹶不振還是再次站起,褚時健這個最富爭議的人物,給了人們一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