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揚州在中國城市排第幾?

故鄉廣安


如果你問江蘇省揚州市面積有多大?可以告訴你:6634平方公里。如果你問歷史上的揚州面積最大時有多大?可以告訴你,52萬平方公里。揚州是怎麼由那麼大,變成這麼小的呢?

《禹貢》時就把揚州列為九州之一,在東南方向。那時揚州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東南吳越之地籠統稱為揚州。為什麼叫揚州呢?因東南河流多,水波飄揚,故曰揚州。

揚州有邊界,是在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揚州刺史部。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當時不屬於揚州刺史部,而屬於徐州刺史部,即廣陵國。

西漢的揚州轄有六郡,看似不多,但地盤大啊。揚州有六郡:九江郡、六安國、廬江郡、丹陽郡、會稽郡、豫章郡。九江郡約今合肥一帶,六安國顧名思義,廬江郡在安慶一帶,丹陽郡在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宣城、貴池、黃山。

會稽郡和豫章郡就大的沒邊了。豫章一個郡就相當於現在的江西全省,只是少了東北角的婺源。而會稽郡範圍更“誇張”,包括現在的浙江全省、福建全省、上海市、蘇南除南京。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當時東南還沒有大規模開發,揚州面積雖然大,但人口較少。比如現在的福建省,當時只有一個治縣。

東漢時的揚州,面積基本沒有變化,依然不包括現在的江蘇揚州。郡數也是六個,但卻少了六安國,多了個吳郡。六安國併入廬江郡,會稽郡自杭州以北設吳郡,治所在蘇州。《三國演義》裡吳侯孫權坐擁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可能就是從東漢時揚州刺史轄六郡衍化而來。

東漢的揚州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

三國分裂,孫權佔了揚州的江南大部分及沿江地區,曹魏只佔據了淮南西部,但依然設揚州刺史。曹魏的揚州治所初在壽春,後又遷到合肥,最後又回到壽春。別看曹魏的揚州小,卻對東吳構成了極大的戰略威脅。

由於人口的大規模南徙,東吳時的揚州得到了巨大發展,郡數明顯多了起來。僅以今江西省為例,從原來一個豫章郡,多出了鄱陽郡、臨川郡、廬陵郡。揚州是東吳的統治主體,東吳不偷襲荊州也能成國,但如果丟了揚州,人沒有頭還能活著嗎?

西晉滅東吳後,不可能再設兩個揚州,將魏吳之揚州合併,治所就在東吳時定的建業,今江蘇南京。西晉統治主體在中原,揚州不算特別重要,等到東晉南遷後,又成了翻版的東吳,揚州再成保命州。

東晉初建時,地盤只有揚州、荊州、交州三個基本州。而揚州又是國都建康所在地,地位不用多說。但揚州的面積卻比兩漢和東吳大大縮減,江西和福建兩省單獨設立江州。東晉的揚州,基本盤是蘇南、皖南、皖中,以及浙江全省、上海。在東晉能當揚州刺史的,絕對是一線大伽,比如東晉開國頭號元勳王導。揚州刺史一般都是由宰相擔任,比如錄尚書事的何充、殷浩、桓溫,或是親王,比如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

進入南朝,情況照舊,當揚州刺史的不是宰相就是親王。此時的揚州比之東晉又縮減了,皖中、皖南成立南豫州,鎮江、常州、無錫一帶成立南徐州。這還沒完,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把如今的浙江除杭州之外,設立東揚州。之後,東揚州與揚州分分合合,到了南齊,東揚州併入揚州。南朝最後的陳朝時期,揚州和東揚州平級。

你可能注意到了,九州之一的揚州,和現在的江蘇揚州始終沒有重合,各玩各的。直到唐高祖李淵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銷丹陽的揚州治所,遷到了江北的江都(今揚州市區),成為淮南道“省會”。從此,江蘇揚州真正成為了揚州。九州之一的揚州在唐朝不復存在,揚州(九州之一)在江南已無寸土。

唐朝、五代十國、宋朝,揚州(以下皆指江蘇揚州)都是淮南道“省會”,但都沒有把淮南道簡稱為揚州。也就是說,揚州的面積和現在的揚州面積差不多了。

明朝的揚州府面積倒不小,包括揚州、泰州、南通三個地級市。清朝時少了南通,但卻包括泰州。之後泰州一直隸屬於揚州。

直到1996年8月,國家從揚州抽出泰州縣級市、靖江、泰興、姜堰、興化,成立泰州地級市。原來的地級揚州市面積大幅縮小,形成現在的局面。


地圖帝


揚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地位排名,很多答友已經說得很好,不必多談。

且說說關於揚州的幾個容易誤解或相對偏冷的內容。

1、揚州不在“揚州”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說的不是揚州大家比較瞭解。“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殷芸的筆下:

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所以所謂的下揚州,包含了當有權有勢的揚州刺史的意思,而殷芸是南朝梁人,這個故事的背景卻是三國時期,此時揚州刺史就是揚州刺史部的行政長官,位高權重,歷來常由重臣領之,因而成為白日夢中“富貴”這個選項裡“貴”的象徵。

此時的揚州是一大片地區的代稱,不是指現代和後來的揚州(廣陵)——事實上,當時廣陵根本不屬於揚州而屬於徐州(並非指現在的徐州市),如果僅僅侷限指其治所所在,揚州指的也是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

其實,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揚州屬於南朝,而廣陵屬於北朝的吳州,(後來和今天的)揚州也就是廣陵當時根本不在揚州的大概念之內。

開皇九年(589),隋朝統一南方後,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江蘇省南京市),直到唐高祖武德八年(625),新的唐朝朝廷才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的廣陵,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才形成了名義和實際的基本重合和統一。

本題涉及的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揚州在中國城市排第幾此後才有進一步探討的意義。

李白的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比較複雜,既可以代表廣陵,也可以代表整個揚州地區(約略等同於江南),詩無達詁,不妨不那麼較真。這且不表。

2、“揚一益二”的真正原因

後人解釋“揚一益二”是說安史之亂以後,北方經濟地位相對下降,長江流域經濟地位相對上升。長江流域以揚州,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兩個繁盛的商業城市為中心,逐步躋身於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單純論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和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元和郡縣誌》記載:

揚州與成都號為天下繁侈,故稱揚、益。《新唐書 高駢傳》記載:揚州雄富冠天下。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解釋了這一情況的原因:

唐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故諺稱“揚一益二”,謂天下之盛,揚為一而蜀次之也

這種和行政權利有關的原因當然重要,或許有利於揚州超越益州,但不足以使得揚州超越長安、洛陽,能夠讓揚州達到這個高度,還在於它是唐朝對外貿易和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地理節點。

伊本·胡爾達茲比赫的《道程及郡國志》(又稱《道里邦國志》,《省道記》)記載當時的阿拉伯波斯商人有四大港:龍編(今越南河內東,是交州和交趾郡治所)、廣州(今廣東省廣州市)、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揚州。

惟其如此,揚州才能達到號稱天下第一(僅指經濟角度而言)的城市地位。

今日的揚州當然隨著近現代時代的變遷,不是一線甚至二線城市,但波斯莊等地名,依然體現著曾經的輝煌的一個側面。


談古論金


一、隋朝,老三

揚州在歷史上的名字曾經稱作邗、廣陵、江都、南兗州、吳州等,是隋文帝正式定下的“揚州”這個名字。隋煬帝曾經鎮守揚州十年,他即位後,幾乎在心理上把揚州當自己的都城,動不動就從長安跑到揚州,興建宮殿、修造運河,甚至最後還死在了揚州,可見揚州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在隋朝,一線城市有三個,分別是長安、洛陽、揚州。把揚州列為三甲,是因為隋朝時間較短,缺乏經濟體量統計,但無論從皇帝喜好程度,再到城市規模,揚州具備了進入三甲的資格

二、唐朝,老三

放在唐代,我認為當時城市排名應該是長安、洛陽、揚州、成都、廣州、泉州。

長安洛陽自不必說,人家是“雙京”,地位遠非地方城市可比。但要是說起非首都城市的繁華程度,題目中所說的“揚一益二”正是說的唐代,揚州排在前面,益是現在的成都。

三、北宋,老三

北宋的城市排名,我認為應該是開封、洛陽、揚州、蘇州、臨安

東京和洛陽身為“兩京”,城市規模最大,論其經濟規模,北宋時期經濟中心持續南移,揚州在北宋時期承擔著重要功能——它是當時東南財賦轉運地;蘇州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比較發達;臨安當時已有了五六十萬人口的規模,仁宗稱歎其為“東南第一州”。

四、元朝,老五

到了元朝,大都、杭州、泉州、松江、揚州可以排在前五位置。

五、明朝,老四

明朝的四大一線城市順序應該是順天、應天、蘇州、揚州。蘇州發力,開始趕超揚州。這四大一線城市都有百萬以上的人口規模。

清朝前期,揚州發生了值得讓後人刻骨銘心的“揚州十日”大屠殺事件,城市人口和經濟自此遭遇毀滅性打擊,後期雖然清政府有意化解安撫,但從此到民國,揚州再也不具備了進入一線城市的實力。


歷來現實


揚州是一座通史式繁華的名城,現列舉歷代“一線城市”,若有疏漏,敬請斧正。

商代:

殷、朝歌(鶴壁)、亳(商丘)。

周代:

亳(商丘)、邯鄲、臨淄(淄博)、大梁、郢都(荊州)、咸陽、壽春、新鄭。

春秋:

洛邑(洛陽)、臨淄(淄博)、郢都(荊州)、姑蘇(蘇州)。

戰國:

臨淄(淄博)、咸陽、邯鄲、大梁(開封)、郢都(荊州)、新鄭、曲阜、洛陽、成都。

秦代:

咸陽、宛、臨淄(淄博)、洛陽。

西漢:

長安(西安)、成都、洛陽、廣陵(揚州)、彭城(徐州)、長沙、宛城(南陽)、番禺(廣州)、邯鄲、臨淄(淄博)、長沙。

東漢:

洛陽、長安(西安)、鄴城、成都、南鄭、廣陵(揚州)、彭城(徐州)、荊州、長沙、宛城(南陽)、許昌、荊州、襄陽。

三國:

洛陽、許昌、建康(南京)、成都、長安(西安);荊州、徐州、長沙、涼州(武威)、幽州。

西晉:

長安(西安)、鄴城(安陽)、洛陽、建康(南京)、成都、廣陵(揚州)

東晉:

建康(南京)、

廣陵(揚州)、長安(西安)、荊州、成都。

南北朝:

建康(南京)、洛陽、長安(西安)、平城(大同)、鄴城(安陽)、成都、廣州、壽春、荊州、廣陵(揚州)

隋代:

大興(長安)、洛陽、江都(揚州)

唐代:

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五代:

汴州(開封)、洛陽、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廣州、成都、長沙、荊州、揚州

北宋:

汴京(開封)、揚州、杭州、福州、泉州、廣州、明州(寧波)、金陵(南京)、成都、長沙。

南宋:

臨安(杭州)、重慶、泉州、福州、廣州、明州(寧波)、金陵(南京)、揚州、成都。

元代:

大都(北京)、成都、杭州、泉州、揚州、廣州、福州,明州(寧波)、成都。

明代:

北京、南京、蘇州、杭州、揚州、明州(寧波)、福州、成都、廣州。

清代:

北京、揚州、蘇州、南京、杭州、廣州。

民國:

北平(北京)、南京、重慶、上海、天津、瀋陽、濟南、武漢、廣州、哈爾濱。

現代: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揚州夢


自古四川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揚州在歷史上也負有盛名。典型的說法就是,小橋流水人家,揚州出美女等等。

“揚州”的名稱,最早見於上古史籍《尚書》中的《禹貢》篇:“淮、海惟揚州。”相傳大禹治水之後,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為古九州之一,大致包括現今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和福建一帶廣大地域。揚州專指現今的城市是從唐代開始的。但歷史上揚州府的管轄的區域仍然很大,曾經包括現今揚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鹽城的南部。



揚州城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今揚州市西北的蜀岡之上築邗城,這是見諸史籍的最早的揚州城池。古邗城遺址現在仍保存得相當完好。以後揚州城多次在邗城的基礎上改建、擴建,向東南方延伸擴張。古城揚州和古老的大運河同年,吳王夫差在築邗城的同時開挖了邗溝。邗溝南連長江,北接淮河,其故道至今仍然保留在揚州城內,這條運河對於揚州城意義重大,揚州得以發展繁榮,正是以邗溝為起點的。到隋煬帝時,為了溝通漕運,方便軍事運輸,開鑿了古今中外聞名的大運河,揚州城也就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公元前334年,楚國滅越,楚懷王改“邗”為“廣陵”。據說當時揚州蜀崗上多為的丘陵,楚懷王取該地“廣被丘陵”之意,因而以廣陵命名之。秦漢之際,項羽曾改廣陵為江都,據說是項羽曾想在此建立都城,遂取其臨江的都城之意。

漢初,高祖劉邦封其侄劉濞為吳王,領有3郡53城,以廣陵城為吳的都城。劉濞在廣陵精心經營40年,他召集流亡百姓,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發展手工業與商貿業,使廣陵城迅速興旺起來。漢景帝時劉非為江都王,漢武帝時劉胥為廣陵王,均以吳王的都城為江都國和廣陵國的都城。東晉以後,大批北方移民接踵而來,廣陵成為接納移民的重要僑郡所在,南北文化在此得到廣泛交融。陳宣帝太建十年(578),北周大將王軌取得淮南之地後,改廣陵為吳州。

揚州在歷史上與吳是有很深淵源的。漢封吳王劉濞在此建都時,劉濞的領地大部是在江南。此後在公元619年,農民起義軍李子通也建都揚州,國號吳。五代十國中的吳也是以揚州為都城,史稱“楊吳”,開創者楊行密(852—905),在902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到楊溥在位時,丞相徐溫等立楊溥為天子,國號就是吳。


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之後,揚州逐步發展成為東南經濟文化中心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為唐代揚州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唐高祖武德八年(625),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揚州之名開始專指稱這座城市。唐代揚州城有兩重城:蜀岡之上稱子城,也稱牙城,即衙城,為揚州大都督及各級官衙駐地;蜀岡之下稱羅城,也稱大城,為工商業區和居民區。唐代“安史之亂”以後,經濟中心南移,朝廷所需經費及物資,大多集於揚州發運,形成揚州的空前繁榮。揚州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都會。唐末的戰亂,又使揚州城滿目瘡痍。後周顯德五年(958),在故城的東南隅另築新城,稱“周小城”。宋時揚州雖不及唐時繁盛,但經濟發展水平比五代時期有較大提高。先後有不少阿拉伯人來揚州從事商業和宗教活動。在眾多與揚州有著深切關係的阿拉伯人中,普哈丁是聲譽最顯著、影響最大的一位。坐落在揚州古運河邊上的普哈丁墓園,見證了宋代揚州城的對外交流發展史。

南宋期間,揚州成了抗金、抗元的前線。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出了當時揚州的兵荒馬亂:“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建炎元年(1127)十月,高宗趙構率宋室殘餘南遷至揚州,駐蹕州治,歷時1年零3個月。築寶佑城以抗元兵。宋亡,寶佑城夷為平地,僅剩殘破的宋大城。明代在宋大城西南和東南筑舊城和新城。清代及民國時期,襲用明代新、舊兩城。

清初揚州經濟再一次興盛,是因為當時揚州是我國長江流域中部各省的食鹽供給基地。古代兩淮鹽業生產基地分別在鹽城、泰州、南通一帶,並隨著海岸逐漸東移,但鹽業的流轉中心一直在揚州,清初極盛時期,壟斷兩淮鹽業的八大商總全部聚集在揚州。揚州鹽商推動了揚州城市生活的精緻化發展。與生活服務有關的各類技藝得到了用武之地,諸如園林建築、書畫、戲曲、民間工藝及著名的揚州三把刀等,都得以一展其長。社會的需求、資金的支持、工匠技藝的切磋,使得揚州形成了以休閒消費為目的,以精緻生活為特色的市民文化。揚州是一座地處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的平原城市,每逢戰亂,特別容易招致毀滅性的災難,這在一些文學作品有著令人感慨的敘述,在一些歷史文獻中有著觸目驚心的記載。魏晉南北朝時的戰亂使這座本來很富庶的城市遭受到空前的劫難,公元450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冬,北魏太武帝南侵至瓜步,廣陵太守劉懷之燒城逃走。公元459年(孝武帝大明三年),竟陵王劉誕據廣陵反,沈慶之率師討伐,破城後大肆燒殺。廣陵城十年之間二罹兵禍,城摧垣頹,瓦礫衰草,離亂荒涼。南朝文學家鮑照來到時,這座名城已經荒蕪得目不忍睹。他寫了一篇感慨廣陵盛衰變化的抒情短賦《蕪城賦》,譴責了統治者的屠城暴行,廣陵從此有了“蕪城”的別號。南宋建炎三年(1129)、紹興三十一年(1161)、隆興二年(1164),金兵三次攻破揚州,揚州城受到嚴重破壞。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以昔日揚州的繁華同眼前的衰敗相比,寫出了戰爭帶給了揚州城萬劫不復的災難:“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明末清兵“屠城十日”,古城又一次遭到破壞。公元1645年4月,清將多鐸以十萬兵馬圍困揚州城,明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率領軍民死守城池,多鐸破城之後悍然下令血洗揚州。據當時僧人記載的《焚屍符》統計,揚州屠城的死難者達80萬之眾。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這是滿清入關後對征服地區第一次有組織的大屠殺。晚清時《揚州十日記》通常與鄒容的《革命軍》一道刊行,為辛亥革命進行了輿論準備。


揚州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所受的損失也十分巨大。當時太平軍曾三克揚州,分別為清咸豐三年(1853)二月,林鳳祥、李開芳率領太平軍從南京沿江東下,於二十三日第一次攻下揚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撤離;咸豐六年(1856)三月一日,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李秀成第二次攻下揚州,三月十三日撤離;咸豐八年(1858) 九月三日,太平軍在李秀成的指揮下,第三次攻佔揚州,九月十五日撤離。經過這三戰,揚州人口銳減。曹樹基指出:“以甘泉縣為例,該縣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丁口’數為66.6萬, 光緒七年(1881年)減少為 24.0萬(注:光緒《甘泉縣誌》卷四。)。將時間定於咸豐元年(1851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甘泉縣的人口損失率高達72.5%。”


多次毀城使古城揚州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尤其是那些在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地面建築多已不存。以揚州園林為例,唐代詩人姚合《揚州春詞三首》中有“園林多是宅”句,明清時亦有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名園勝”的說法。但史書記載的那些揚州歷史名園在建國時已大多荒廢,能基本保存完好的園林只有建於清代中晚期的個園和何園。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己齋論史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有爭論

這很正常

自大狂妄做不了學問

自己感到水平有限

不敢亂講

倒是有位

談骨論斤的所謂大v

侃侃而談

也不知道從哪裡搞來片言隻語

就敢目空一切了

也不知道他

在哪裡看出來揚州的幾位都炸了毛

還動不動說咱們暴躁

看看這位的語言

還真不如揚州幾位講道理

你的人品的確可見一斑

就這樣還要談骨論斤

實在佩服他的勇氣


揚州文化歷史愛好者


揚州天下九州之一,古稱廣陵、江都、維揚,歷史悠久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

揚州開始繁榮興盛的時候應該是隋唐以後,當時由於北方連年的戰亂,早已經殘破不已,人們為了遠離北方的戰亂,大量的人們逃去南方。南方的經濟由於人口帶來的紅利,高速發展,揚州就這樣發展起來,這是第一次發展時期。

而第二次發展時期是在明清以後。明清時期的揚州財富、資本的高度集中,是整個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資本最為集中的地區,規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榮程度如同當今世界之倫敦、香港。

綜上所述,揚州在古代歷史地位很高,應該是僅次於京城,在各大王朝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今天有些小事


在古代,揚州的知名度確實很高,



,古代詩詞歌賦成了富傳揚州的一種另類方式,真的可以說深入人心,尤其唐代,是繁華都市,況且,商賈雲集,人流如織,在唐代說第一也不為過,



隨著歷史變遷,世事變幻,揚州則不如往日繁華,



但園林式的古城風貌,而且是全國有名的旅遊城市,



他屬地級市,也只能算是二三線城市,



但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排在古城中線還是沒問題的。


煙花三月醉紅塵




佳陽1368


揚州,古稱 廣陵、

江都

維揚

,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是 江蘇省地級市,地處

江蘇

中部、 長江與

京杭大運河

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 揚一益二、 淮南第一州、 月亮城 。 揚州是 江蘇

長江經濟帶

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