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就用強的,美國這樣同化德國移民?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英國的清教徒最先在北美這片地方開闢了殖民地,奠定了英語的統治地位。但是之後到來的大量德意志裔移民十分看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他們聚群而居,從德意志進口德文書籍,開辦德語報刊。在一戰之前,德裔人口最多的賓夕法尼亞州甚至將德語也列為和英語一樣的官方語言。

可時至今日,美國6000多萬德裔中,只有3%的人會說德語,其他97%的人都只說英語。到底發生了什麼,使人口眾多、文化保守的德裔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內就被同化?讓我們一起通過文章來了解一下那段塵封的往事。

不行就用強的,美國這樣同化德國移民?

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三代德意志移民

德意志人在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之前就已經開始移民美洲。

1683年,第一批德意志移民到達美洲,定居在了賓夕法尼亞。此後,隨著人們對新大陸瞭解的漸漸加深,越來越多德意志人來到美洲尋求新生活,並且廣泛分佈在“北美十三州”。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本傑明·富蘭克林曾擔憂:“不久之後,他們的人口將超過我們,到那時,我們的優勢也不足以拯救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政府也將搖搖欲墜。”

不過當時英裔移民在政治上有優勢,他們運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了德意志移民,再加上獨立戰爭造成的入境移民減少,富蘭克林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出現。

不行就用強的,美國這樣同化德國移民?

本傑明·富蘭克林

到了19世紀,移民到美洲的德意志人出現了大幅增長。截止到1860年,德意志移民已經超越了愛爾蘭移民,成為了美國最大的移民群體。直到1890年左右,隨著德國的統一和國內經濟的發展,前往美國的德意志移民數量才有所減少。據估算,1900年時,擁有德意志血統的美國人已經佔了全部美國白人人口的28%。

像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德國移民對自己的語言文化十分看重,不太願意融入美國主流英語文化之中。德語民眾和英語民眾之間的隔閡,給美國社會造成了解體的危險。而這種危險將在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行就用強的,美國這樣同化德國移民?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國內各族裔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感情傾向和政治訴求。英裔美國人希望政府支持英國、愛爾蘭裔因為飽受英國壓迫而反對政府支持英國、來自東歐的移民因為遭到沙皇的迫害而要求政府反對協約國,而德裔自然支持包括德國和奧匈帝國在內的同盟國。

德裔是所有族裔中最為激進的,他們不僅公開聲明自己的親德立場,在美國兜售德國發行的戰時債券,甚至還組織志願軍希望前往歐洲支持德國作戰。這令美國政府感到憂慮。

隨著戰爭的發展,德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越發緊張,德國政府公開警告美國,如果美國採取行動,德國就將在美國境內組織50萬軍隊進行還擊。這一警告讓美國政府和普通民眾驚恐萬分,其他族裔紛紛將德裔看做德國安插在美國的間諜和特務,一時間人心惶惶。

不行就用強的,美國這樣同化德國移民?

面對這種情況,美國政府在1915年實行“百分之百美國化”政策,旨在民眾中樹立“美國第一”的觀念,讓各少數族裔建立起對美國而不是其他國家的愛國主義。由於語言是文化的根基,美國政府還聲稱外語“是美國最大的威脅”,在全國範圍內開辦夜校,教授英語。

1917年美國對德國宣戰後,“美國化”運動到達頂峰。德裔居民被視作洪水猛獸,德語出版物被查禁,德語學校被查封,所有德裔小孩都要進入公立學校接受“美國式”教育,甚至連德裔的德語名字都被強制改成了英語名字。如有不從,便以開除職務、關押監禁和驅逐出境為威脅。德語在美國一夜之間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自此失去了他應有的影響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化運動又披上了反共的外衣,稍有不慎,少數族裔居民就會被扣上“赤色分子”的帽子而遭到迫害,這讓美國化運動的效果得到了不小的加強。

到二戰時,大部分德裔美國人都已經被美國同化,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Eisenhower)就是最好的例子。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和二十多年的“美國化”運動,德裔居民已經變得和英裔居民別無二致,德語也就因此在美國銷聲匿跡。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有錯誤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