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柴荣寿命的神秘谶言——“五六成数”

不管内政还是外交,王朴都为柴荣出力甚多。

作为老板,有王朴这样的人来设计战略,何其幸甚。

老板和打工者的真正区别,就是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绝境,能否还是誓死战斗,以期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如何充分调动打工者们的积极性,是确保战略能否持续落地的关键。

柴荣在这一点上的,做的不错。

比如,还是在对北汉自卫反击战这场战役中,当时的第一战就是高平之战。当时的高平之战打的十分惨烈,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刻,后周军队有崩盘的危险。而如果后周军队败在高平,则也就没有后来的太原之战,以及对北汉的战略胜利之类的后话了。在后周军队士气低迷的危机时刻,柴荣就像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亲自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了阵地上。(“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资治通鉴.后周纪二》)

当时柴荣手下大将赵匡胤见状,大受鼓舞,大喊一声:“我们老大都已经玩命了,我们这帮人必须誓死效忠!”(“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

在柴荣时期的全部六次对外战争中,皇帝本人御驾亲征的有五次,只有一次伐后蜀,是由赵匡胤挂帅。其他五次,几乎每一次柴荣都要身临险境。至少在柴荣在世的时候,他手下的赵匡胤,张永德,李重进这些人,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而慢慢成长起来。到最后,发展到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兵将领。甚至,赵匡胤后来篡权,还沿着老上级柴荣的套路,一步步建立了宋帝国。

老板自己牛不是牛,牛成牛群,牛出团队才是牛。

在如日中天的后周世宗柴荣面前,骑在中原皇帝头上拉屎撒尿几十年的契丹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年趁着中原战乱,契丹人时不时就来中原打打秋风,抢钱抢粮抢女人。不仅如此,得了便宜之后,契丹人还要中原的皇帝称臣,称臣不算,还要强迫石敬瑭,石重贵之流喊爹喊爷爷。如今风水轮流转,契丹人担心,自己迟早会遭遇石重贵那样玉石俱焚的下场。

而事实上,柴荣也几乎做到。

公元959年一月,雄心勃勃的柴荣北伐辽国,势如破竹。柴荣用了短短六个星期的时间,连续拿下了两州三关共十七个县,契丹人除了眼看着御驾亲征的柴荣步步推进之外,几乎无计可施。眼看,汉人的传统旧地,连续几十年中原皇帝的心中块垒——幽云十六州指日可下。然而不幸的是,同年六月,行军途中的柴荣,突然染病。

后周军队,不得不班师回朝。

回东京汴梁之后不久,后周世宗柴荣溘然长逝。

我们相信,老板柴荣的死因和他的经理王朴一样,都是过劳死。

所以,我们不由得又想起来当年柴荣和王朴的那些誓言。

柴荣问王朴,自己大概能够干多少年皇帝的工作;王朴说,陛下以苍生为念,我看,看三十年没啥问题。(“问之曰: “朕当得几年?”对曰“陛下用心,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六》)于是,之后才有了柴荣那句著名的——“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不过,柴荣到死,只做了五年零六个月的皇帝。对此,写书的史家告诉我们“自瓦桥关回戈,未到关而晏驾,计在位止及五年余六个月,五六乃三十之成数也,盖朴婉而言之。”

关于柴荣寿命的神秘谶言——“五六成数”

换言之,五年六个月,五六三十,这才是王朴的本意。

然而,柴荣就像企业里一位事必躬亲的老板,他用五年六个月的寿命,却做了三十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生命的怒放,全部浓缩在这短短几年之中。

柴荣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把一生之精力,都加以浓缩和萃取,奉献给了短短几年的皇帝生涯,从而开启了整个黑暗世界再次跨入黎明的序幕。几年之后的赵匡胤,几乎完全按照柴荣生前的计划和路线实现了神州的基本统一,并且开启了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两宋盛世。

郭威在天有灵,一定会为自己当年选人的眼光所欣慰。

乱世郭威,这辈子历尽人世间的不幸——幼年丧父,童年丧母,中年丧子。难能可贵的是,郭威一直保持初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人生信念。郭威传位给毫无血缘关系的柴荣,将自己的遗志执行并发扬光大。这样的胸襟与眼光,也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独树一帜的一页。

郭威父子,值得尊敬。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