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汽車是如何逐步進化的?

汽車是如何逐步進化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已經取代馬車,成為新型交通工具,接下來,汽車面臨的是更大的挑戰——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多變的需求,汽車發明家也在不斷改進汽車各個部件。

汽車小知識——汽車是如何逐步進化的?

轉向器

汽車曾經採用過馬車的轉向方法,也採用過自行車的轉向方式,甚至模仿過飛機的轉向杆,但是這些轉向機構或是轉向費力,或是轉向不靈,總是引起人們的抱怨。

汽車小知識——汽車是如何逐步進化的?

汽車轉向器結構

德雷克,英國汽車製造商,經常收到客戶對於汽車轉向杆的抱怨,1896年,他嘗試將轉向舵安裝在汽車上,試圖讓人們更加方便的駕駛汽車,不過這種垂直的方向盤也沒能解決問題,駕駛員不僅需要時常直立操作,而且也無法集中注意力觀看前方道路,勞累且危險。

1897年,在英國的戴姆勒工廠內,一輛檢修車輛意外墜落,正好砸在已經安裝好的方向盤和轉向柱上,並將其壓彎,傾向於駕駛座,工程師看到後,突發靈感,發現這樣傾斜的方向盤更加便於駕駛員操作,從此,汽車方向盤由垂直變成傾斜。

安全帶

1902年,美國紐約汽車賽場,沃爾特·貝克爾在對車輛進行賽前檢查時發現座椅有些鬆動,但由於時間關係,無法當場修理,於是他就用皮帶和繩子將自己和座椅緊緊捆綁在一起,不料賽車過程中發生車禍,但貝克爾和同伴卻因為繩子的保護固定死裡逃生。儘管人類在汽車上第一次使用安全帶就帶來了很好的保護效果,但安全帶等安全配置在當時卻沒有得到重視,安全帶的推廣和重視是幾十年後的事情。

汽車小知識——汽車是如何逐步進化的?

乘車要繫上安全帶,後排也要牢記

安全玻璃

前期汽車擋風玻璃處是沒有任何遮掩裝置的,人們在駕駛汽車時經常遭受迎面而來的塵土、樹葉等的襲擊。

1905年,福特汽車開始使用由平板玻璃手工切割而成的擋風玻璃,人們終於可以免受考驗,解放視野,但玻璃的易碎性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車禍傷亡的比重。

法國化學家別涅狄克看到汽車玻璃造成人員傷亡後,便開始研究打不碎的玻璃,其研製出來的玻璃後來被稱為夾層玻璃或安全玻璃,大大增加了汽車玻璃的安全性,減少了由於汽車玻璃造成的人員傷亡。

汽車外形

20世紀,汽車已經成為貴族們的最愛,他們常常駕駛汽車外出兜風,走親訪友,但當時的汽車(敞篷車)很難滿足人們在特殊天氣的出行需要,於是汽車發明家又開始研製可以遮風擋雨的汽車。

1915年,福特公司設計生產了新型汽車,乘車艙像一個大箱子,上部裝有門窗,被稱為箱型汽車,因為造型酷似歐洲的轎子式輕便座椅,“轎車”成為汽車的新名稱。箱型汽車封閉的車身讓人們的出行不再受天氣影響,但這種外形阻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車前進的速度。

汽車小知識——汽車是如何逐步進化的?

T型車的原型就是馬車

1934年,費迪南德·波爾舍發現和箱型車比起來,甲殼蟲的形狀所受的空氣阻力會小很多,萌生了改進汽車造型的想法,1937年,他把甲殼蟲的造型運用在車身設計上,甲殼蟲很快便成為當時流線型汽車的代表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的追求,汽車設計師和藝術家在空氣動力學和美學上逐漸找到了完美的結合點,不斷讓汽車滿足人們的方方面面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