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飛|解放軍百戰百勝的祕密,全部藏在一個非常小的山村里

吳鵬飛|解放軍百戰百勝的秘密,全部藏在一個非常小的山村裡

列位看官,話說這中國人民解放軍,乃是世界聞名的威武之師,成軍以來幾乎戰勝了一切內外敵人。

經過這次改革和現代科技的武裝,加上一切圍繞戰鬥力展開的大規模軍訓,這支部隊正在迴歸傳統的忠貞和血勇。

面對美國挑釁,半島多事,臺海暗流,印度鬧騰,南海風浪,日本使絆,祖國人民是寄厚望於這支無敵勁旅的。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軍隊建設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軍隊。這就意味著到本世紀中葉,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可能是這顆星球上真正的王者之師,仁義之師。

解放軍,正在長成參天之大樹,而當年,有一個人,在江西的一個小村落,撒下了這棵參天巨木的小小種籽。

我有幸受到邀請,曾兩度訪問了這個叫三灣的小村莊。

我與當地旅遊方面的負責人,三灣籍解放軍退役少將何繼明,三灣改編時的士兵委員會負責人熊壽祺的幼子、北京知名企業家熊存強先生等,進行過座談。

以下是我的發言的簡單整理。有人說,如此談三灣,老吳是第一人。

三灣的歷史地位,在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的紀念大會上,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

這就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於南昌起義,奠基於三灣改編,定型於古田會議。

這一段話,應該成為我們理解三灣改編的權威指導意見。

黨指揮槍是這次改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成果。但三灣改編的意義還在於,它通過一系列的部隊改編創新之舉,正確回答了當時中國革命武裝鬥爭迫切需要回答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三灣改編體現了比較完整的問題解決思路,為未來中國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三灣改編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三灣改編的故事並不複雜。蔣汪背叛革命,對共產黨人大肆屠殺後,七萬多黨員剩下不到兩萬,不屈的共產黨人擦乾了身上的血跡,掩埋了戰友的屍體,展開了大規模的抗爭。

全國先後爆發了一百多次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但大都失敗了,部隊很多都解散了。秋收起義失敗後,所剩無幾的隊伍也面臨同樣的前景。

部隊成分複雜,軍心動搖,前途渺茫,每天都有官兵溜號,甚至大家公然互相問候對方,走不走或啥時候走。

1927年9月30日秋收部隊到達三灣村時,還剩700人,士氣低落,槍比人多。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會議,提出了“黨建在連上”重大主張,師長餘灑度等人反對,爭論異常激烈。

會議從下午一直開到第二天天亮。

從無帶兵打仗經歷的毛澤東,要說服黃埔畢業的師長和一批舊軍人,做一次聞所未聞的部隊改編,真是難如上青天。不過最終他還是說服了眾人。

10月1日清早,部隊在楓樹坪集合。毛澤東站出來講話,鼓舞士氣,然後部隊宣佈了三項決定:第一整編部隊。第二黨組織建在連上;第三,建立士兵委員會實行官兵平等。

時間很是巧合,宣佈三灣改編的這一天,也就是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其實巧合中也有某種必然。

可以說,三灣改編這一天破土而出的新式人民軍隊這顆幼苗,包含著長成解放軍參天巨木的所有基因。

我認為,三灣改編展示的歷史自覺、政治情操和方法策略,提供瞭如何處理十五對重要關係的正確答案。

第一,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關係。在當時黨內還有很多人對國民黨左派抱有幻想,很多起義包括南昌起義仍舊打青天白日旗時,毛澤東多次提出,從人民對國民黨的態度來看,國民黨的旗號打不得了。

因此在三灣,他第一次打出中國工農紅軍的旗幟,向中國社會和人民大眾表明了與國民黨反動派徹底決裂的態度。

第二,政治工作與軍事鬥爭的關係。在大革命失敗的關頭,毛澤東提出了須知政權出自槍桿子的著名論斷,總結了政治工作必須依託武裝鬥爭的血的教訓。

他不僅認識到這一規律而且決心實踐。當起義失敗隊伍渙散的時候,在三灣,他毅然提出自己的建軍主張,就是要努力改造出一支具有革命理想的新型軍隊。

第三,黨和軍隊的關係。毛澤東以他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提出了黨指揮槍而不能是槍指揮黨,也就是軍隊必須服從前委的指揮,而不是相反。

這是他觀察中國近現代以來由袁世凱、蔣介石和軍閥沿襲形成的私兵制,軍隊淪為個人和小集團牟利工具的怪現狀得出的結論,他認為軍隊只能是黨實現政治目標的鬥爭工具。

第四,部隊黨組織與軍事工作的關係。毛澤東提出黨的支部建在連隊,每排有黨小組,班有黨員,營以上建黨委,並建立黨代表制。

宏觀上黨指揮槍,微觀上黨組織一切圍繞提高戰鬥力工作,這就是辯證法大師的過人智慧。這就是說,部隊裡的黨組織,應當服務和服從於提高戰鬥力這個中心工作。

第五,部隊與地方的關係。毛澤東很通俗地比喻,屁股應該有一個坐的地方,部隊應該幫助建立地方政權,這樣可以將傷員交給地方照護。

這是最早的根據地思想,也是軍政關係的最早基調,從三灣起步,人民軍隊幫助、支持、尊重、依靠地方政府的優良傳統開始萌芽,直到今天,這仍然是軍地關係的基本準則。

第六,部隊與人民的關係。三灣當時是一個古商道必經處,有很多雜貨鋪,毛澤東馬上提出買賣要公平,說話要和氣。

發現有的戰士隨意在地裡挖紅薯吃,他又立即提出不能拿群眾一個紅薯。看到這裡吃水困難,他又要求戰士自己挖水潭不與百姓爭水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民魚水關係也是在這裡萌的芽。

第七,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切籌款要歸公,這是在三灣確定的基本思想。這就是說,每一個個人都必須無條件服從命令,服從集體的利益,個人或局部不能以槍謀私,甚至根本就不能有私利。

這是對舊軍隊為各級軍閥的私利服務,為各級軍官甚至士兵個人及其親屬大謀私利的惡習的徹底剷除。

第八,士兵與部隊的關係。三灣改編採取了去留自願的原則,而且聲明這是一支為天下勞苦大眾謀利益,而自己沒有利益的軍隊。

這就在根本上改變了舊軍隊扛槍吃糧,當兵掙錢的僱傭軍模式,這支新的部隊的每一份子都是自願加入者,都是整體利益的自覺維護者。從此,中國工農紅軍成為中華大地上唯一一支志願軍。

第九,官兵關係。三灣改編提出長官不能吃小灶,不能打罵士兵,在連一級選舉產生士兵委員會,可以監督長官,公開透明管理經濟和伙食。

這種民主管理部隊,官兵平等的思想,開創了中國軍隊管理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對士兵人格的尊重,激發了人民軍隊的無窮戰鬥力,也使這支軍隊成為一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第十,黨組織和士兵委員會的關係。毛澤東的英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正確把握事物的本質,處理好錯綜複雜的關係。

他提出士兵委員會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之下,有序展開士兵工作,而不能凌駕於黨代表和軍隊首長之上,這就避免了當時確實出現過的軍隊民主管理為民主而民主,反而導致思想混亂,隊伍渙散的局面。

第十一,部隊內部不同派系的關係。當時的隊伍有工農商學、土匪、舊軍人等,成分極為複雜。三灣改編架空了鬧情緒、搞派性的軍事領導人。

但對其他人員採取了五湖四海一視同仁的態度,改編後的建制,首長、參謀長、黨代表、士兵委員會均是任人唯能不分彼此,不搞山頭這一我軍優良傳統,也是肇始於三灣的。

第十二,戰略與戰術的關係。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在三灣改編也有苗頭。儘管胸懷改造世界的宏偉目標,但毛澤東認為武裝鬥爭將極為艱苦和漫長。

既然歷朝歷代都無法剿滅佔山為王的土匪,所以他多次提出要上山打游擊,要去結交綠林好漢。這次改編的目的,就是為進軍井岡山,為長期堅持武裝鬥爭做準備。

第十三,先進與後進的關係。三灣改編一個偉大的態度就是,允許對革命有疑問,有動搖,有懷疑的人離開隊伍,並且還給予路費。

毛澤東的態度是,貴精不貴多。他說,想走的都可以走,真正革命的精英要不了那麼多。到革命勝利的那一天,我們留下來的人還死不完。到那時歡迎今天走的人再回來。這是何等的氣魄啊。

第十四,我軍與俘虜的關係。三灣改編在這問題上,也出現了後來舉世聞名的優待俘虜政策的萌芽。當師長餘灑度叛變逃跑被逮住後,毛澤東大手一揮,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這個態度和張國燾的濫殺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人民軍隊的這一政策,為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望風投降,留下了最早的伏筆。

第十五,暫時失敗與最後勝利的關係。三灣改編,體現了毛澤東的一個哲學判斷,那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以特有的精神追求,改造出一支紀律嚴明,不謀私利,熱愛群眾,獻身理想的純潔的紅色革命的自願者隊伍,他認為,一切暫時的失敗都不可能阻止這樣一支人民軍隊橫掃天下。

事實證明,他是完全正確的。

三灣改編的意義,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深入體會。在不懂三灣改編的偉大歷史意義和深刻現實意義的時候,進行三灣的旅遊規劃,用各種常規旅遊項目和膚淺創意堆砌到這塊神聖土地上,是不合適的。

三灣只有一個,希望負著責任的先生們珍視這個資源,把它的精神價值充分轉化為旅遊和市場價值,造福當地人民。

三灣到目前為止還是3A級風景區,令人失望。把三灣景區作為井岡山的附屬物看待是不對的。三灣小是小,但對於黨,軍隊,國家的意義,不亞於井岡山。

管理三灣的官員,應該有這樣的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