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看海的如皋不復存在了?

難道看海的如皋不復存在了?

排水設施

清代以前,市區中心街巷,有大龍(下水道)通往市河、濠河,商鋪、居民宅院大都有陰溝,連接大龍。

陰溝通常用磚砌, 分暗溝和明溝。

民國27年(1938年)後,大龍失修,部分堵塞,以致一遇暴雨即瀦積不通。

1949—1954年, 城區共新建下水道8條,計2031米;維修14處,計3191米。

1954 年夏,連續大雨,城內低窪處積水沒脛,最深處達1米。9月,城區修建南大街排水大龍。

1955-1956年,城區共修建下水道8條,計915米。

1958- 1959 年拓寬修築海陽路、 躍進路時,同時對如城排水系統進行大規模治理和調整。

1960年始,在北水關新建幸福河閘,在外城河北段與通揚運河匯合處新建排灌兩用提水站,建成後以定期提排水,遇澇時集中排水,確保內外城河平時水源清澈衛生,大雨後不積水成災;新築公路兩側皆同時配套構建排水系統。

1980年統計, 全城共有排水主幹道14條,計10.6千米;次幹道84條,計13.9千米;主次幹道有窨並271眼。

1984年,新開下水道2620.4米。

1985年 ,新開2847米。至1990年年末,城區有下水主次幹道58.3千米,服務面積250萬平方米,城區每日汙水排放量3.4萬立方米,其中生活汙水0.45萬立方米。

2001年,全城建成排水管道總長度88.84千米。

2002年,新建排水管道9507米,維修下水道1087米,更換檢查井、耳溝井蓋102只,疏通排水70米,搶修下水道36處,排水通道清淤185立方米。至年末,全城有排水管道總長度112千米。

2003- 2005年, 城區開展“市政設施大維修”活動,集中對城市道路、排水系統及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先後完成海陽路西皋路、環南路、環東路、步行街、廣電路、健康西路及技校周邊的排水系統治理。

其中,2003年12月2日,首座以BOT模式建設、總投資3290萬元、採用二級生化工藝處理生活汙水的如皋市同源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通過南通市竣工驗收並投入運行,是年城區共新鋪設汙水乾管5.2千米;2004年,興建排水設施1.17萬平方米、公共管溝5480米;2005年,疏通排水管道30050米,整修排水管道1000餘米,清淤或更換窨井,雨篦井480眼。

2007 年,市政部門完成海陽路、益壽路、福壽東路、仙鶴路、東皋路、解放路、萬壽路、李漁路、惠政路的雨汙水和西片管網、中山西路泵站、宣化路豐樂橋、雁橋等27個標段的新修、改建、維修工程。

2008 年8月,同源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年底投入試運行,中心城區日處理汙水能力提高至5萬噸。

2010年,疏通和維修市內地下雨汙管道,解決多年城區積水問題。至年末,中心城區排水管道總長度303千米,其中汙水管道87千米,雨汙合流管道50千米。

發佈:阿南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