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婆婆每天堅持給寶寶的餐具消毒,有必要嗎?

寶寶一天天長大,“飲食裝備”也隨之升級:從奶瓶到喝水的吸管杯,從吃輔食的小碗小勺到做輔食的工具等。餐具多了,怎樣消毒成了大問題。


媽媽們不惜剁手各種“專用消毒機”,沒想到卻被家裡的長輩“拒用”。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什麼紫外消毒櫃、紅外消毒櫃都比不上最萬全的消毒方式——開水煮上五分鐘。

婆婆每天都堅持這樣給寶寶煮餐具,真的有必要嗎?

大火開水五分鐘,餐具真的百毒盡消?


比起每次在外用餐用開水“禮貌性”地燙一下餐具,水煮餐具確實是更為有效的消毒方式。但有一些頑強的細菌,即使在100度的沸水中也難以消滅,譬如炭疽芽孢、蠟樣芽孢、黃麴黴素等。

另外,給寶寶置辦了全套進口奶瓶及餐具的壕家長們要注意了:

因為消毒觀念和水質的不同,很多發達國家的進口餐具,如澳大利亞某品牌的重力球吸管杯,是不支持高溫消毒的哦。

所以在把奶瓶、餐具扔進熱鍋之前,請務必仔細閱讀餐具的說明書,並遵循說明書的指導進行消毒。

即便是支持高溫消毒的塑料製品,在水煮消毒時也會產生其他問題。

盛放開水的器皿多為金屬的大鍋,而金屬有兩大特點:導熱性能良好、熔點遠高於水。這兩個特徵容易導致接觸到鍋邊的塑料製品遇到高熱,輕則變形、融化,重則釋放有害物質,後續將無法使用。


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婆婆每天堅持給寶寶的餐具消毒,有必要嗎?

消毒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

那麼,究竟該怎樣消毒寶寶的用餐工具呢?家長們不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編寫的《安全製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中的消毒步驟:

1清潔


  • 用香皂和水清洗雙手,然後用乾淨的毛巾擦乾。


  • 在熱肥皂水中徹底清洗所有餵哺和衝調工具。使用乾淨的瓶刷和奶嘴刷擦洗瓶子和奶嘴內外,確保清除各個死角殘留的奶液。


  • 在乾淨的水中徹底沖洗。


2消毒


使用市面上的消毒器(遵照廠商的說明),或者在鍋中用沸水滾煮,對清潔後的工具進行消毒。

  • 在大鍋中注水,將清洗後的餵哺和衝調工具放入水中,確保工具完全沒入水中,內部沒有殘存的氣泡。


  • 蓋上鍋蓋,煮至沸騰,注意水不能燒乾。


  • 在需要使用餵哺工具時再打開鍋蓋。


3存放


  • 清洗並擦乾雙手,然後接觸消過毒的工具。建議使用消過毒的鑷子來處理這些工具。


  • 如果要提前從消毒器中取出衝調和餵哺工具,請將它們放在乾淨的地方並蓋好。


  • 當提前從消毒器中取出奶瓶時,請切記把奶瓶全部組裝好。這樣可以防止瓶子內部,以及瓶嘴的內外再次受到汙染。


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婆婆每天堅持給寶寶的餐具消毒,有必要嗎?


帶娃有潔癖,是好還是壞?


綜上所述,寶媽們可以放心地把購物車裡的奶瓶清洗劑、消毒劑刪除了。但是,消毒一次餐具的工程量堪比一場化學實驗。小寶寶每日少則三五餐,多則要喝七八頓奶,每次都要這樣消毒,休說老人吃不消,老母親也是要累垮的節奏哇!

事實上,美國兒科學會對此的意見是:在買回來開封之後消毒一次,之後正常清洗就好了。由於美國的自來水為直飲水標準,考慮到兩國差異,國內寶寶的餐具每天消毒一次足矣。

這可能會令很多新手媽媽不解:都說寶寶脆弱,那帶娃的時候,難道不是越乾淨越好嗎?

有一句俗話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對寶寶而言,基本的衛生固然要注意,但是如果一個健康、無先天或重大疾病的寶寶從小生活在過度清潔或消毒的環境裡,接觸微生物的機會很少,TA的免疫系統就會因未能積累足夠的“打怪”經驗,而無法升級。

一旦寶寶開始接觸家庭以外的環境,譬如說遊樂場、公園、幼兒園等,就可能被外來的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動輒生病,或者可能因免疫系統經驗不足、“不分敵友”而出現過敏現象。


因此,比起剁手十個牌子的消毒櫃、因家長自己的焦慮而產生的過度清潔,更重要的是讓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茁壯成長,這樣才能提供寶寶在成長道路上最堅實的保護。母乳中富含乳鐵蛋白,是寶寶免疫力完善的最佳助手,助寶寶成長一臂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