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请把握好这个“度”

老师们,请把握好这个“度”

曾有一位同事,本科一毕业就来我们学校代课,虽然她未婚没子女,但真的是做到爱生如子。她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教学上,餐厅里,她亲自给学生盛饭,学生可以和她分享小秘密,可以和她一起吃零食,甚至有些高个子的女生还可以穿她的衣服……几乎不分彼此;下课后,她给孩子们补课,和他们玩游戏,给他们买礼品以示鼓励……这让孩子们兴奋无比,他们似乎好久没有遇到过这样贴心的老师了。家长们看到孩子如此热爱一个老师,也都很欣慰。

老师们,请把握好这个“度”

可是,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全都傻眼了:他们的成绩和平行班的均分差了三分多,优秀率差过了40个点!年轻同事也很困惑:自己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了啊!

这不是个例,很多年轻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付出和收获并不成正比。

问题出在哪儿?——除去经验少的原因,就是对孩子太“好”了!

也许有的人不理解:不是亲其师信其道吗?孩子那么相信老师,成绩怎会如此?

其实,孩子对老师是要有敬畏之心的,只有“怕”批评,怕惩罚,才会小心仔细,才会努力不犯错,如果老师太过宽容,太没有威严,孩子就会漫不经心地做作业,就会没有任何负担地听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即使没做好,老师也不会太过于责备。在这种“平和温馨”的状态下学习,孩子的的潜力是很难被激发的。

老师们,请把握好这个“度”

“严师出高徒”现在常被忌讳,但却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现在的“严”和过去的“严”可不同,作为老师,你可千万不能用“暴力”来体现“严师”的特点,否则后果难测;你得有管理艺术,要让孩子对你又爱又怕,如果一味地惩戒,一味地指责,就会让娇生惯养的孩子受不了,产生逆反行为,让家长心疼、头疼,反而不利于教育。

中小学教师难,班主任更难,“给个好心,给个坏脸”,就是要爱孩子,还要严格要求他,宽严有度,过犹不及,但这其中的“度”对目前的形势来说却是很难把握的,只希望我们不断探索,在教育一线的路上走得更更舒心更平稳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