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浓愁淡写,语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然其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去职,退隐江西带湖。淳熙八年(1181)到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隐居带湖,在些期间,他常到博山游览,尽管博山的风景异常优美,然他却无心赏玩,心中放不下的的仍是抗金报国。眼看国事日非,自己却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抒发了词人无法为国事尽心尽力的伤愁。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浓愁淡写,语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浓愁淡写,语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词是词人被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全词以“愁”为中心,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心境对比,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一腔忧愁。

上片写少年时无忧无虑,喜欢登高望远,不知愁为何物。“少年不识愁滋味”总领上片,“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表现出词人年少时涉世未深,天真单纯,缺少对“愁”的切身感受。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爱上层楼”补充说明首句,意谓作者年轻时不懂什么是忧愁,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仿效古人登楼,勉强抒愁的情状。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浓愁淡写,语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将思绪从回忆中拉回现实。“识尽愁滋味”写历尽沧桑,饱尝愁滋味,概括了词人前半生的经历。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尽”字将词人满腔的辛酸苦楚和盘托出,是极有概括力的。接着连用两句“欲说还休”,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与上片互为呼应。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愁滋味说也说不完;后句起到转折作用,为下文做铺垫。词人很想找个人来诉说自己心底的愁苦,可说了也无济于事,可能还会惹祸上身,于是回避不谈,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却深沉含蓄,凄婉愁绝。

全词委婉含蓄,回环反复,浓愁淡写,寓激情于婉约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