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埋下巨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一段離奇的寶物爭奪案件,一樁隱瞞了50多年的歷史糾葛。

1999年3月29日下午,河北石家莊高邑縣農貿市場的一處建築物正在大興土木,10多個民工正掄著鐵鍬從挖機的鬥箱裡將泥土卸下填地基。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工地現場

民工李某深吸了一口煙,愜意地吐出了一串煙霧,隨後用力一鐵鍬鏟了下去。當他抬起鐵鍬落土時,卻發現銀光閃耀、響聲清脆如鈴。李某定睛一看,頓時驚訝得合不攏嘴。

“銀元!一大堆銀元!”李某忍不住叫了起來,隨即撲了上去。隨著他的一聲喊叫,周圍的民工湧了上來,紛紛朝挖土的地方猛刨。10幾個民工刨了整整一個多小時,最後眾人拖著鼓囊囊的口袋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挖掘現場

工地挖出銀元的事件被曝光後,當地文管部門組織人力將現場封鎖,派出專家到現場考察,又將當天搶寶的民工悉數請到了警局。民工們將搶得的銀元交出,共交出了800多枚,經專家鑑定為清代到民國時期的銀元。

幾天之後,一位老人在孫子的攙扶下走進了警察局,索要被挖出的銀元。老人名叫郭吉增,攙扶他的是孫子郭英群。郭家爺孫的到來,掀開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銀元

原來郭吉增的父親叫做郭憲章,數十年前是高邑響噹噹的人物。郭憲章上過北京朝陽大學,當過山東某地的縣長。由於看不慣官場陋習,他辭官回鄉經商,帶領兄弟3人勤勞致富。

短短几年時間,郭家置辦了良田百畝、宅院三處,還開設了錢莊、銀鋪、當鋪等十多家,成為了當地的首富。民國18年(1929年),郭家兄弟在如今挖到寶物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大院子,人稱“郭家大院”。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民國豪宅

1938年,日軍侵入高邑。鬼子曾逼迫郭憲章當漢奸,但郭憲章誓死不做亡國奴,逃往邢臺避難。在邢臺,郭憲章與名流張伯駒、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等交往甚密,家中也收藏了不少珍貴古董。

1948年,郭憲章害怕被批鬥,於是逃往北京找大學同學,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賈庭三幫忙,將自己和兩個兒子弄進了工廠,當起了工人。老婆和女兒則回了孃家,在高邑火車站邊搭了一個草棚子居住。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民國富人太太

在投奔同學前,郭憲章將家中所藏寶物深埋在大院地下各處。這些寶物究竟有多少?據郭憲章的小女兒稱,當時光銀元就用板車拉了三車,其他諸如張大千、吳昌碩等的字畫還有青銅器等不知道藏了多少。

解放後,郭家大院被查抄充公。第一批進入郭家大院的是一支解放軍,炊事兵在將灶臺拆毀改造時,拆出了2000多個銀元。解放軍走後,農會將郭家大院作為了辦公地點。一干部曾在院牆腳下挖出了1500多枚光緒元寶。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出土銀元

接連兩次挖出寶物,郭家大院埋有寶物的消息不脛而走。1960年代,在北京的郭憲章被揪了出來。60多歲的郭憲章被打成黑五類分子,成天掃廁所,挖溝渠。在得知郭家大院埋有寶藏後,不少人逼著他交待寶物的下落。

郭憲章裝瘋賣傻,至死也沒說出寶物埋藏的下落。他也不敢告訴家人,因為他害怕連累兩個兒子。直到1985年,郭憲章的妻子在臨死前才將實情告訴了二女兒。但由於種種原因,二女兒也不敢聲張,過著貧窮困苦的日子。

因此,當此次郭家老宅再次發現寶物後,郭憲章的兒子郭增吉帶著孫子來到警局,說出這段往事討要寶物,並申請挖掘其他寶物。所得寶物他將大部分捐給國家,僅留部分留作紀念,讓郭家50多年來的這段糾葛有個圓滿結局。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郭英群拿著爺爺當律師的牌子

然而,當地警局僅收繳看管寶物,如何處理要問文管專家的意見。郭家人找到文管專家索要時,文管專家說地下寶物屬於無主之物,所有權歸於國家。普通民眾不能私自開挖寶藏,得由文管部門進行。

索要寶物遭拒,郭家人將當地警局、文管等單位告上法庭,希望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1999年8月,高邑法院一審判決:對郭家的請求不予處理,郭家敗訴。郭家人自然不服,又繼續上訴。2000年4月,高邑縣法院二審再次判決:郭家索要寶物證據不足,維持原判

老父埋下鉅額寶藏,專家收繳上交,子女上訴10年,至今仍未歸還

埋入地下的銀元

隨後,郭家又繼續上訴到石家莊中院,為索要寶物堅持上訴。如今10年過去了,郭家人還在為追回寶物而努力。也許這些寶物最終不會屬於他們,但郭家藏寶事件長達50多年的經歷與風波已然成為了一個歷史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