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思想前卫的“裸体下葬”倡导者,公然挑战汉帝国的丧葬风俗!

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厚葬成风,尤其是商周和西汉时代,那时的人们对于丧葬制度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比如说商周时代,人殉最为兴盛,人死了都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还被伺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这位思想前卫的“裸体下葬”倡导者,公然挑战汉帝国的丧葬风俗!

西汉黄肠题凑墓葬 帝王级厚葬规格

西汉时代,随着儒教学说的盛行,当时的人们尤其注重孝道,因此丧葬礼制偏向厚葬。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尽最大努力厚葬自己的先人,认为这是对先人尽孝道的最佳表现。于是社会上流行葬礼攀比风,在民间很多百姓都是比棺材好,比陪葬品多。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自然也有公然挑战世俗的怪杰。汉武帝时期,有位对黄老学说尤其喜爱的人叫杨贵,就是这么一个力抗传统的传奇人物。

此人非常注重养生,因为家中极为有钱,所以有条件购买各种养生的物品。只要有改善身体机能的东西,他会想尽办法去搞到,说白了就是想活得长一点。

这位思想前卫的“裸体下葬”倡导者,公然挑战汉帝国的丧葬风俗!

对于这样一位渴望长生不老的人按理说是个见识短浅的人,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注重养生是按客观实际需要而言,并非超越生活的本源,他认为身体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但是调养得当是可以延长生命的。所以他的养生不是像秦始皇那样找来一批方士盲目炼丹求长生,而是根据人体规律调养身体。

他分明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按现在的话说,他不信什么天地鬼神,只相信客观。

这位思想前卫的“裸体下葬”倡导者,公然挑战汉帝国的丧葬风俗!

西汉墓中出土的钱 可见厚葬成风

这不,由于他年龄渐老,加之多病纠缠,他预感将不久于人世,提前给儿子留下一份惊世骇俗的遗嘱:“我死之后,请将我裸体下葬,用布袋包住我的身体,放入七尺深的墓中,再将布袋抽出,让我的身体与泥土接触一起。”

他儿子听了这话,大惊失色,汉代社会特别注重孝道,让老爸赤身裸体丢在坟墓中,实在不合礼仪,而且让做儿子的在世上难以立足呀!

他不敢答应父亲,可是又怕父亲责备,真是进退两难。他决定搬救兵来解决,儿子是晚辈,不能说服,可以找长辈吗?

这位思想前卫的“裸体下葬”倡导者,公然挑战汉帝国的丧葬风俗!

西汉废帝刘贺墓出土的金饼

他顿时想起一个人来,就是老爸的好友祁侯缯它。此人是西汉帝国开国元勋的后代,祖父缯贺因跟着汉高祖打江山,被封为祁侯,封地在山西祁县一带。

缯它一看好友的儿子来求助,自然要出面,而且他也感觉老友如此行径有点与潮流背道而驰。他给杨贵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在信中他特意提到《孝经》中的规定:死去的人一定要有棺椁衣被,这是圣人之制。如今光着身体去见先人,这不仅不重礼,还给儿孙抹黑惹麻烦,何其不当呀!

身染重病的杨贵接到朋友的劝告信,知是儿子所为,遂回了一封信来驳斥好友。

他在信中说:现在社会以孝为名厚葬成风,我就是要用我的裸体下葬纠正这庸俗的世风。人死之后,陪葬丰厚的物品,早晚会被人盯上盗掘,就算棺椁厚实,还不是暴尸荒野,这样的厚葬有用吗?

这位思想前卫的“裸体下葬”倡导者,公然挑战汉帝国的丧葬风俗!

西汉的金缕玉衣奢侈之极

而且人死之后最终要化为泥土,如果厚葬,岂不是让身体化为泥土的时间延长?不是违背天理吗?就说上古时代的帝尧吧,不过用简陋的棺木,身装葛布下葬,圣人尚且如此 ,我们何以厚葬成风呢?岂非逆天而行?

缯它见到杨贵的回信,真是无话可答,被老友折服了。

杨贵死后,他的儿子只得按他的意见办理,最终得以裸体下葬于终南山,开西汉一代薄葬风气之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