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能轉換提速 新動能賦予濟南「新使命」

新舊動能轉換,全國看山東,山東看濟南。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既是濟南實現“走在前列”目標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全省實現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的堅實保障。

做強十大千億產業,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推進園區經濟轉型升級……濟南正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精準把脈、高效施策,切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產業動能轉換提速 新動能賦能新生態

產業興則城興,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產業競爭力,是實現一座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抓手。如今,濟南各行各業已積極行動起來,改造提升舊動能,全力發展新動能,助力創新發展、領先發展。

城市發展的動能聚力,離不開信息技術行業的支撐。“我們正在計劃打造智慧城市大腦,以雲中心為基礎、以大數據為核心,通過數據共享與開放,建設一個統一的數據匯聚和計算平臺。”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建設智慧城市大腦,打造支持政府核心決策的智能神經中樞,實現整合、管理、調度城市各類資源,賦予城市具備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能力,推動城市精準科學治理,發展民生普惠服務,加速城市產業現代化轉型升級,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推動城市可持續智慧發展。”目前,浪潮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在濟南、婁底、懷化、常德、鷹潭、西雙版納等20多個城市落地,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實現當地信息資源價值化、社會管理精細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生活環境宜居化、產業體系現代化。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再來看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流業。傳統印象中,物流行業是一個“髒亂差”的行業。但漫步在桑梓店街道的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內,卻有著不一樣的感受——路面平整清潔;物流功能區、產業集聚區、商業生活配套區分佈清晰;信息平臺上清晰顯示著每一部物流車運行的軌跡……

作為濟南智慧物流發展的試金石,在這裡隨處可見新動能的身影。2015年3月起,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總經理顏正華開始在濟南推廣陸鯨項目,進入長線貨運O2O領域。目前陸鯨產品已在濟南市場上為1萬餘名司機安裝了APP,為500家專線物流企業提供互聯網調車服務,累計完成長途幹線車貨匹配成交5萬餘單。而這僅僅是該企業推進“智慧物流系統”發展的一個縮影。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為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濟南著力做強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現代物流、醫療康養等十大千億產業。到2020年,這十大產業將全部具備千億級產業發展能力,其中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達到五千億級,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達到兩千億級。十大千億產業的整體規模更加壯大、創新能力更加突出、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空間佈局更加優化、品牌效應更加明顯,成為濟南市實現率先發展的領跑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核心產業、推進自主創新的示範產業。以十大千億產業為主導,具有濟南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濟南將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動力,全面推進產業發展,重點做好創新、集聚、開放、改革、協同五篇文章。特別是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積極培育引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從體制、政策、資金、人才、作風等五個方面著手,為加快產業發展、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力保障。

先行先試勇擔當 先行區扛起北跨發展大旗

高標準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是濟南全面提速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有益嘗試。8月29日,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山東科學城、國際會展中心、黃河公園一期工程等8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拉開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發展的大幕。

“先行區是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域,過去這裡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因此我們把產業作為立區之本,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先行區變“大招商”為“招大商”,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四新”產業發展方向,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為先行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6月23日簽約的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總用地約6800畝,總投資近千億元,將打造濟南新的會展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高端教育中心。其中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齊魯國賓館等引發社會各界廣泛期待。宋衛東介紹說,此次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中的國際會展中心規模達到55萬平方米,室內展館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可承接國內最大規模車展,將改變濟南因為展廳面積受限而無法承接國際一流會展的現狀。

作為主打產業與生態環境相宜發展的新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先行,設置大尺度藍綠空間,營造宜居宜業環境,吸引高端人才入住,引領綠色發展路徑。據宋衛東介紹,和雄安新區一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藍綠空間佔比超過70%,包括河道、溼地、湖泊、林地、公園、農田等。這意味著730平方公里的規劃範圍,只有200多平方公里用於建設開發。將來這裡將是一座滿眼綠色、風光秀麗的宜居新城。

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不僅有業已基本建成的冠世花園萬畝花海,還將有數百個口袋公園,形成出行200米見綠、500米見園、3公里進溼地和森林的宜居環境。結合“中疏”戰略,省市重大公益設施疏解至此,積極與國內外高水平機構合作,新建一批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及文體設施,讓高端人才願意來、留得住。佈局“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圍繞街坊中心的5分鐘生活圈、圍繞鄰里中心的10分鐘生活圈和圍繞社區中心的15分鐘生活圈,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園區定位新動能 項目聚焦新業態

園區是承接項目、集聚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載體,是區域經濟彎道超車的強力引擎。如今,全市各大經濟開發區已積極行動起來,為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添磚加瓦。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以位於濟陽縣的濟北經濟開發區為例,今年年初,圍繞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發展的“5+5”十強產業及濟南市十大千億產業,濟北開發區聘請德勤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重新調整了產業定位。

“以前我們主要發展的是食品飲料、裝備製造和現代物流三大主導產業,調整之後,形成了全新的‘3+2+1’產業體系。”濟北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庶森介紹道。

產業規劃調整後,新增加的“2”指的是信息技術和生命科技兩大產業,“1”為總部經濟。“科技含量低、效能低、耗能高的產業都將被逐步淘汰,要著重發展與新動能密切相關的產業。”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除了規劃,在具體行動上,濟北經濟開發區也已經邁出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實質性步伐。在去年10月29日舉行的濟陽縣重點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上,集中籤約的八個項目涉及現代金融、醫療康養、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融合了先進製造、高端商貿、現代旅遊等新興業態,成為濟陽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其中,少海匯智慧住居科技城項目將落戶濟北經濟開發區,並將致力於打造“研產用一體化”高度融合的未來城市科技小鎮。

产业动能转换提速 新动能赋予济南“新使命”

今年5月24日,濟陽再次舉行項目集中籤約儀式,吸納總投資897億元的十大項目攜手落戶,其中9個將落戶濟北經濟開發區。項目涉及供應鏈、現代金融等多個領域,成為濟北經濟開發區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在項目方面的集中體現。其中山東數字傳媒智慧產業園將與華為、中興等頂尖科技企業合作,規劃建設大數據中心、物聯網融合平臺等七大產業,著力打造中國中東部重要的數據信息集散中心和信息服務產業聚集區。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扶植新興企業壯大,固然需要產業的升級、技術的革新,同樣離不開思想的提升和制度的完善。去年6月,濟陽縣委、縣政府就啟動了濟北經濟開發區的全方位改革,在制度變革方面,濟陽先後兩次下放97項審批權限至濟北經濟開發區,令其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在思想方面,不斷打破“因循守舊”的固有模式,激發人的幹勁兒與動能。在整個濟北經濟開發區,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的強大動能不斷生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