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有3亿人,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消费市场是如何崛起的?

心若有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美国只有3亿人,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于美国的消费理念。笔者所在的日本也是世界经济大国,人均GDP也与美国很接近(美国是人均50000美元),但是相比美国的消费,日本消费市场就不如美国,理由就是消费理念的不同。

美国的强大消费是建立在美国的强大经济基础上,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可以永远保持下去,所以有信心把明天的钱借来今天消费,所以美国很多人看上去消费旺盛,实际上就是房贷,车贷,信用卡消费。(当然也有富豪不需要贷款)这些都要建立在美国经济不出问题的前提,但一旦出问题,这些贷款就是“炸弹”,会摧毁美国经济。如2008年的雷曼事件引发的美国房贷危机,美国经济遭遇重创,贷款业不动产业等都成为重灾区。并且危机还波及其他的消费领域。只不过因为另一个国家的相助,美国终于摆脱了信用危机。但这样的消费结构虽然可以带动强大的消费,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而日本很多人并不是大量消费,而是担心未来,所以把钱都放在银行储蓄,这样银行资金充裕但消费业不旺盛,信用卡消费也没有美国这样广泛。毕竟日本曾经经历过一次泡沫经济的破灭,很多人还担心养老的事情,所以消费意欲不旺盛。直到日本政府提出要征收消费税,才赶在涨价前集中购物。


美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向国民保证美国明天经济也是有保障的,其他的国家没有美国这样势力,所以要时刻准备应急不敢大手大脚消费。很难说清楚那一个对与那一个,但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的强大消费能力让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强国。也促使美国实体经济发展。


桥本看日本


只能说,常识很重要。

什么叫美国只有3亿多人口?!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14日,全球 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77,908,055人,其中中国以 1,394,102,196 人位居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 1,354,051,854 人位居地球第二。

排名第三的,就是美国,美国人口是326766748人。

全球第三大人口,叫“只有3亿多”,确定不是逗逼么?

人口排名全球第三,这是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美国只有5000万、或者1亿人口,就不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必然。

然后美国经济发达。

人口是全球第三,保证了美国基本的消费规模。经济发达,保证了美国人有钱消费。

2017年,美国GDP世界第一,比是世界第二+世界第三的和还多。GDP只是说明国家有钱,但美国是典型的藏富于民。2017年,世界各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美国以人均收入5.7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6.1万,排名世界第五。有钱了不花拿来干嘛?这是第二个因素。而对于印度这样,人口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的国家,老百姓没钱,你叫他怎么消费?

第三是,美国人敢于消费。

因为美国有完善的医保、社保、教育体系,老百姓赚钱之后就花掉,不用担心因病致贫,不用担心上不起学,不要担心住不起房。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社区大学的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为确保条件具备并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能读大学,政丵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有专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救助系统,为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

美国医疗制度的着重点是,对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钱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最后,美国的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是建立在美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上学、就医、失业都有保障,那么赚钱就花、借钱来花,当然可以生根落地。因为没有后顾之忧。

美国人早早的就养成了提前消费的习惯,没钱也要消费,何况他们有钱、有保障。世界上信用卡持有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美国人均持有2.9张信用卡。信用卡干什么用的,就是当你没钱时可以随时借钱的一个金融工具。

人口够多——3个多亿;收入够高——5万多美元;保障够好——不要担心教育、医疗、住房;观念够潮——借钱也要消费,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理所当然。

或者说,比我人多的没我有钱;比我钱多的没我人多;比我保障更好的,人比我少、钱比我少。随便怎么比,综合起来,我就是老大。


波士财经


是不是消费市场,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一是人口数量;二是收入水平;三是消费观念;四是消费质量;五是社会福利。

从人口角度来讲,美国是全球人口数量排名第三的国家,也就是说,具有成为全球消费市场大国的基础条件,也可以说是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做支撑,要想成为全球消费大国,是不大可能的。所以,美国具有成为全球消费大国的条件。

从收入水平来讲,美国也是全球收入水平很高的国家之一,虽然人均收入没有进入全球前三,而是排名第五,甚至只有排名第一的卢森堡一半,但是,有全球数量排名第三的人口基数做保证,美国的消费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消费观念来看,美国一直一消费型国家著称,居民喜欢消费,善于消费,愿意消费。如此一来,消费的规模和数量自然而然地也就很大很多了。如果一个国家,居民不喜欢消费,不敢消费,当然消费难以上去了。

从社会福利来看,美国的居民敢消费,愿消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很好,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公共服务等都比较好,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当然就敢于消费了。

从消费质量来看,只消费,但质量不高,也难以支撑消费市场。很显然,美国居民在消费品、消费活动的质量方面,也是要求很高的,是能够支撑消费不断升级、不断发展的。所以,也能够支撑美国成为消费大国。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美国也就成为了消费市场大国,成为消费拉动型国家。


谭浩俊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生产总值达20万亿美元,拥有3.25亿人口。家庭支出是世界上最高的,占全球家庭消费的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美国与其他20个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数以亿计的其他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美国消费市场是全球最强劲的市场。2016年,美国家庭购买了近13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占全球家庭消费的近三分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美国实际(通货膨胀调整后)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超过59000美元。

不同于中国人,美国人和一些大多数西方国家并没有攒钱存钱的习惯。由于收入较高,每个月所赚的钱全部花出去,又拥有3亿多人口,造成了美国消费市场的崛起。

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等做的都比较好,所以人们在花钱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人并没有勤俭节约这样的传统,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奢侈浪费。

另外,美元作为最强势的货币之一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作为世界上的通用货币,也为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做出贡献。

最后,美国人的消费观,美国人不仅没有存钱的习惯,还有着提前消费的观念,信用卡就是从美国开始普及的。除了信用卡之外,美国的消费信贷市场也比较发达,高度发达的金融,为美国人民消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走进伊拉克


这里的前面半个问题,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美国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消费力很强,消费力很强的原因在于它的人均GDP非常高。

美国的人均GDP目前已经达到5万多美元,相比之下我们的人均GDP在2017年达到了8500美元,两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如果我们同时把美国的人均GDP与德国相比就可发现,两者之间也差了1万美元左右。

人均GDP高,自然消费能力强,这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从世界消费发展历史来看,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被称为”生存型消费”阶段。顾名思义,那是一个赚来的钱只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年代。但是,跨越3000美元之后,就进入了”享受型消费”阶段,也就是说,那是一个有了余钱之后,开始关注自己精神享受需求的时代。

如果把世界消费历史的这些发展历程与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做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其中几乎完全是一个模板刻制出来的。

大家都记得,上世纪末我们为小康目标设定了一个财富标准,那就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目标在本世纪初加入WTO的时候已经达到了。这之后,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与日俱增: 2007年经济总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过了三年,我们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们当老二已经整整八年,因此才让美国感到如芒在背。

如上所述,2001年入世时,我们达到了人均1000美元。2008年,我们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开始进入”享受型消费”阶段,因此国人的海外游和出国游大多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的。2010年,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4200美元,一年后冲破5000美元,2014年达到了7594美元,2016年达到7900美元,2017年突破8500美元。进入8000美元大关之后,我们的消费开始逐渐从“享受型消费”体验型消费”转换,因为消费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邱震海


这主要是美国消费文化和超前消费理念的“杰作”。与东亚地区这样的储蓄文化占主导不同,美国是一种消费文化,直白点说就是有钱赶紧买买买,啥都金钱花和市场化。

你要问了,万一生病呢,怎么也得备点钱救个急啊?话说以备不时之需这点是人之常情,但是老美也把这个给商业化了。大概很多人知道美国看病那叫个贵,除非你特富,不然你存那点钱根本不管用,民众有了钱只好去买医疗保险(也算买买买),这样看病时才有个着落。就连医疗这样事关人命之事也纳入了商业领域,还有啥不能买买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也不是老美不存钱,存了也没用,不仅主动去消费,为了自身安危,也只好硬着头皮去消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为什么3亿就成了最大消费市场?就是因为啥都商业化了,自然成了最大消费市场。

不仅是有钱就买,而且美国还奉行超前消费理念,说白了就是买小东西刷信用卡,下月还,买房买车买农场这些贷款,分期还,把以后的钱放在现在花,这种把几十年后的钱都拿现在了,自然“增加”了民众的购买力了。如此“强大”的购买力,消费市场不崛起才是怪了。不过好像咱们现在也有点这超前消费的意思了。

就说这么多吧,不全面,真要回答全面这个问题,不是几百字能解决的,先说个皮毛吧~欢迎留言讨论


北玄武


这是一题两问。笔者先回答第二个问题,那么第一个问题就相对简单了。

美国消费市场的崛起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也代表了美国消费市场崛起的进程: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19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开始。美元仍然是世界主导货币,但摆脱了黄金约束,支撑基础是美国政府信用。美元资产是全球最具吸引力资产,不论是美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低成本融资。对于美国民众来讲太有诱惑了,只要低成本地融资借钱,就可以买到想买的任何东西。

美国变为贸易逆差国

大量资本涌入,决定美国必须保持经常性项目逆差。1976年美国出现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60.82亿美元。1976年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二战后美国贸易顺差的局面彻底终结。从这一年开始至今,美国连年保持贸易逆差,且愈演愈烈。大量廉价商品涌入,让美国消费者目不暇接,消费选择很多,进一步激发了美国消费的发展。

美国实现了金融大繁荣

1980年代,美国大幅放松金融监管,推动金融自由化。1980年,美国颁布《吸收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及1980年货币控制法》。1987年,美国颁布《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提出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这些法案放松金融监管的效果,改变了美国高储蓄传统,消费和私人信贷激增,是推动美国消费市场繁荣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再回到第一个问题。美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成因在于:

第一,美元地位(上面已经阐述)

第二,消费信贷支撑

金融大繁荣彻底改变了美国高储蓄模式,和民众消费习惯。美国转变成为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1985-1987年,美国私人储蓄率连续三年降至10%以下,分别为8.6%、8.2%和7.3%,此后再也无法回到1945年22.5%的高水平。2017年,美国储蓄率已经跌至3.4%,处于历史低点。可以透支未来的消费信贷,支撑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第三,硬实力支撑

美国经济实力世界最强,2017年GDP突破19万亿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110美元。具有全球范围内较高平均收入,自然消费能力超高。

第四,新兴市场的默默贡献

在美元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国可以依靠美元地位大量进口。新兴市场只能依靠牺牲本国国民福利和资源,并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再出口到美国。价格极低的产品,帮助美国压低了通胀水平,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巩固了美国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只有3亿人口,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奥秘……


经韬


美国人口数量在全球各国中位居第三,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人均GDP依然排至全球第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原因。

一个全球性的消费市场的崛起,无非两大原因:

  • 经济持续发展,人均收入较高
  • 人口规模庞大

人均GDP能挤到全球前十的,美国之外除了澳大利亚人口2486万,其他全部都是人口规模仅为数百万的国家或地区。

美国2017年人口数量3.257亿,人均GDP为59496美元。

欧、美、中三方拥有鼎足而立的全球性三大消费市场

不过,我们也不要错觉美国的消费市场就是全世界无可匹敌,可以做到全球独霸。事实远非如此。

欧盟2017年的人口是5.125亿,人均GDP为33715美元,由此可见欧盟单一市场的力量之强大。而我国人口是13.83亿,人均GDP为8500美元,属于中等偏高收入国家,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目前的消费市场也已经达到了与欧、美两大经济体同样的规模。

目前中国、美国、欧盟三方,均各自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可谓不相上下鼎足而三。

美国消费市场的规模不久之后也会被超过

或者今年或者明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会超过美国;而2022年,中国将会替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成为全球最重要也是最具发展力量的消费市场。这都表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地位将会在不久之后被取代。另外,欧盟单一市场的力量也迟早会超过美国。

低收入国家,无论人口规模多少,都是很难形成消费市场的,毕竟只能满足于温饱。

在逐步转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之后,“享受型”与“体验型”消费渐次出现时,消费市场也就开始一步一步崛起了。

经济保持持续发展,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消费市场就自然会崛起与爆发。正因为这个道理,欧盟才会努力去建欧洲单一市场,各国才想要努力去达成自贸协议。毕竟自有团结起来的时候力量才大。


建章看世界


两个中国的GDP比美国强,四个美国的人口比中国少,为何世界第一消费大国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这里有一个误区,其实美国人很多了,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没有几个,除了中国人、印度人外,最多的就是美国人,美国3.2亿人口全球排名第三。

根据2017世界人均收入排行显示,美国人均收入36万元,世界排名第五,在他前面还有卢森堡、瑞士、挪威和卡塔尔,其中卢森堡67万,是美国的1.9倍,但卢森堡只有57.7万人。

在人口数量上能够碾压美国的只有中国和印度,但2017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只有5.5万元,差不多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大家的消费比一样,2个半中国的消费额才抵得上一个美国。可见人口也是美国成为消费大国的一个优势。

有一天,即使我们收入和美国一样多,我们也不一定能确保超越美国,这和消费文化有关。中国人讲究防患于未然,美国人讲究及时行乐,中国人花钱分得很细,像摘菜一样,把所有不好的规划都摘掉,剩下的才是消费,美国人花钱是总感觉不够,喜欢借钱花。

这是文化基因,很难改变的,日本是亚洲最西化的国家,人口多,经济总量也大,但说到花钱还是抠抠索索的,和西方差距还是蛮大的,可见文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越有钱越爱花钱,人均国民收入在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其消费率一般保持在75%—85%的区间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在2000—5000美元之间的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处于55%—75%的区间水平。

这点很好理解,人有钱就变懒,如果一个农民有钱了,他下地的次数就会减少,到最后干脆就不下地了,找人给种岂不是更好。同样产业也会懒惰,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存在了100年,二战日本炸沉美舰的速度还没有新舰下水速度快。今天美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不足20%了,从鞋子到帽子,从玩具到机械只能买着用。






徐徐成翔


前段时间,主打低端产品的拼多多赴美上市引爆了人们关于消费的议题,大家发现中国农村还有很多人消费不起。实际上,即便是城市的打拼者也不例外,每月工资多用于租房、吃饭和交通等等,积蓄可谓所剩无几。于是,有网友提出:为何中国拥有13亿人口,但大多数人每月都把钱花费在基本生活支出,而仅3亿人口的美国却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1、国民收入水平差距的背后,竟然是科技实力在影响

简单看来,这是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实则背后隐藏着国家之间科技实力的巨大差距。众所周知,美国科技领域发达。具体来说,美国共有3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各国之首,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美国的诺奖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相比之下,中国寥寥无几。

不仅如此,美国还拥有一大批世界顶级高等学府,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行业人才。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学中,美国占据了75所。在全球最顶尖的20所大学中,按科学贡献度计算,美国占了17所(清华大学约排在600名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人抢着赴美留学的重要原因。可以说,通过科技和人才的领先优势,美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经济产出,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

2、中国芯片进口额是石油的2倍,辛苦钱全被美国赚去?

具体来说,美国居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赚取了大部分的利润,而全球大多数国家处于低端的下游,都给美国打工。以芯片为例,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7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高达2601亿美元(约合17561亿元),是同期原油进口花费的2倍,相当于苏州市一年的经济总量。而在芯片行业,美国占据了霸主的绝对优势,赚得盆满钵满。事实上,芯片仅是美国高端产业中的冰山一角,可想而知,美国从世界赚取了多少的利润。

为了达到赚取全球利润、消费全球商品的目的,美国牢牢控制“石油美元”霸权,负责印刷美元,向全世界输出美元,而其他国家负责提供商品或服务。这意味着美国只需要承担忽略不计的印钞成本,就可以轻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劳务和商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美国人“不劳而获”。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元外汇储备攀升至6.5万亿美元,所占比例为62.48%。

3、享受强国红利,美国人疯狂消费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不具备高端制造的实力及拥有石油美元霸权,还会有多少个国家愿意出口商品给美国?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美国人自然能享受到高收入的福利,也就具备了消费世界的底气。为了促成消费成为经济的发动机,美国政府鼓励进行超前消费,资料显示:美国人均持有2.9张信用卡,是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数量的8.5倍。作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近2/3。

不难看出,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基础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之上,这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真正的强国不仅在于能够为人类创造大量的财富,同时也要有强大的个人消费实力,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的消费大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