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318234609492
職稱問題,一直牽動著千萬教師的心:中級職稱和二級職稱之間,在工資待遇上相差幾百塊錢;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之間,又相差上千塊錢。近年來,教師隊伍中呼籲取消職稱評聘的聲音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強烈,讓很多看熱鬧的外行人一頭霧水。其實,職稱制度最初制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大部分教師寒心,然而職稱評聘的過程中產生的“燈下黑”卻讓大部分老師寒徹心扉。職稱制度的本意是好的,旨在營造一種“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性教育生態,但是近年來,職稱評聘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怪象卻與職稱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馳,說“南轅北轍”一點也不為過。
首先,在很多地區,評聘職稱限定“職數”,也就是限定職稱評聘的指標,甚至像我們地區十多年來一直是“0職數”,讓眾多優秀教師在職稱評聘的過程中一直被拒之門外,這無異於給一線教師的從教積極性潑涼水。從2008年1月開始,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邊中級職稱的“職數”到現在為止一直為0,儘管我們這邊每年都要求還沒評上職稱的老師在指定的時間去指定的地點參加職稱考試。
兩年前參加職稱考試之後,我諮詢當年的同班同學她們那邊能否評上中級職稱,她告訴我,她早就評上中級職稱了,就連她們地區的90後都差不多已經評上中級,更別說我們這些已經從教16年的80後了。對了,我那位同學是在仙遊縣,我們這邊的一個全省特困縣。
其次,在“職數”不多的情況下,一些比較“靈活”的教師通過“人脈資源”以及一些弄虛作假、投機取巧的手段在職稱評聘中一路高歌,而那些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奮鬥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反而一次又一次吃閉門羹。職稱評聘的過程如果“任性”到這個地步,那麼還有什麼意義?據瞭解,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真正站在講臺上授課的老師,通過正規渠道,很少有人能評上高級職稱。
第三,一些地區職稱評聘的條件差不多都是“專人專用”:比如“省級優秀教師”,比如“省級優質課一等獎”,再比如“省級論文一等獎”等剛性要求,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對於一線教師,特別是對於農村一線教師而言是遠在雲端之上、貴不可言的存在,倘若沒有極其豐富的人脈資源和堪比“九陽神功”之類的業務素質,大部分人這輩子都別想評上更高一級的職稱。在教育領域,評聘職稱的趨勢一般都是處於“金字塔頂端”的領導優先,城鎮中小學校長次之,農村中小學校長再次之……當輪到農村中小學一線教師這個層面的時候,職稱評聘的“水流”幾乎乾涸,評聘對象也進入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瀕臨退休階段。
在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情況下限定職稱評聘的“職數”,當職稱制度成為一些投機取巧者可以隨圓就方的“橡皮筋”,當職稱評聘論文的買賣成為一種“市場需要”的時候,職稱評聘該何去何從?
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的職稱評聘真的需要取消嗎?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這說法真的是代表了絕大多數教師的看法。
職稱制度設立的本意是好的,實際操作中卻傷了教師的心❤!本來職稱制度是要激勵老師積極向上的,結果搞了個限額。不管你如何努力,就是評不上高級。於是,職稱便成了鏡中花、水中月了。
如果,不限名額。你劃出道道來,大家有了奮鬥的方向,這也不為過。起碼我達到條件就可以評聘高一級職稱。可是,你限額是什麼鬼?這必將導致大批優秀的教師無法評聘晉級。以我們學校為例,很多老師的條件特別優秀。但是苦於沒有名額,只能在那傷心的等待。舉個我校有位老師的例子。
他的條件:
公開課:市級、區級十多次。
課題:市級重點規劃課題主持人。
榮譽:大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區級各類優秀6個。
論文:省級以上20來篇。
一師一優課:市優
支教:貴州
工作量:兩個班語文、校宣傳幹事、課改組核心成員、基地校核心成員、社團指導教師、年級主任……
學歷:研究生
年齡:40
競賽獲獎:大市一等獎、二等獎多次
指導學生獲獎:省市級、國家級多次
…………
這樣的條件,評不上。因為沒名額!你說傷心💔不傷心?
類似條件的老師還不少!估計全國各地這樣的苦命人是太多了!
來吐槽吧!
為你寫詩醉紅顏
教齡19年,講講自己的評職經歷吧!
2000年參加工作,鄉村初中,2001年,工作滿一年,轉正定級為小教3級教師!
3年後,2004年,任職期滿三年,可以升級為小學二級教師了!結果我們在初中教學,評職是小學序列,評職要找小學的校長蓋章!那年共有5個類似的同事,但小學校長卻不給我們蓋章!
沒辦法,2004年把小教職稱轉為中學職稱,結果耽誤了一年時間!2005年升級了中教二級教師!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因為要評中一的人太多了,但每年的名額只要1-2個!很多以前教我的教師都還在排隊,條件創造夠了我也不好意思去爭!
直到所有教我的老師們評了中一,終於,我於2014年評上了中教一級!
現在,四年時間又過去了,高級職稱目前不敢想,只是把條件創造夠,如果有名額,我老師們又不夠條件,那我就只有逾越了!(嘻嘻)
現在我市評高級職稱的主要條件如下:
1 省級及以上論文或課題;
2 市級或以上的公開課;(對鄉村教師來說很難)
3 3年班主任經歷;
4 一年支教經歷;
5 3年手寫備課本!
對我來說,或許退休前能評上高級吧!
遊戲大咖王
不僅寒了老師的心,而且傷了老師的身,甚至幾乎要了老師的命。我是81年師範畢業來到鄉村中學任教的,當時懷著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第一線,全身心地教書育人,深受家長和學生愛戴,為了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夜以繼日地工作,並且犧性一切休息時間為學生上課,因為當時全班有64名學生,自己是班主任代數學,深感責任重大,於是拼命地幹,結果因過度的勞累倒在教學崗位,經查患低位直腸癌必須立馬手術,術後經一段時間治療出院了,當回到裡家裡同學們都來看望我,此時我卻已疾病纏身再不能給孩子們上課去了,儘管學生們安慰我說:“王老師您安心養病吧!我們一定好好學習。”但我為自己不能帶領他們中考衝刺感到遺憾。同時這一病也失去最佳評中級職稱的時機。儘管少有好轉就帶病上班,但由於病情嚴重校長們也不敢讓我挑重擔了。可隨著工資改革,以職稱定工資時我就慘了,一下子我同事們著好幾百,於是本人冒著生命危險競爭,畢競是重病纏身職稱沒爭上結果腸癌復發又一次重大手術,從此心灰意冷決定再也不考慮職稱了。可是人活一天就要生活,且上有老下有小的而本人幾次手術花費又大,況且職稱工資差別太大了,當時與自己師範同學工資相差一千七、八百元。在眾人的慫恿下參加15年中級職稱評定,當時自己也認識到身體狀況不佳,為此通過縣局領導反映情況想得到其同情,結果一切是徒勞的,被無情地拒之門外,其致命的一擊讓自己徹底垮了,去年複查腸息肉癌變又一次手術,到如今就要退休,拿著初微薄的工資拖著傷痕累累的病體太讓人寒心了。
進堂2
說職稱評定會寒了老師的心有點言過其實。職稱評定的初衷是對老師的水平和工作的肯定,也是在老師之間創造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沒有什麼不好的。
說到有的老師寒心,應該是指在職稱評定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不公的現象,但不能全盤否定職稱評定這個制度。如果大家沒有高下之分,優秀的老師就會失去積極性,對這些老師就是不公平的。大鍋飯現象不應該再存在了。
這裡只是強調在評定過程必須憑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做到優者獎勵,平凡者自勉。
歸國華僑趙老師
我認為職稱制度最起碼有三大特點:一,逼得老師們造假!評職稱要的條件之一,得在省級刊物發表過論文的!沒有發表過的有的抄!有的花錢買!二,產生腐敗當官的!能評上高一級職稱的校長,副校長,主任,教育局的人!多!三,不公平,一線上課老實巴交的老師,且輪不著!記得90年代,評上的花錢請客!誰不心疼錢💰!造成的結果是,評上的不高興!評不上的更不高興,你說讓人寒心不?
老張126930619
職稱評定沒問題,關鍵是材料的真實性不好界定。另一個問題,名額限制是經過原來的沒限制改進的,原來是評上了聘不上,也是一地雞毛。所以才改成限制評的名額,改為評上就聘上。
如果取消職稱,那也不是好辦法,隨之而來的是不思進取,不樂意學習,混職稱的多起來,又走到了大鍋飯的老路。現在就有現實的例子,評上高級的,或者老高級,一般進取心就差一些。當然也有濃厚教育情懷的教師,但始終不是制度使然,而是自覺而已。所以,評職稱不能去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激勵幹勁的手段之一,再找一個不好找。評職稱過程要追求完美真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追求有趣
高級職稱,必須到一線去。現在出現了高級教師看大門,這是不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全國有沒有當局長的,還不是高級?讓一個一線教師和局長去爭高級,誰的勝算大?國家對晉級有統一標準嗎?標準年年變,難道不是為了某些人的量身定做?即使在一線,高級教師的教學水平一定高嗎?這種制度再施行些年,有理想,有作為的年青人,是不會選擇公辦學校的。一些地方,教師年年招,年年不夠用,為什麼呢?都轉到行政上了,晉級快,而且工作輕鬆。打破職稱的終身制,勢在必行。
給不起就別承諾i
因為它百分之九十就是個不公平的東西,制定政策的可以到最基層教師中間調研,不調研不具備發言權。主要是造假成風,一切為它而假,違背了教育的初衷。評價一點也不科學,十怨九不怨講這些。
手機用戶63562489435
因為職稱指標的限制,致使一大部分專業技術水平高的教師被拒之門外,掙不到高級職稱的工資,反而有一些教師通過投機取巧造假等還進入了保險箱,終身收益。就是這些讓教師感到特別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