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据理力争,从沙俄手中抢回出海权,晚年却靠卖字画为生

他据理力争,从沙俄手中抢回出海权,晚年却靠卖字画为生

吴大澂,江苏人,是同治六年的进士。本来吴大澂只是一个地方官,但是在去办理陕西、甘肃的一系列赈灾事务时,吴大澂受到了左宗棠的欣赏。于是在左宗棠的大力推荐之下,吴大澂到了中央去工作。

他据理力争,从沙俄手中抢回出海权,晚年却靠卖字画为生

而当时正是清朝末年,是个多事之秋,西方的列强纷纷和清朝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而关于东北的问题,早在咸丰八年的时候,沙俄就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但是沙俄并没有因此而满足,随后又和大清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我国大量的土地,当然,沙俄的野心并没有因此就得到满足,继续想方设法的吞食着中国的领土。

他据理力争,从沙俄手中抢回出海权,晚年却靠卖字画为生

而因为左宗棠的大力推荐,吴大澂被清政府派遣去办理东北的边务,他一到任之后,就开始在吉林、珲春等地之间来回奔波。在1886年的时候,吴大澂去参加了在岩杵河举办的俄国正式勘界会议,而这一次的谈判主要是要解决补立“土”字界碑以及归还黑顶子的问题。在面对沙俄的时候,吴大澂并没有丝毫的退却,而是义正言辞地表示,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由海口量准中国里20 里处立土字碑。

他据理力争,从沙俄手中抢回出海权,晚年却靠卖字画为生

但是沙俄明显不想这么做,不过吴大澂也不是吃素的,据理力争,一时间说的沙俄代表哑口无言,于是成功的收回黑顶子,也就是珲春市的敬信镇地区。而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可以说十分的重要,紧靠着入海口,地位非凡。而后来的吴大澂又被调任湖南巡抚,但是中日甲午海战的爆发,让他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战争,只不过打了败仗,也因此被清朝革职。

而被革职后的吴大澂,可以说心如死灰,毕竟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命运实在是太过关键了,这对吴大澂来说心里实在是难受。回到家乡的吴大澂因为失去了生活来源,只好靠着变卖自己的字画和古玩来维持生活,在4年后,悄然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