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一剪刀剪掉辮子,宮女太監哭成一團,辮子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滿清統治中國兩百多年,所有男性背後都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辮子代表的是當時的傳統和文化,因此,在清朝滅亡後,民眾大多不願剪掉辮子,唯恐給自己找來什麼禍患。無論是滿清的“剃髮令”,亦或是民國政府的《剪辮通令》,都激起了全國各地百姓的強烈反抗。後來,皇帝溥儀帶頭剃髮,引起了全國的轟動。

溥儀一剪刀剪掉辮子,宮女太監哭成一團,辮子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劇照

溥儀作為末代的皇帝,卻沒有掌握過一天國家政權,長期處於政治漩渦中卻難以發揮其作用,面對江山傾覆的局勢,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退位後,既代表大清王朝的終結,也代表中華帝制的終結。

1913年,民國政府為落實剪辮子的政策,幾次給溥儀發來信件,希望通過他的途徑勸說百姓剪掉辮子。政府還貼了一張公告,內容顯示,凡是中國同胞,一律必須剪辮。儘管民國政府強烈要求,可遜清皇室內務府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維護舊習,不允許皇室剪掉辮子。時間一長,一部分人受到影響,請示溥儀是否需要剪辮子。對此,溥儀從不干涉他人想法,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溥儀一剪刀剪掉辮子,宮女太監哭成一團,辮子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溥儀

在此期間,溥儀曾就剪辮的問題,詢問過英國老師莊士敦的意見。莊士敦本就看不慣留辮子的行為,於是直白表示,他實在搞不懂,中國人為何要留那麼長的辮子,難道有什麼好處嗎?溥儀把他的意見放於心裡,沒說什麼。

​一年後,溥儀似乎下定決心了,叫來太監給自己剪辮子。他貴於皇帝,按理說太監不能忤逆他的想法。可在這一事情上,太監卻猶疑不定,死活不願意給溥儀剪辮子。畢竟,太監遵守傳統那麼多年,堅守習俗,早已成為融入血液的習慣。溥儀一開始還耐心相勸,後來忍不可忍,自己一手拿起剪刀給了自己一刀,一條辮子落地。

溥儀一剪刀剪掉辮子,宮女太監哭成一團,辮子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剪辮子

皇帝的辮子可比其他人值錢多了。他的辮子至今還收藏在北京故宮中,成為歷史古物,很多人爭相參觀。

皇帝的辮子沒了,全國上下又怎可能再留辮子。當天,皇宮上下亂成一鍋雜粥,什麼佐料都有。滿清遺老們跪地痛哭,太妃們抱作一團大哭,宮女太監們哭成一團,師傅們面色陰沉,整個皇宮雞犬不寧。溥儀剪掉辮子,深知這一天必定會來臨,因此也沒表現得多難過。隨後不久,朝野內外剪辮子的現象逐漸普遍,這一陋習也隨著時間逐漸消失。

溥儀一剪刀剪掉辮子,宮女太監哭成一團,辮子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溥儀辮子

如果當年舊習沒有剔除,如今的男人大約仍拖著一條長辮子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