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荊(jīng)軻(kē)(?~公元前227年),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受燕太子丹之託入刺秦王,因為被夏無且(jū)的藥囊擊中,被秦王拔劍所殺。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遊俠田光

一、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與田光密謀。田光其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素稱燕國勇士,時人譽為智深而勇沈的“節俠”。決定派壯士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太子丹、荊軻、樊於期

荊軻獻計太子丹,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荊軻與秦舞陽入秦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在交驗樊於期頭顱,獻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之地圖,圖窮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不中,被肢解而死。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刺秦

二、對荊軻不同評價:強盜?洩憤?光明磊落?抗暴勇士?

荊軻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代的歷史學家對荊軻刺秦,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司馬光

  1、司馬光評價荊軻:愚蠢無比

司馬光曰:荊軻只為了酬報姬丹

豢養的一點私情,竟不顧他的七族家屬,企圖用一尺八寸的小小匕首,使燕王國強大、秦王國衰弱,豈不是愚蠢無比。

司馬光先生用了一個最惡毒的字彙形容荊軻,說是姬丹“豢養”了他,否認了荊軻的人格。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楊雄

2、楊雄評價:一個強盜!

揚雄(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評論他時,認為:“要離不過是一個蜘蛛角色(要離,吳王國勇士,前514年,吳國王吳光派要離刺殺前王吳僚的兒子吳慶忌),聶政不過一個壯士角色,荊軻不過一個刺客角色,都不能算是行義。荊軻,以君子的眼光看來,一個強盜而已!”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司馬遷

3、司馬遷評價荊軻:聲譽永垂後世!

對荊軻的評價,司馬光跟司馬遷,恰恰相反,司馬遷說:

“自曹沫到荊軻,總共五個人(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他們行義,或完成、或失敗,但他們的立場,光明磊落,不掩飾自己的志向,聲譽永垂後世,卻是真實事實。”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柏楊

4、柏楊荊軻: 人生艱難,唯一死,千古流芳!

荊軻先生代表了中國社會“士為知己者死”的俠義情操,固然圖報知遇之恩,同時,也是為燕國報仇。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在荒郊訣別時,高歌:“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國家在日暮途窮時,英雄豪傑們無可奈何的一次自殺性反撲。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荊軻墓

人生艱難,唯一死。而荊軻先生從容赴死,悲壯蒼涼,千載之下,仍讓人灑淚。

荊軻刺秦,後代都對他怎麼評價的?

荊軻身上體現的以弱小的個體反抗強暴的勇氣,及理想主義獻身的犧牲精神值得千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