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小滿,指的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小滿節氣是收穫的前奏,夏收、夏種、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從此拉開,是農民一年中又一個繁忙的季節。

小滿,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

“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一、小滿的來歷:蠶神姑娘這天誕生的,民間會有祭蠶的習俗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孝賢皇后親蠶,舉行了清代第一次皇后親蠶禮。皇后祭先蠶壇後,如蠶已生,次日即行躬桑,如蠶未生,可視蠶生數日後再行躬桑。躬桑時要奏唱採桑歌。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待繭成之日,皇后親詣先蠶壇,舉行獻繭繅絲禮,於織室正殿升御座。蠶母將圓潔的蠶繭獻給皇后,皇后選擇最好的蠶繭收入筐中,然後獻給皇帝。皇后擇繭後還要繅絲,將絲染四色,用於繡制祭服之用。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親蠶躬桑之禮是皇家各類祭祀活動中唯一由皇后、嬪妃、公主、福晉參與的國家典儀,被祭祀的先蠶神西陵氏是黃帝的元妃。像這樣祭祀人和被祭祀人均為女性的祭祀活動,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極為少見。

二、小滿節氣習俗:祭拜車神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在小滿節氣的風俗活動中,另外還有一種習俗活動,就是“祭車神”,

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在“小滿”前後,南方民間有“動三車”的說法,三車即為“牛車、水車、紡車”,同時要“祭三神”,即掌管這“三車”的神靈,希望接下來的日子風調雨順,能有好收成,其中比較有趣的是祭祀“車神”的儀式。

三、小滿的養生:重在預防溼氣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小滿時節,天氣悶熱潮溼,正是皮膚病高發期。《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這裡說的就是“風疹”病。

所以,在小滿時節,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溼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等;多吃苦菜!

忌食:海魚、蝦、蟹各種海鮮發物、牛、羊、狗、鵝肉類等。

小滿節氣歷史傳說:祭奠桑神、車神,預防溼氣

  小滿以後,溫度會一天天走高,南北方的溫度差異越來越小,我國部分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夏天的味道也越來越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