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每当看到古代的武侠片,必然会有一个客栈,里面三两张八仙桌。客官进店唤来小二,半斤牛肉,一盘花生米,一坛子上等的女儿红。开始了江湖侠客,酣畅淋漓的豪迈畅饮。酒足饭饱之后就会扔桌子上几块碎银子,起身走人。而最奇怪的是,小二过来弯腰赔笑,送走客人。而只是把银子一收便罢了。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也不看看是真是假。够不够饭钱。其实这只是剧情需要。真正的古代钱货交易时可没有这这简单。在古代,最开始的钱币并不是银子,而是贝壳,所以现在和钱有关系的或者和贸易有关系的文字多半是贝字偏旁像“账”“购”等等。但当时的贝壳虽然是一种贸易流通的媒介之物,可是还称不上是钱。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从汉代开始青铜器的发展,有了金属为通货衡量标准的媒介。所以有了铜铸的货币。叫做刀币。后来因为稀有金属银子和金子的出现,人们把金银化成水铸成两头尖中间凹的船型物,名为元宝,金子做的叫金元宝,银子做的叫银元宝。开始了以金银衡量物价的时代。而且价值也是和重量成正比。

但是这种货币形式虽然可以直接的反应物品的价值,可是流通起来却非常的不便。首先在重量上就会为携带带来不方便。古代的银锭有五十两,十两和五两。带着出门已在太沉了。而且以锭银子多则可以换算成人民币3-4千块钱。而且还特别的占地方显眼。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所以人们就相出把银锭子用特殊的工具切割成小块。这样用荷包已装,带在身上就显得方便多了。也很好藏在身上。隐秘性比较强。但是在付账的时候却不是扔下就走的,商家会用下称量一下,按照物品的价格多退少补,进行公平的交易。然后聚集多了之后就会统一送到特定的机构进行统一铸成规定重量的元宝。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这个机构就是古代的钱庄。性质有点像现在的银行。可以拿碎银子兑换成银锭,也可以拿银锭换碎银。而且数额大了,在家里保存感觉不安全的话,还可以在钱庄进行寄存,换的一张钱庄自己独有的票据,也就是电视剧里面说的银票。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这种银票当时的防伪标记做的就非常的精细。据说宋朝的银票上面多大三是一处防伪,而且钱庄多半是由官府把持。但是铸造坊还是会暗中掺假。所以在贸易中,不但要看银子的重量,还要检查成色的好坏。都来因为银子携带非常得不便,还因为银子的密度比较小,本身比较软,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损耗。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减少重量也就一位这减少了价值。所以后来百姓之间就不再使用碎银,而是用同等价值对换的铜钱来代替银子流通。而基本上铜钱都是按照现在人民币换算一元一个差不多的价值。

在后来逐渐又有了一种叫可以直接带有小额面值的银票。可以不用身份登记就可以兑换银子钱币,也可以在市场上直接作为交易的介质。

古装电视剧最大骗局:扔下银子就走,这样真的合理吗

也就是钱币的原型交子。这种货币携带起来更为方便,但是就是当时的钱庄都是各自印制自己钱庄的银票。每个钱庄都不能互相流通。不像现在的人民币,到哪个银行都能兑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