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实|张学良首飞营口

张学良首飞营口

1924年,时任东三省航空处总办的张学良,为加速东北发展,决定修建东北四大机场,即营口、安东(今丹东)、长春、哈尔滨,开辟奉天(今沈阳)与四个城市的空中航线。张学良率其智囊团多次到营口,考察机场选址、修建等事宜。后机场选址为营口西部,大约是今西炮台与辽河大桥之间的河滩处,即时称五台子机场的营口飞机场。张学良曾三次乘飞机(或驾机)飞抵营口。

1924年3月1日,奉天至营口举行首航试飞。10点45分,“飞鹰号”、“飞虎号”两架双叶式大型军用飞机从奉天东塔机场起飞,沿南满铁路线,于12点45分抵达营口。“飞鹰号”驾驶员是飞行队教官、法国人伊利普,机上乘坐5人,张学良是其中之一。“飞虎号”驾驶员是东三省航空学校校长赵翔陆,机上乘坐8人,其中有第二旅团无线电信队队长蒋乃时、航空总务长姚聘卿等。张学良躬亲附乘,被誉为“奉天航空处之壮举”。

首航当天,营口飞机场锣鼓喧天,无数面民国五色旗迎风招展。营口各界人士、练军营士兵及各校学生、民众等上万人齐聚机场。据日本人大柴峰吉《奉营飞行邮便开始》一文记述,“当飞机出现在机场上空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及军乐声。从飞机上走下来的年轻少将张学良成了人们围绕的中心,可谓春风得意。”

张学良乘飞机由沈阳试飞营口后,东三省航空处开辟奉天(今沈阳)至营口航线,有5架飞机从事邮运。这是中国民航邮运之始。

历史纪实|张学良首飞营口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