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子与古老帝国的超现实主义联姻,至尊公主与最伟大的小人物

谁也未料到,法国大革命中奥地利家族会再诞生一个法国皇后!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中的弄潮儿,也是大革命产下的“革命之子”,然而他虽然流着革命的血,借助革命的力量与理念席卷了近乎全欧,但最后却成为了终结革命的反动者。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自我加冕,正式登基称帝,从而成为托克维尔口中“最伟大的小人物”。据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本来是题献给拿破仑了,当听到他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愤然撕掉了标题页,把交响曲改成了现在的名字《英雄》。其实早在5月18日(共和十二年花月28日),拿破仑控制的元老院就通过了设立帝国的决议案,里面写道:“将共和国政府托付给一名皇帝,他领法兰西人的皇帝这一头衔。”两周后,法国就此决议案进行了全民公投,官方出炉的投票结果是350万张票赞成,仅2500票反对。

革命之子与古老帝国的超现实主义联姻,至尊公主与最伟大的小人物

拿破仑从一介普通士兵通过自我奋斗攀登到了世间的顶层,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但他的合法性却依然薄弱,革命与民意相织的外衣,以及战神的称号让他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但还不足以建立起一个王朝,赋予世袭帝制足够的正当性。而且更关键的是,他的结发妻子约瑟芬再也没能生育,虽然拿破仑仍然年轻,但缺乏一个合法的继承人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头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转变成统治危机。

由此,拿破仑将目光投向了欧洲的老大帝国们,而堪称匹配其至尊地位的候选也不过只有两个,一个是位居欧洲大陆另一端,实力可与法兰西帝国比肩的沙皇俄国,另一个则是全欧洲最为古老,也最为高贵的奥地利皇室,在经过一番外交折冲后,拿破仑还是选择了正统性最充足的哈布斯堡家族,玛丽亚-路易莎作为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兰西斯二世的女儿,1810年嫁给了篡权罔上的“暴发户”,法国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而她也不负所望,第二年便送给拿破仑一个梦寐以求的儿子:弗兰西斯·查尔斯·约瑟夫·波拿巴。

拿破仑非常钟爱这个得之不易的皇位继承人(当时他已经42岁了),总是称呼他“我的小鹰”,幼年时便封他为罗马王(King of Rome,这也是仿照神圣罗马帝国的作派)。但好景不长,1814年,拿破仑被联军推翻,玛丽亚-路易莎带着小拿破仑辗转回到维也纳。在受封为帕尔玛女公爵后,她迁居到自己的意大利封国,并在拿破仑死后下嫁给 Neipperg 伯爵Adam-Adalbert,这桩婚姻共留下一男二女三个孩子。玛丽亚-路易莎是在报上读到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去世的消息,在她随后给女友写的一封信中,透露了心中淡淡的哀悼之意。

革命之子与古老帝国的超现实主义联姻,至尊公主与最伟大的小人物

拿破仑二世,赖希施塔特公爵

1834年玛丽亚-路易莎再度丧偶后又嫁给了 Bombelles 伯爵 Charles-René,最后死于1847年。而小拿破仑,也就是所谓的拿破仑二世,1814年后一直住在,或者说被软禁于维也纳。1818年他受封为赖希斯塔特公爵,1832年因肺结核在申布伦宫去世,年仅21岁,未婚,也没有留下继承人。但在野史传说中小拿破仑与自己的舅妈巴伐利亚的索菲——电影《希茜公主》中那个凶太后——关系暧昧,索菲的第二个儿子马克西米连是他的后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