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噹快藥報告:夜間購藥需求增長近兩倍

繼“用戶行為洞察報告”“過敏報告”“養生報告”後,日前,國內首家醫藥新零售平臺叮噹快藥旗下叮噹健康研究院發佈了第四期健康報告《夜間用藥數據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在全面展現用戶夜間購藥的不同需求之餘,通過數據愈加精準地揭秘了用戶夜間購藥在品類、地區、時段、特殊時節以及消費心理因素影響下等的消費差異。

夜間手機購藥佔比提高

《報告》顯示,當前,隨著夜間送藥上門服務已成為趨勢,相對於夜間去醫院或線下藥店買藥,用戶更加依賴於用手機到線上藥店下單購藥,用戶手機購藥習慣已然養成。

叮噹快藥數據顯示,整體來說,2018年上半年,叮噹快藥夜間下單量比去年增長188%,夜間用藥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28倍,佔比達35%。叮噹小哥送藥上門出行里程達到了近30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73圈。與此同時,夜晚藥師諮詢量也大幅提升,高達315萬次,比2017年同比增長205%,熬夜時長累計突破了11萬個小時。《報告》顯示,用戶在夜間急需購買的藥品品類主要有四大類,其中感冒用藥佔25%,高居第一位,消化系統用藥、兒童用藥、婦科用藥分別居第二到第四位。

不過,不同地區用戶夜晚“青睞”的藥品品類也不盡相同。數據顯示,北京用戶更多購買治療胃酸、胃痛的藥品鋁碳酸鎂片;深圳、成都兩座城市的用戶夜間更多購買消化類藥品,其中深圳用戶“偏好”腸炎寧,而成都用戶“偏寵”多潘立酮;上海用戶更多購買兒童用藥布洛芬混懸液;廣州用戶夜間更多購買抗過敏類藥品氯雷他定片。

除此之外,不同時節、不同時段等也存在著明顯的藥品消費差異。比如在八九月份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用戶對腸胃用藥、消化類用藥需求量上漲。數據顯示,8月上旬腹瀉夜間用藥比7月高出15%,夜間腹瀉用藥佔消化用藥的31%,其中康恩貝腸炎寧片銷量增長111%。

再比如,通常用戶夜間購買計生類產品會在20:00呈現一個小高峰,但在暑假以及世界盃期間,由於男性“球迷們”高漲的看球熱情,女性帶娃上課旅行,計生類用品安全套銷量下降,7月上半月比6月同期下降約5%。不過,有助於晚上消化的蒙脫石散、健胃消食片等藥品銷量反而明顯上漲,上漲幅度分別為45%和30%。

深夜四種“痛”最難忍受

《報告》顯示,感冒、咽痛、咳嗽、扭傷、腹瀉、上火、痛經……這些都是用戶夜間諮詢最多的病症。由於用戶已經養成了夜間手機購藥的習慣,每遇到這些病症時,用戶在或緊急或焦慮或滿意或依賴的心理狀態下一鍵下單購藥,只為了緩解深夜的各種病痛。

數據顯示,用戶在夜間生病時最忍受不了的“痛”有四種,胃痛佔65%排名第一,牙痛佔62.8%排名第二,頭痛佔49.3%,痛經佔52%,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位。其中,有86.3%的用戶表示深夜最難忍受頭痛發燒,頭痛發燒用藥在感冒用藥中佔51%,而布洛芬成為許多用戶“青睞”的解熱鎮痛藥。《報告》顯示,夜間家長最擔心孩子生病,按焦急程度可依次分為燙傷、發燒、上吐下瀉以及咳嗽。其中,當兒童夜間發燒、腹瀉時,用戶最傾向於購買的兒童用藥前六位榜單中,美林布洛芬混懸液排名第一,優卡丹兒童醫用退熱貼排名第二,蒙脫石散位居第三,丁桂兒臍貼、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分別排在第四到第六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