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饭馆跑堂到陕西一号人物:杨虎城的崛起路


从小饭馆跑堂到陕西一号人物:杨虎城的崛起路


杨虎城与张学良联手发动兵变,扣押了到西安督战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张、杨二人联名通电全国,称“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但是“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于是“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

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开,勾起民众对“杨虎城”这个名字的印象。整整10年前,同样在西安,正是杨虎城等人死守古城八个月,第一次扬名全国。杨虎城对此颇为自负,西安事变4天后,他和张学良在市民大会上演讲时,还不忘要求与会者对开会地点——为纪念西安守城战而设立的革命公园——“加以特别注意”。

杨虎城这个土生土长的陕西冷娃,如何成为雄踞一省的军政大员,又与少帅张学良携手发动西安事变?其间的故事并不简单。


“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1911年12月16日午后,陕西长武县郊的一道土坝上,战斗刚刚结束。战场上尸横遍野,伤兵呼号之声不绝于耳,冷热兵器和旗帜散落一地。取得胜利的骑兵用战败者的尸体填平了坝上横沟,策马呼啸而去。坝下沟边,一些带伤挂彩的汉子相互扶持逃离战场。

这是辛亥革命陕西冉店桥之役的最后一幕。从甘肃增援而来的清军骑兵,在此击溃了会党武装“秦陇复汉军向字营”。这一营在战斗中阵亡大半,只有少数人突围幸存,18岁的杨虎城是其中之一。

一个月前,杨虎城还在故乡陕西蒲城县孙镇的小饭馆当跑堂。他的家庭与号召反清反满的会党组织“哥老会”关系密切,父亲、叔叔都因为参加哥老会活动被清廷处决。辛亥革命爆发后,陕西新军在西安暴动,各地哥老会众蜂起响应,拉起武装与清军战斗。杨虎城本人早已加入哥老会,也怀着家恨投身其中,在冉店桥差点丢了性命也没有放弃。

民国肇建,各路武装遣散,杨虎城回乡继续当饭馆跑堂。但战斗经历提升了他的会党声望,拓展了他的见识,也点燃了他的野心。1914年,杨虎城聚众打死了一名到村里收租的地主,带领几十名会党弟兄自立山头,成为浪迹关中的“刀客”。杨虎城从袭击军警、打劫税款,到受土豪雇佣剿灭土匪,再到被收编为正规军营长,几乎把当年张作霖在东北起家的经历重演一遍。

杨虎城与张作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哥老会——同盟会”背景。哥老会与同盟会及其后身国民党关系极深。辛亥革命时陕西新军暴动,正是同盟会和哥老会共同组织。杨虎城当时投奔的向字营,则是哥老会龙头大爷向紫山一手创立。1916年收编杨虎城团伙的军队,也非陕西督军麾下的北洋政府军,而是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其骨干将领郭坚、耿直、胡景翼都兼具同盟会背景和哥老会色彩。

1910年代到1920年代,孙中山与北洋军阀斗争不断,在陕西体现为以同盟会元老于右任为首的“靖国军”同各路北洋军的战争。在军界毫无根基的后起之秀杨虎城,无论从大义出发还是从利益考虑,追随于右任都是最实际的选择。受其影响,杨虎城所部会党色彩日渐淡薄,而“革命”色彩日增,杨虎城与部下的关系也从满口弟兄转化为革命同志。

陕西连年战乱,农民流离失所,纷纷投军求生。杨虎城所部虽然屡战屡败,艰苦维持,队伍却不无扩张。1923年,于右任出走广东、靖国军宣告失败时,杨虎城已经拥有三千之众。虽然大旗已倒,但“同盟会——哥老会”体系继续为杨虎城提供了生存空间。他把部队撤到陕北榆林,寄身于老同盟会员兼哥老会龙头大爷、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麾下。

杨虎城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他的部队也难以吸引多少军官学校学生投奔,于是孙蔚如、赵寿山这些只受过基本军事教育的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毕业生,都成为极受重用的骨干。停留陕北的两年间,杨虎城一心训练部队,并开办教导队培训干部,储备力量,等待着大展宏图的一天。

1925年10月,北洋军将领冯玉祥、孙岳和陕军将领胡景翼共同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组织起“国民军”。井岳秀宣布加入其中,以杨虎城为前敌总指挥,与驻陕北洋军开战。1926年3月,国民军在河南遭吴佩孚所部直军击败;4月,国民军在吴佩孚与张作霖所部奉军联合进攻下放弃北京,向绥远撤退,冯玉祥离队前往苏联。在陕西,属于吴佩孚一方的刘镇华所部镇嵩军,也将国民二军第10师师长李虎臣等部包围在了西安。

当时,杨虎城率部驻在三原,名义是国民三军第3师师长。他分析时局,认为刘镇华兵力充沛、声势浩大,留陕国民军只有团结一致与之对抗才有生路,于是决心到西安与李虎臣共同抗敌。1926年4月16日,杨虎城率部冲入西安城内。为团结并号召陕西军人与河南来的镇嵩军对抗,他们放弃国民军名义,打起陕军旗号,以李虎臣为总指挥、杨虎城为副总指挥,共同指挥城防。

杨虎城明白,站队只能保全性命,冒险才能博取未来,这是他从军以来第一次用全部身家赌前途,局面之艰难超出想象。攻防战前期,刘镇华多次以火炮轰城,西安繁华街市化为瓦砾。后期,刘镇华改攻城为围困,城内粮食短缺,驴、骡、猫、狗为之一空,街上叫卖的食物只剩下糠与油渣、皮带、皮鞋底熬的汤做成的大饼,也要一吊钱一块。10月间下了一场大雪,一天之后,警察局便收尸一千余具。

漫长的战事变成了折磨,两位总指挥都开始怀疑守城的意义。李虎臣曾问杨虎城:“对点子(陕西方言称呼同名或者姓名相近者),你和我说实话,守西安究竟有什么价值?”杨虎城搬出他从于右任那里学来的理论,回答:“我们守西安为的是缩短世界革命的时间。”这话气得李虎臣大喊:“你不要给我上洋条子,我不懂!”

杨虎城说的倒不算错。在苏联的支持下,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9日在广州誓师,发动北伐。同年9月17日,从苏联回到绥远的冯玉祥率部在五原誓师,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取道甘肃攻入陕西。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刘镇华的镇嵩军溃退,西安于11月27日解围。李虎臣、杨虎城霎时间成为闻名全国的国民革命英雄,苦难的意义得到了正面评价。

这场为期225天的攻防战造成5万余人死亡,仅西安城东北角的“革命公园”便收殓了3000多具无名尸骨。杨虎城明白自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守城死难者举行公祭时,他致送的挽联是十六个大字: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从小饭馆跑堂到陕西一号人物:杨虎城的崛起路



坚持与冯玉祥作对,终成一方诸侯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报刊称为“西北军领袖”,与“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并肩而立。回顾历史,杨虎城并不能算是冯玉祥西北军的一员。国民军时代,杨虎城隶属于孙岳的国民三军,而非冯玉祥直属的国民一军,只不过在西安解围之后一度列入冯玉祥第2集团军的战斗序列而已。

相反,杨虎城正是靠着与冯玉祥作对,打击西北军及其盟友,才能在西安守城战之后三年多,从拥兵数千人的一介师长崛起成为雄踞陕西的一方诸侯。无怪乎冯玉祥在失势后写作回忆录《我的生活》,对西安解围大书特书,却对守城的杨虎城没有几句好话。

杨虎城反冯玉祥的一系列行动中,第一步就是脱离冯玉祥集团。西安解围后,冯玉祥将李虎臣部留在陕西,将杨虎城部带出关中参加北伐。李、杨两人对冯玉祥歧视杂牌部队、时刻试图吞并的态度深感恐惧,不约而同开始反冯行动。

李虎臣和岳维峻等陕西将领以反对第2集团军横征暴敛为由,举起“陕人治陕”大旗,结果遭到冯玉祥留陕部将宋哲元、刘郁芬的个个击破,大批陕军将领死难,李虎臣逃亡上海避难。

杨虎城随冯玉祥转战河南、安徽一年有余,怨念同样越来越深。一方面,冯玉祥在粮饷供应、武器弹药补给上对杨虎城部队实施差别待遇,不时插手杨部编制、人事;另一方面,冯玉祥将当初包围西安的刘镇华镇嵩军收编,作战时经常部署在杨虎城的侧翼、后方,让杨虎城部队上下极为戒惧和反感,最终促使杨虎城下定脱离冯玉祥集团的决心。

1929年蒋冯战争爆发后,杨虎城面见蒋介石,表明愿意脱离冯玉祥集团,成为南京政府所辖部队。随后,杨虎城在河南中部与冯玉祥所部大打出手,纳上了第一份投名状。

杨虎城崛起的第二步是打击冯玉祥的盟友。1929年12月,在蒋冯战争中担任蒋方第5路军总指挥的湘军领袖唐生智,突然转身与冯玉祥达成共同反蒋协议,趁战后平汉铁路沿线空虚之际,率部从河南中部直奔武汉。杨虎城当时驻在南阳,他一面向唐生智表示合作,另一方面却秘密调动部队,在1930年元旦冒着风雪攻占了唐生智的后方基地、平汉铁路重镇汝南县驻马店。

这一战缴获唐军存放的大批武器弹药和通信器材,仅火炮就有50多门,唐军总部参谋长晏勋甫也被俘虏。唐生智背后受敌,军心大乱,在杨虎城和中央军刘峙等部夹击下难以为继,被迫通电下野。这一战解除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他亲笔写信称赞杨虎城“此次讨唐功成,吾兄勋业益隆,声名日增”。

蒋介石认识到了杨虎城的价值,为杨虎城雄踞一方提供了踏出决定性一步的机会。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组成的反蒋联军与蒋介石代表的南京政府军,在平汉、津浦、陇海三条铁路沿线全面开战。杨虎城在陇海路河南战场作为蒋方主力参战,屡有斩获。

同年10月,反蒋联军陷入劣势。杨虎城正率部进攻冯玉祥部驻守的洛阳时,突然收到蒋介石的信件,告知冯玉祥部要退回潼关,要求杨氏率部“向陕州、灵宝、潼关急进,断逆归路,勿使其再窜入西北为害陕甘也”。

冯玉祥在陕甘仍留有数万生力军,洛阳也未攻下,杨虎城贸然以孤军挺进陕西,很可能腹背受敌、一败涂地。但杨虎城决定再次孤注一掷、豪赌一把,结果他又赌赢了——留在关中的冯玉祥部士气低落、不堪一战。10月25日,杨虎城部攻占潼关,截断关内外西北军交通。仅仅两天后,杨虎城所部先锋就攻入了西安城。冯玉祥的留守总司令刘郁芬不战而逃,大批辎重装备成了杨虎城的囊中物。

西安易手敲响了反蒋联军的丧钟。10月31日,冯玉祥、阎锡山通电下野,中原大战宣告结束。急于解决关内乱局的蒋介石乐得顺水送人情,发表杨虎城担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之后又给予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名义。杨虎城利用关中的财税、人力和缴获的武器装备,将所部扩充为辖有3个师12个旅的第17路军,兵力6万余人,被誉为南京政府的“西北柱石”。

昔日小饭馆跑堂,今天已经成为陕西第一号人物,可谓衣锦还乡。只是,杨虎城集团毕竟自成一体,对蒋介石并非言听计从,杨虎城本人对掌握陕西后的发展也自有打算。从蒋介石的角度看来,杨虎城越来越像另一个冯玉祥,需要好好敲打一番了。


从小饭馆跑堂到陕西一号人物:杨虎城的崛起路



“西北柱石”如何成为反蒋先锋


杨虎城的权力源于南京政府认可,自然不可能向东发展,于是将目光投向混乱的西部临省甘肃。当时甘肃处于武装割据:陇南被马廷贤占领,陇东是陈珪璋的地盘,河西由马步青经营,陇西为鲁大昌盘踞,兰州则在西北军残部雷中田掌握之中。这些地方武装虽然已经接受南京政府委任,但依然政令自为,省主席马鸿宾所颁政令出不了省政府。

1931年8月25日,驻兰州的新编第8师师长雷中田突然逮捕省主席马鸿宾,次日通电全国,宣布改组甘肃省政府,自任甘肃全省保安总司令,史称“雷马事变”。这是冯玉祥不甘失败,鼓动残部进行的一次反蒋暴动。杨虎城闻讯后立即要求出兵讨伐,蒋介石却没有做出回应。

事情很快发生转机。先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各大城市迅速沦陷,全国上下对南京政府的应对极为不满。11月7日,蛰伏四川多年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到达兰州,发出了甘、川、青、宁、新五省将领拥护他组织抗日联军的通电。虽然列名通电的地方将领纷纷辟谣,宣告自己是被冒名的,却给南京政府以极大的压力,蒋介石终于命令杨虎城出兵解决雷马事变。

消息传出,吴佩孚给杨虎城发出电报,劝他看清“人心所向”,不要对甘用兵。杨虎城回电称,出兵是为了“解除人民痛苦,亦不得已之苦衷”,派部将孙蔚如率部取道陕北出征甘肃。一个月内,杨虎城部接连攻占雷中田部据守的重镇会宁、定西。会宁守将王家曾号称“你们杨虎城过去守西安八个月,我现在要守会宁一年”,结果半个小时就被杨虎城部攻入城内。

1931年12月9日,杨虎城部抵达兰州,吴佩孚、雷中田等人分头逃亡。截至此时,杨虎城还是“奉命平叛”,但他迅速按照自己“陕甘一体,打通新疆,联合苏联”的思路开始行动。12月12日,孙蔚如自行宣布担任甘肃省临时维持委员会主任,接手全省行政事务。杨虎城的参议、秘书们纷纷涌入兰州,摇身一变成为甘肃省政府的厅长、局长和各县县长。举凡财政、禁烟、榷运、造币等实权部门均落入杨虎城囊中,甘肃省政府金库也被改编成陕西省银行甘肃分行。杨虎城还借故处决了陇东小军阀陈珪璋,对割据武装示以杀鸡儆猴。

蒋介石已经决定将西安作为中日战争爆发后的陪都之一,自然不能容忍西北再出现一个跨省的割据集团。蒋介石否决了杨虎城保举孙蔚如出任甘肃省主席的建议,在迫于“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指责而下野的当天,还不忘任命德高望重的国民党元老邵力子为甘肃省主席。

杨虎城不甘心这一次失手,随后提出甘肃初经战事,部队系统繁杂,需要有统率机构,提请设立西安绥靖公署甘肃分署,并提议在西北军界人脉深厚的邓宝珊为主任。此时,蒋介石已经下野,汪精卫、孙科等南京政府高层为了安抚拉拢杨虎城,立即予以批准。邵力子上任之后力主的财税由省府统一、县长由省府委派,以及裁减驻军节约经费等措施,被杨虎城、邓宝珊一再杯葛。邵力子愤而离职,由邓宝珊代理省主席,正中杨虎城下怀。

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在南京政府高层敦请下恢复权位,对杨虎城的反击随之展开。当年9月,杨虎城所部陕西警备师师长马青苑宣布脱离第17路军。这支部队由杨虎城自行设立,粮饷全靠第17路军总指挥部划拨,待遇低人一等。马青苑在杨虎城所部资历虽深,但所部旅长都是杨虎城直接派遣,马氏有被架空之感,在复兴社西北负责人葛武棨的活动下,选择另寻出路。

马青苑的叛离虽被杨虎城派兵讨平,但这只是蒋介石一系列手腕的开端。1933年5月,蒋介石宣布改组陕西、甘肃两省政府,派心腹朱绍良接任甘肃省主席,以邵力子接替杨虎城担任陕西省主席。接着又以朱绍良具备军人身份为由,设立甘肃绥靖公署,取代邓宝珊的西安绥靖公署甘肃分署。杨虎城对陕甘两省的行政权,以及对甘肃驻军的指挥权全部丧失。

1934年11月,杨虎城驻在甘肃平凉的主力部队第49旅旅长杨渠统宣布接受南京政府直接任命,改编为新编第5师开赴河南。杨渠统原本驻在相对富庶的甘肃陇东,调到贫瘠的平凉后失去财源,手头大为紧张,于是接受了朱绍良的拉拢。杨虎城在此前一系列打击下,已经不愿意再与南京政府对抗。这一次他不但没有派兵征讨,还为杨渠统补足了兵员,甚至把一直配属杨渠统部的一个炮兵营拱手奉送。

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1月,三年间,杨虎城为了取得甘肃做出的一切努力,至此全部付诸流水。其间,杨虎城还准备与移驻青海的孙殿英联合起来割据西北,也以孙殿英被青宁马家军消灭告终。杨虎城对蒋介石的怨恨和隙嫌逐渐放大,但他也悟得一个道理——反蒋的行动必须与抗日的口号合流,才能避免各方面的指责,取得保持独立的机会。

此后,随着长征红军抵达陕北,东北军、中央军源源开入陕西。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由东北军领袖张学良代理职务。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的队伍在对红军作战中屡屡失利,损失惨重,两人同病相怜,越走越近。张、杨一方面认为蒋介石是借围剿红军削弱地方部队实力,意图予以消灭,对团体前途深感忧虑;另一方面都不理解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表面上携手合作的两人,并没有多少真挚互信。西安事变发生13天后,12月25日,张学良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当天启程前才通知杨虎城,从此一去不返,东北军与陕军的联盟随之瓦解。杨虎城一生用冒险赌前途,博得了超乎预想的实力、地盘与名誉,在西安事变达到顶峰,但也从此开始跌入低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