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张之兄弟情,千古盟誓的表率——桃园结义

念刘备、关羽、 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话说此便是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祭拜过天地之后,结义时所说的誓言。其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更是千古盟书中第一奇语,为后世千百年来所引用。而关公更成为忠义的象征,被封为千古武圣“关圣帝君”,佛、道门中皆有所封,关帝座前更是人们结义时首选之地。对于这段千古佳话,在毛评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一段评述说的极好,现摘录如兹:

今人结盟,必拜关帝;不知桃园当日,又拜何神?可见盟者,盟诸心,非盟诸神也。今人好通谱,往往非族认族;试观桃园三义,各自一姓:可见兄弟之约,取同心同德,不取同姓同宗也。若不信心而信神,不论德而论姓,则神道设教,莫如张角三人,同气连枝,亦莫如张角三人矣。而彼三人者,其视桃园为何如耶!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关公自是武勇超群,而张飞就被人们冠以“猛张飞”的称号,形容其勇猛无敌,实在是粗鲁的很,这从他曾怒鞭督邮等的一系列举动中可以看出。事实上他只是性如烈火,嫉恶如仇而已,其本身极有将略,史书中评价其“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在经过孔明的调教之后,实际上是颇能用谋的,这从他曾义释严颜,以及在汉中击败曹魏猛将张郃中可以看出。要知道张郃亦是一代猛将,在孔明北伐时可以看出:


孔明在山上,见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谓左右曰:“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吾当除之。”

而对于刘备,人们往往认为没多大能耐,文武都不出众,甚至于很多人觉得整个蜀汉江山都是哭出来的。事实上刘备在胸襟、见识上是远高于关、张的,如果将关、张比作是虎的话,刘备称得上是人中之龙。如在书中有诗云:“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古人有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而刘备正是“用友者霸”的典范,其对待孔明的态度介于师友之间,从三顾茅庐到在新野的“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这事实上是很难得的,因为人人都有傲慢之心,尤其是身当高位或名重当世的时候,要知孔明在出山时只有二十七岁,比刘备甚至关、张等大概要小二十多岁。而关、张二人当时见刘备如此待孔明极不高兴,并劝谏刘备:“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至于关、张乃至众将被孔明才智折服,那也是后来之事,此在早初的先见、知人之能却绝非常人所能比。

刘、关、张之兄弟情,千古盟誓的表率——桃园结义

桃园结义

而刘备对待关、张,也是食则同桌,寝则同床。这与曹操之对待许诸、曹仁,及孙权对待甘宁、吕蒙等,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差别。而关、张之对待刘备,“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试问后世千百年来,学样结义之辈何等之多,但有谁能做到如此呢?

刘、关、张之兄弟情,千古盟誓的表率——桃园结义

刘、关、张

其实,在他们中间除有兄弟之情外,更有国家大义的存在,这正是桃园结义的真正凝聚力,而观后来关、张之间的互相责难,可概括为一句,作为翼德之兄颇为不易,而玄德不愧为关、张之兄长。如:

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张飞来见刘备。玄德叹曰:“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关公曰:“嫂嫂安在?”。飞曰:“皆陷于城中矣。”玄德默然无语。关公顿足埋怨曰:“你当初要守城时,说甚来?兄长吩咐你甚来?今日城池又失了,嫂嫂又陷了,如何得好!”张飞闻言,惶恐无地,掣剑欲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

有道是: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话说张飞因饮酒误事,失却徐州并玄德家眷,玄德以为得失不足以忧喜,确是落落丈夫语。闻家眷失陷,只默然不语,后见翼德欲自刎,却放声大哭,真是至情至性。从来女人如衣服,但闻人有续弦继室,却不闻有继兄、继弟,后世因妯娌不睦,而致兄弟不和者甚多。同胞尚是如此,何况异姓?而关公责问嫂嫂去处,问得颇为要紧,但玄德断定家眷必不会被谋害,真识时达势之人!

后来在许都,青梅煮酒一段,亦显刘备过人之能,更知曹操所惧者实是刘备,而非关、张:

玄德以落箸事说与关、张。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关、张曰:“兄真高见!”

而对于关公斩却袁绍爱将颜良、文丑,当时刘备也在袁绍军中,并同文丑一同带兵前来,隔河望见关公旗帜,知关公在曹营而反欢喜者,实是坚信其必不会降操,这与后来在长坂坡坚信赵云等同,深得用人不疑的将将之法。如:

前面哨马探知,报与玄德云:“今番又是红面长髯的斩了文丑。”玄德慌忙骤马来看,隔河望见一簇人马,往来如飞,旗上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七字。玄德暗谢天地曰:“原来吾弟果然在曹操处!”

而关公对于玄德之忠,书中亦有交待:

张辽入贺曰:“闻兄在阵上知玄德音信,特来贺喜。”关公曰:“故主虽在,未得一见,何喜之有?”辽曰:“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何如?”公曰:“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主臣者也,岂可共论乎?”辽曰:“今玄德在河北,兄往从否?”关公曰:“昔日之言,安肯背之!文远须为我致意丞相。”

此时关公方欲秘之,而张辽却已明言。对方既然明言,关公乃光明磊落大丈夫,随即不隐讳。观他所言朋友、兄弟、主臣,次序轻重较然,短短数语中,已具备五伦之三。然而对于此事,张飞对他的态度是:

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关公大惊,连忙闪过,便叫:“贤弟何故如此?岂忘了桃园结义耶?”飞喝曰:“你既无义,有何面目来与我相见!”关公曰:“我如何无义?”飞曰:“你背了兄长,降了曹操,封侯赐爵。今又来赚我,我今与你拼个死活!”

行文至此真奇绝怪绝,一路胡华、郭常、廖化、周仓等辈,无不出庄拜迎、下马拜伏,至此爱弟相见,却挺矛便搠。而在此之前称兄道弟,如今忽然作你我之呼。在毛评本中,对此亦有一段批注:

盖你我之为兄弟,本以义合也;你既无义,则你是你、我是我,你是做你的人,我是做我的人,你无面目见我,我亦无面目见你矣。而桃园之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今你既背义,则你死我活,方为快也。

前翼德失陷二嫂于吕布,则云长责之,而玄德解之;今云长失陷二嫂于曹操,则翼德责之。前后亦遥遥相对,而毛评本中对此,又有一段评说:

人但知“降汉不降曹”为云长大节,而不知大节如翼德殆视云长而更烈也。云长辨汉与曹甚明,翼德辨汉与曹又甚明。操为汉贼,则从汉贼者亦汉贼;彼误以关公为降曹,故骂曹操并骂关公,而桃园旧好所以不暇顾矣。盖有君臣,然后有兄弟。君臣之义乖,即兄弟之义亦绝。翼德失徐州,而云长责之;云长寄许都,而翼德责之。能如此以义相责,方是好兄弟。每怪今人好立朋党;一缔私盟,便互相遮护,虽有大过,不嫌其非。此以水济水耳,岂所称“和而不同”之君子乎? 玄德之于关公也,隔河望见旗帜而以手加额;翼德之于关公也,古城觌面相逢而绰枪欲战,一兄一弟,何其不同如此哉?曰:既不降曹,而何以在曹?此翼德所以责关公者也。知其身虽在曹,而必不降曹,此玄德所以信关公者也。观弟之责其兄,则能为翼德之兄者,固自不易;观兄之信其弟,则能为云长之主者,大非偶然矣。

而刘备对于与关、张这段结义手足情,也是生死以之的,也确实做到了早初在桃园同生同死的誓言。后来关公在荆州,被吴兵偷袭兵败、被擒、身亡,刘备整日痛哭不已,不顾孔明等蜀汉众臣反对,起倾国之兵伐吴。而这兄弟三人也是相继而去的:

却说先主欲起兵东征,赵云谏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先主曰:“孙权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云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先主答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刘备在荆州曾称赞:“子龙真丈夫也!”,在汉中之战中又赞:“子龙一身是胆”。而此处劝先主“先君臣之公义,而后兄弟之私仇”,其这番见识实有古之大臣与谏臣之风,但先主以为贵为天子及万里江山,都比不上兄弟手足之义,不足为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