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小看「御前侍衛」,選拔嚴苛到「發指」,入選後光宗耀祖

很多的觀眾朋友對於有關清朝的影視劇非常的喜歡,不管是恢弘大氣的歷史正劇,還是勾心鬥角的宮廷戲都有著不小的興趣。不過無論是這兩者中的哪一種,裡面總是有一群人是觀眾經常看到,卻對他們的職位大小不怎麼了解,他們這群人就是御前侍衛。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稱就想到了保鏢,他們的職責也確實是要保護皇宮裡尤其是皇帝的安全,不過他們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保鏢。

千萬別小看“御前侍衛”,選拔嚴苛到“髮指”,入選後光宗耀祖

清朝在很早以前就建立了這種御前侍衛的制度,據說他們還是效仿前朝的錦衣衛制度才制定這種制度的,不過這兩種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前朝的錦衣衛制度主要是為了讓皇帝可以瞭解臣子的動態,以防下面的人有不軌之心,而這種御前侍衛的制度卻更多的是為了在皇帝的身邊保護他的人身安全。

千萬別小看“御前侍衛”,選拔嚴苛到“髮指”,入選後光宗耀祖

在清朝入關之前,這種御前侍衛的官職是沒有品階的,不過因為是皇帝的貼身保鏢,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甚至有人為了謀得這樣一個職位從小就練習武藝。不過這種制度在清軍入關之後就慢慢的開始完善,而且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還專門為這些御前侍衛劃分了等級,等級不同的侍衛就對應了不同的品階,也就是說他們從此就可以按照品階的高低來享受不同的待遇了。

千萬別小看“御前侍衛”,選拔嚴苛到“髮指”,入選後光宗耀祖

御前侍衛的分級主要有四個等級,從上至下分別為一等、二等、三等和藍翎,而這四個等級的品階也正對應了朝廷中的正三品、正四品、正五品和正六品。可能直接說品階對於大家來說比較抽象,所以就拿最高品階的一等侍衛來做個比較,清朝的時候的官職依然延續了之前的六部制,而每一個分部都有一個總長官是為尚書,尚書這個職位下面就是侍郎了,而侍郎的品階也才只有三品,也就是說一品侍衛的品階可以相當於一個侍郎的大小,用今天的官職來衡量大概就是國務院的副部長級別。當然,御前侍衛選拔是相當嚴苛的,從家世、相貌、武藝、文采都要進行詳細的考核,考核之難度令人“髮指”。

千萬別小看“御前侍衛”,選拔嚴苛到“髮指”,入選後光宗耀祖

御前侍衛這個職位不僅有很高的品階,而又因為這個職位的特殊性更讓很多人都眼紅。作為一個御前侍衛,日常的工作就是跟隨皇帝或者皇族的其他成員出行,負責他們的人身安全。也就是在他們的工作範圍內是經常和皇帝接觸的,而如果他們中的一些人有不同於平常人的才能,肯定會更容易被皇帝發現乃至重用。例如乾隆皇帝時期的和珅就是在這個位置上高升的,因為他自己的長相挺好,而且精通四族語言,所以慢慢的乾隆就開始提把他,最終他也沒有辜負皇帝的厚望,在處理政事方面也是有條不紊,雖然他在後來因為私慾不斷的墮落,但是他的功績也是不可否認的。

千萬別小看“御前侍衛”,選拔嚴苛到“髮指”,入選後光宗耀祖

讓人覺得遺憾的是,這種御前侍衛的制度在清朝的前期還是很有用的,不過隨著清廷後期的腐敗,御前侍衛中的人員素質變得越來越差,有的人也是通過一些關係才進入的這個體系。在後期的一些皇帝在位的時候,這些御前侍衛甚至連行刺的刺客都抵擋不了,這個時候的御前侍衛已經對不起自己那麼高的品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