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中秋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中秋”。

如果說大地承載的是中華民族的踏實與堅韌的話,那麼月亮就承載了我們民族的想象與柔情。

從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歌。

太多難以訴說的感情,被我們寄託在了清冷的高空。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千百年的相思被我們懸掛高空,時代雖然流轉,但是有些東西從未改變。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正是在民間自發的想象力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了橫跨時間不變的共通情感訴求。

可以說,正是共同的情感創造了中秋這樣一個團圓的節日。

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

而中秋節成為一年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

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非常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中秋衍變

從夏商周到秦漢期間,受到原始的歲時觀念的影響,拜月的性質除了原始宗教一面,還有表現出很強的政治性。

日、月是代表了天地萬物的大神,對日月的祭祀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觸的,“祭月”的權力為皇家所把控,儀式集中於官方上層,大多數民眾因而無法參與其中。

唐宋時期,隨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愈發深入,月亮的神秘性開始消褪,上層對月神信仰的獨佔開始被打破。《夢梁錄》中記載:“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有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

宋代對中秋節的描述中,娛樂遊戲的內容取代了莊重嚴肅的祭祀儀式。從流傳下的中秋節令畫《瑤臺步月圖》中,清晰的勾勒出了宋代中秋歡慶娛樂的一幕。

畫中描繪的是仕女中秋聚會歡宴的場景,畫中的四人,分別持杯、搖扇、端盤並且手託酒壺,歡聚一堂,共慶中秋佳節。

相比於前代,宋代的中秋“享樂”色彩濃厚,從節日的性質上劃分更偏向於娛樂社交,但在拜月活動的多樣化願景背後,並沒有界定出一位清晰而明確的偶像。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宋 瑤臺步月圖

明代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動,節日文化中的現實的功利性顯著。在中秋的節俗中,“祭月”、“拜月”逐漸成為中秋節中普遍遵循的節日儀式內容。

這一時期中,以繪有月光菩薩和搗月玉兔的月光紙(月光神碼)作為拜月的儀式中的重要物品。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月光菩薩


清代繼承和延續了明代以來中秋拜月的傳統,在北方地區,兔兒爺開始成為拜月中的偶像。兔兒爺指的是一種兔首人身的泥塑,形態各異,是對中秋文化中的玉兔形象的藝術化、人格化甚至神格化的加工創造而成,也是中秋節期間重要的節令玩具。

中秋風俗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

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

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

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

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佈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綵,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綵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中秋團圓夜,最美是相思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或許你依舊奮鬥在他鄉,無法在中秋回到故土。

回不去,或許才是我們這個繁忙時代的大部分聲音。

但是蘇軾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即使此刻我們無法相逢,但是思念讓我們即使遠隔千里也能心意相通。

是啊,我們誰不知道天上有月亮,卻又幾時仔細欣賞。

或許只有這萬家團圓的燈火夜,未歸人才會明白所謂相思,便是最美的月亮。

最後祝大家,中秋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