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陶淵明《桃花源記》

陶淵明營造的世外桃源,展示了一幅遠離塵囂、令人神往的理想生活圖景。因而至今廣為傳頌、經久不衰。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時間縱越千年,民國作家沈從文,以小說《邊城》再次致敬陶淵明。有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完全出於作者的想象和虛構,而“邊城”的故事發生地,卻取材於現實世界,即湘西小城茶峒(現已改名“邊城”)。

一生追求隱逸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於文學表現上開千古平淡之宗。沈從文的“湘西人生”系列小說和散文,也明顯體現出沖淡平和的文風。如汪曾祺評價,《邊城》的小說語言,是沈從文盛年時期最好的語言,既不似前期那般過分造次而不加節制,也不似後期那般精於雕琢而流於晦澀。

《邊城》不僅在表現形式和創作理念上追求清幽簡遠的美學風格,于思想內容方面,更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高度合一的美學理想。如作家自己所說:

我要表現的是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自然美、人性美,二美合一

“湘西人生”和“現代都市人生”,是沈從文小說的兩大主要題材。相比病態的“都市人生”,前者呈現出一種理想化的生活形態。而“湘西人生”題材,又多為其漂泊在外、于都市生活期間,憑藉記憶中的家鄉印象創作完成,這也令此類作品呈現出迷霧般的夢幻色彩。

因此沈從文寫湘西,從不缺乏原生態的自然美景。而風光旖旎的邊城茶峒,一則地處偏遠,再則民風淳樸,更加理所當然地成為作家筆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裡,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關乎此處民風,小說中這樣寫道:

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似乎就永遠不會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並不平靜,這裡卻秩序井然、未受影響,更說明了它的與世隔絕。而若非重大變故,人們大多安樂。這不就是對《桃花源記》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遙遠致敬嗎?

《邊城》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青山、綠水、白塔、黃狗,一個管渡船的老人,一個小女孩翠翠,幾乎就是這部小說最重要的表現內容。

老人一輩子在渡頭替人擺渡,卻從不肯收人錢財。而孫女翠翠又仿若這自然美景人格化的象徵,是邊城的靈山秀水孕育出的精靈。作家寫道: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除去祖父與翠翠,船總順順、天保、儺送等邊城中人,莫不善良淳樸。尤其在對待金錢的態度上,更是與都市中人形成鮮明對比。在這裡,做生意遇到不相熟的人得先交錢,若是相熟後,錢便可有可無了。

小說第六章,寫祖父同一個過渡人起了爭執,緣由淨是過渡人非要送錢,而祖父不肯收。那人下船時硬是將銅錢向船艙裡一撒就跑了,祖父來不及追趕,忙叫岸上的翠翠阻攔。

第八章又寫端午節大清早,祖父上城辦節貨。一到河街,總有許多鋪子上的商人送他粽子或其它東西;而祖父葫蘆裡裝滿的好酒,也從不吝惜與路人品嚐;去集上買肉,那屠戶不僅不肯收錢,還專選最好的一處給祖父。

互相爭執來去的,往往都是誰也不肯虧了對方的事。這讓我想到《鏡花緣》裡的“君子國”,書上說:

在君子國的市場交易中,賣主力爭是要付上等貨,受低價;買主力爭的是要拿次等貨,付高價。

這情形自然過於理想,現實中是少有的。也說明在邊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靠金錢,而是靠真情維繫。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與沈從文同時代的文學,如矛盾、巴金、老舍等大師們的作品,往往多以批判現實、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面為主,也充滿了鮮明的階級特徵。

唯獨沈從文獨闢蹊徑,著重抒寫人性之美。在《邊城》中,他塑造了一群未被世俗汙染、不帶階級烙印的、自然狀態下真實的人。所以說,《邊城》之美,是自然美與人性美的二美合一。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從前慢》

《邊城》中的故事時間,幾乎也是靜止不動的。彷彿山永遠那麼青,水永遠那麼秀,溪邊的白塔永遠屹立不倒;彷彿孩子們永遠不會長大,青年人永遠不會老去……

會動的只有門前的溪水,水上的渡船。

管渡船的祖父,活了七十年,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安於命運,也順乎自然。《邊城》中還有這樣一幅畫面:

祖父坐在船頭,用竹子做的嗩吶吹曲子給翠翠聽,翠翠卻同黃狗躺在門前的大岩石上看天上的雲。白日漸長,不知什麼時節,祖父睡著了,翠翠同黃狗也睡著了……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一部小說,寫出詩歌一樣的唯美意境,就具備了詩化小說的特徵。不論外界多麼動盪不安,這裡都歲月靜好,這裡的人們也都知足常樂。我不太相信這樣的世界真的存在於那個年代的社會現實中,這不過是沈從文心中的理想世界。

上溯到比陶淵明更早的先秦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也為我們構建了一個他心中的理想國度: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縱使老子過分極端了,他要回歸原始社會。但返璞歸真、對於簡單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不也同為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理想和願望嗎?

十五年前,翠翠的母親,待生下翠翠後,便同那早走一步的茶峒軍人——翠翠父親殉情去了。而翠翠對於儺送那份懵懂的愛情,是否也將延續一生呢?儺送一天不回來,她就等一天,儺送一直不回來,她就一直等下去……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作家自己的愛情,又何嘗不是如此?沈從文寫給妻子張兆和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被稱作民國最美的情話: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於快節奏的今天,是多麼令人神往,又多麼遙不可及!

詩情畫意背後,暗藏人生悲涼

當然,《邊城》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絕不止於田園牧歌式的浪漫情愫,也絕非表面看上去那般風平浪靜。在清澈見底的溪水之下,始終湧動著一股悲涼的暗流。

因此很多人將《邊城》看作悲劇小說,對此我不完全認同。我認為《邊城》有悲劇性,具備悲劇成分,但並非徹頭徹尾的悲劇。或者說作者所要著重表達的,依舊是人性之美,而非背後的悲傷情愫。

小說中最大的悲劇事件,應該就是翠翠父母的愛情悲劇。但作者並沒有直接呈現,而是將其作為翠翠身世的重要組成部分側面交代。因此不能定義為小說本身的悲劇組成。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大老天保和二老儺送同時愛上翠翠,兄弟倆並未因此反目成仇,而是以唱山歌的方式公平競爭。天保知道自己唱不過弟弟,於是主動退出,以此成全二老。失意之下,他駕船離家,不料失事淹死。

天保之死,是船總順順家的悲劇,但這又是意外事件,屬人世之無常。當然,事件確實造成了他們一家對老船伕的誤會,進而影響了翠翠的命運。

儺送因哥哥的死而心中不快,也駕船離了茶峒。這才有了祖父死後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獨自等待的悲涼結局。小說結尾寫道: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是一個留有懸念的結局,我認為也是最好的結局。小說中沒有一個壞人,所有人都善良,但人生仍難以圓滿,畢竟真實的人生就是如此。“明天”代表著希望,也代表著未知,未知中包含一切可能性,因而不能說這一定是悲劇的結局。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判斷一部小說是否為悲劇,除情節本身外,結局如何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經常被誤認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其實不是悲劇,而是“悲喜劇”。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古典小說,除《紅樓夢》以外,幾乎沒有一部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悲劇。比如《竇娥冤》《漢宮秋》《長生殿》等,它們都是情節悲慘壯烈,到頭來卻以“大團圓”的方式結局。

直至曹禺的《雷雨》誕生,才有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真正的悲劇文學。與其說《邊城》是悲劇,不如說它是一部展現人性之美的同時,不避諱人生悲涼現實的小說。沈從文用微笑表現痛苦,讓“美”與“愛”同遺憾並存,有所碰撞但並不激烈,而遺憾之下所呈現出的美學力量卻使小說的表現更有張力。

結語

《邊城》創作的同時期,中國以左翼文學為主流,革命性與批判性、亦或諷刺性的特徵明顯。沈從文的“湘西人生”題材類小說,幾乎是唯一的一股清流。

《邊城》避免從政治和經濟角度反映尖銳的社會鬥爭,它構建了一個表現人性之“常”的獨立自足的藝術系統。

經典重溫 | 最美《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桃花源記”

老船伕之死的雷雨之夜,白塔倒塌,其實是具備一定象徵意味的。說明沈從文寫作《邊城》時的湘西,現實情況早已不是他記憶中的樣子。小說熔寫實、紀夢和象徵於一爐,抒寫的是作家的夢中世界、理想王國。

對比現代都市人生的病態特徵,作家呼喚人類迴歸心靈未被汙染時的原始狀態。然而,坍塌的白塔可以重新修好,人類卻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於精神上尋求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