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孩子稻田尋找美味,雖然被扎很多次,但是痛並快樂著

我叫小民,是一個90後,我出生在西部邊境小縣城的農村,我們那裡什麼都不多,就是山多。下面我給你講講我從小到大的故事!

記得我在小學的時候,每年秋天,完美家稻田稻穀要成熟了,而稻田裡面的魚長大了,所以每年的中秋節我們家都要去稻田裡面捉魚。怎麼捉呢?這個是有方法的。

農村孩子稻田尋找美味,雖然被扎很多次,但是痛並快樂著

我們帶上鋤頭和漁網和裝魚的水桶去到田裡,先在田埂上用鋤頭開一個口子,然後順著口子開一條零時水溝通往稻田深處,然後用漁網安裝在水口,防止魚逃走。就這樣,魚會順著水溝出來,然後自動掉進漁網。但是會順著漁網跑出來的魚只是少部分,大部分魚要到一個小時後,稻田裡面的水流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帶著水桶或者漁網走進稻田裡面,在稻田裡面的水抗裡面仔細的尋找魚。

農村孩子稻田尋找美味,雖然被扎很多次,但是痛並快樂著

我們家基本每年只會養殖兩種魚(鯉魚和羅非魚),鯉魚特別容易捉,羅非魚就麻煩, 羅非魚喜歡鑽稀泥巴,稻田裡面的水都是渾水,有時候不小心踩到羅非魚,腳板痛呀,抓羅非魚如果手碰到她背上的刺,拿就像針扎一樣痛!有時候發現一條大魚,我們去抓,但是魚也會反抗,魚尾巴擺去擺來,濺得我們一身稀泥巴。

農村孩子稻田尋找美味,雖然被扎很多次,但是痛並快樂著

整個抓魚過程,大概需要三個小時,雖然我們被羅非魚紮了很多次,身上都是稀泥巴,但是我們痛並快樂著。稻花魚特別好吃,肉質有一種特別的甜味。如果拿去賣,價格是魚塘裡養殖的兩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