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實驗室的氫燃料電池車,會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風向標嗎?

蔣顯禮


近期氫燃料電池車迎來政策利好,各企業也在積極佈局,加上純電動車的問題未能有效解決,相信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公佈,提到:加快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強化研發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等八項發展目標,被譽為是廣東省汽車產業面向新能源化、智能互聯化的新發展綱要。

積極引導使用新能源汽車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此次省發佈的《意見》從加快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指引。

《意見》還指出,積極引導使用新能源汽車,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限牌限行,排放檢測設置綠色通道,在城市市區劃定新能源汽車夜間專用停車區,允許大型新能源客車使用公交車道。並明確,2018年起,珠三角地區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巡遊出租車和接入平臺的網約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粵東西北地區不低於50%且逐年提高10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市政、通勤、物流等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力爭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佔比達90%以上。

劃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

《意見》特別指出,要大力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大力支持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部件技術攻關、工程研究和產品開發。支持引進和開發先進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基地建設。

在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力度方面,省《意見》此次則明確指出要加大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力度,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省級財政補貼資金中30%用於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具體額度根據年度推廣情況確定)。同時各市對2018年1月1日起在省內註冊登記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可按燃料電池裝機額定功率進行補貼,最高地方單車補貼額不超過國家單車補貼額度的100%。各級財政補貼資金單車的補貼總額(國家補貼+地方補貼),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

進展:廣州已在氫燃料“朋友圈”

記者留意到,廣州在氫燃料汽車產業佈局也比較早。今年2月底,總投資大約8億人民幣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在廣州黃埔區正式落戶。

該項目的落戶不僅填補了中國高能量密度膜電極製造的空白,還能讓中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應用提前5~10年。項目總資產投入約8億元,2018年年底試出產,2019年完成年產10萬平方米膜電極的規劃,2020年完成產業化大規劃開展,並計劃與廣東省內轎車出產企業聯合在2019年下線自主核心技術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隨後,“廣佛同城”又發揮聯動效應。

今年5月8日,愛德曼廣東氫燃料電池生產項目投資協議簽訂儀式在南海簽約,其與東風合作開發的整車已經通過國家檢測,進入量產階段。此前,廣東長江汽車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項目也已落戶。

未來“大車”先投放 加油站變“油氫合用”

早在去年11月底的廣州車展上,一臺國產氫燃料MPV現身廣州車展,加料3分鐘,就能續航500公里,售價30萬元(補貼前)。不僅比傳統的電動車環保效率要高,還比純電動汽車續航久。目前的純電動汽車,雖然風生水起,但依然沒有逃脫兩大主要硬傷: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這兩點的表現上則正好相反:燃料補充時間短、續航能力強。在動力上也遠遠超過了純電動汽車。這也是廣東省在內的諸多省市重視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的原因。根據當前規劃,或許最快就在三年後,廣州市民就可以在純電動汽車之外,有新的環保車之選——本地產的氫燃料電池車。從基礎設施層面,當前中石油中石化已經開始佈局加油加氫合用站,在廣東佛山已經建成,住在芳村的老廣們也可以享受到便利。

全媒體記者從中石油中石化獲悉,配合氫燃料電池車發展和普及情況,只需要在現有加油站進行“氫油合用”轉變就行,非常方便市民就近給氫燃料電池車“加料”。不過,考慮到安全性問題,目前氫燃料電池車將率先適合用於大巴、長途客車或物流車這樣長途運輸的車輛。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鄭婕


大洋網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啟動了燃料電池的研發計劃,隨著技術的進步各種類型的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項目也在逐步展開,各國投入的資金及扶持力度不同,項目也呈現多樣性。關於氫燃料電池,國內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國內在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上及核心技術方面比較落後,且當前燃料電池電動車相關產業配套比較落後,遠不能支撐燃料電動車發展需求,相關研究統計表明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明確建立的加氫站共計19座,在運營的為8座,而日本已經建成的加氫站達105座,在運營的數量也遠超我們國家;另外,歐州目前大概有140多輛燃料電池巴士在運營,日本也有一定數量色燃料電池巴士在運營,我們國家目前公告的燃料電池客車在20款以上,但壽命比較差,遠低於歐美產品,我國現階段燃料電池電動車壽命在5000小時以內,而國外已達9000小時以上!但是,燃料電池電動車與二次電池電動車相比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續航里程、安全、不需要充電等方面,受到國家重視,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所述,預計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將達5000輛、5萬輛以及百萬輛。隨著我國在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燃料電池電堆、輔助零部件以及氫基礎設施進一步提高完善,相信,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將是電動汽車下一個發展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