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问了4个大臣,不同的回答有不同的下场

武则天自称为武曌,则天是她的尊号及谥号。她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赐号为武媚。李世民死后,其子唐高宗李治继位,立武则天为昭仪。

王皇后本是李治的结发妻子,无子而失宠。萧淑妃本是李治的宠妃,但自从武则天入了宫,她也逐渐失宠。于是王皇后与萧淑妃就联合起来,排挤武则天。而武则天得到李治专宠,野心膨胀,也谋求皇后之位。

后来,武则天生下一女。王皇后作为六宫之主,礼节性的探视小公主。王皇后离开后,武则天捂死女儿,诬陷是皇后所为。李治大怒,有了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想法。

改立皇后,事关重大,李治担心群臣不答应,犹豫不决。武则天的爪牙李义府、许敬宗又请求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于是李治召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徐茂公(又名徐懋功,李勣)商议此事。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秘密送十多车财宝给他,又提拔他的儿子为大官,武则天的母亲也去他家请求,而长孙无忌始终不答应。长孙无忌屡次反对,担心受祸,于是让李治去问褚遂良。

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问了4个大臣,不同的回答有不同的下场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博学多识,很受李世民的器重,与长孙无忌是顾命大臣。褚遂良认为皇后无罪,不可废,李治听了不高兴。第二天,褚遂良稍微退让说:“陛下若是执意改立皇后,请立别人。武昭仪曾经侍奉过先帝,如今立她为后,让天下人怎么看?”李治羞愧地说不出话。

褚遂良将笏板放在地上,叩头流血,说:“请陛下放我回家养老。”李治大怒,令人将褚遂良拉出去。武则天这从帷幕后走出来,对李治大叫:“怎么不杀了这个老东西!”长孙无忌急忙说:“褚遂良是顾命大臣,有罪不受刑。”

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问了4个大臣,不同的回答有不同的下场

于志宁曾经先后辅助过李承乾,李治两任太子。李治继位后,于志宁当了宰相。于志宁心里不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见长孙无忌,褚遂良极力劝谏阻止,惹怒了李治,他担心获罪,所以也不敢反对武则天,于是干脆闭口不言。

徐茂公本是李密的军师,后来归降李唐,随李世民平定天下,战功卓著。李世民认为徐茂公忠义又有威望,嘱咐徐茂公辅佐太子李治。李治继位后,徐茂公一度当了宰相,后来升为司空。

李治召徐茂公入宫商议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徐茂公称病不去。李治秘密去徐茂公府上,说:“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而顾命大臣都反对,这事看来要作罢了!”徐茂公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不必问外人。”徐茂公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治顿时领悟,于是不顾长孙无忌阻止,最终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成为皇后,怨恨当初长孙无忌阻挠。许敬宗领会武则天的心意,于是派人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李治开始不相信,但许敬宗在一旁不断挑拨离间,李治于是下诏流放长孙无忌到黔州。

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问了4个大臣,不同的回答有不同的下场

过了数月,李治下诏让徐茂公、许敬宗等人复核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人去黔州对长孙无忌严刑逼供。长孙无忌不堪折磨,愤恨自杀。自始至终,李治都没有当面与舅舅对质。

李治怨恨褚遂良忤逆自己,贬他到南方阴湿毒瘴之地做官,后来竟然贬到如今越南北部一带。褚遂良忧虑祸患,上书乞求李治怜悯,结果无济于事,最终老老死那里。

武则天也怨恨于志宁不帮助自己,也将于志宁贬到远方,但不像褚遂良那样远。后来于志宁请求告老还乡,得到批准。于志宁活了七十八而死,朝廷追封他官爵,赐谥号,也算是善终了。

徐茂公没有遭到武则天打压,也更加受李治敬重。徐茂公73岁时还披甲上阵,用了2万人灭了高丽国,将之纳入大唐版图,实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生前的梦想。徐茂公荣宠至死,李治为他举哀,哭的很伤心,七日不上朝,并依据卫青、霍去病、李靖的故事营造陵墓,表彰他伟大的功绩。

史书参考:《新唐书·列传第十八·二李勣》《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九·于高张》《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长孙褚韩来李上官》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